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化性蚕的灵活性养蚕的目的是得到绢丝,所以培育强健多丝量品种是育种的最大目标。作为生物的家蚕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性状是很难的,不可能天赐二物。而且,随着蚕丝生产从量的时代向质的时代转变,对蚕品种的要求也转向了生产高品质蚕丝的系统,因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育种的任务都是艰巨的。从经济上考虑,重视生产效率,以二化性四眠蚕作为主要的改良品种。二化性四眠蚕的优点早为人们熟知。1926年,永友发现家蚕的幼虫发育和茧层量等表现部分伴性遗传,同年,沈(敦辉)也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8,(1):54-58
正芳·绣·×白·春(川蚕27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育成的强健、生产高品位茧丝、二化性四眠四元杂交家蚕品种,适用于四川、重庆及长江流域春、秋季饲养,2014年2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审(2014)02号。1原原种性状及饲育要点1.1芳中国系统,含多化性血缘二化性,四眠。越年卵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催青湿度过低,易出现生种和再出卵。蚁蚕黑褐色,克蚁  相似文献   

3.
家蚕胚子的发育期叫催青期,在25℃温度下约需13日左右。孵化后幼虫,4眠蚕需脱皮4次,经过25日左右上山营茧,但是也有脱皮3次后营茧的三眠蚕和脱皮5次后营茧的五眠蚕。从发生来看,一般可分为一年只孵化一次的一化性、一年孵化2次的二化性和一年孵化3次的多化性。由于盐酸孵化的发明,即使是滞育蚕卵,若要事前改变收  相似文献   

4.
<正> 一、原种性状:丰一:该品种系含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品种,四眠蚕,中国系统。卵色青灰色,卵壳淡黄有深浅之分。每蛾产卵数在500粒以上,产附整齐,良卵率高。催青经过按二化性标准10天孵化,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170头左右。蚁蚕黑褐色,行动活泼,有趋光性。各龄眠性较快,眠起齐一,蚕体活动力强,食  相似文献   

5.
宋志光 《蚕学通讯》2006,26(3):23-26
化性和眠性是家蚕重要的经济性状,由品种本身的遗传因素决定,但它的表现又受到很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现行家蚕品种大多采用杂交方式育成,其遗传稳定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化性和眠性的变化,从而给蚕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时有发生。本文目的是探究引起化性和眠性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控制化性和眠性向生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提高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试论蚕种生产上化性和眠性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性和眠性是桑蚕重要的经济性状,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但其表现受到外界环境的很大影响.现行蚕品种大多杂交育成,品种不同,其遗传稳定程度有较大差异.近年来,蚕种生产中因化性和眠性变化造成了不少损失,即由于某些环境因素诱导所致.但一定的环境条件引起一定的性状变化,必有其规律,若能认识其变化规律,掌握在哪个时期给与怎样的环境条件,其性状向哪个方向变化,就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控制化性、眠性向生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桑蚕丝绸研究所王玉平等,从山东烟台桑蚕品种选育中心选育的家蚕品种9405、9406进行试繁,对其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经济性状进行了试验。1、原种饲育主要性状:(1)9405:中国系统二化性四眠蚕品种。蚁蚕黑褐色,孵化较齐,行动活泼。稚蚕有趋光性和趋密性,有少量三眠蚕发生,各龄眠起齐壮蚕体色青白、素斑,蚕体粗壮  相似文献   

8.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9.
家蚕眠性既受染色体上主基因的控制,又受其它伴性成熟基因的调控,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环境因素改变家蚕眠性的分子机制,以四眠蚕品种898黄绿、D92黄绿和三眠蚕品种三眠A为材料,通过催青期或小蚕期温度、湿度、营养等因素的调控诱导眠性变化,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对这些家蚕正常个体和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的血液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获得转铁蛋白、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CI-I、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2、27 kD糖蛋白前体、核糖体蛋白L20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2等13个上调或下调的可能与家蚕眠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深入了解家蚕眠性变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成果:柞蚕新品种和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品种名称金凤×抗大选育单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耐高温、抗病、丰产黄蚕黑翅品种金凤,与青黄蚕抗病品种抗大组配成的异血统优良杂交组合。审定情况2012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证书编号为辽备柞(2011)36号]。特征特性该杂交组合为二化性、四眠,中熟性。幼虫大蚕期体背姜黄色,体侧新禾绿色;蚕茧鹿角棕色,茧型中等;蛹褐色间有淡褐色;成虫前翅前缘脉和头部黑  相似文献   

11.
蚕病有多种,其病原体大部份已解明,有的已能有效予防.有的病原虽未解明,但也已确立一定程度的予防方法.对于各种蚕病的予防研究相当广泛,并大部份应用到了生产上.但是,蚕病的治疗研究还进行得不充分.因此,采取的措施应尽量使其不发生蚕病,蚕儿患了病,还不能指望治愈.各种蚕病,发生原因不同.一般说,蚕品种的改良要注意强健性,除各种形质优良外,要尽量培育强健性品种.一般接近多化性品种强健,但茧的各种形质多数不良.另多,使茧层量、茧层率向增加方向选择,和强健性也有相关.二化性品种,使茧层量、  相似文献   

12.
二化性蚕系统的休眠性,受幼虫期温度影响.稚蚕期低温及壮蚕期高温,发现非休眠卵,但一化性及多化性系统比较难受温度影响(诸星1976).惟追究多化性蚕休眠与饲育温度问的关系报告少,不明之点多.过去在蚕丝试验场对6个品种多化性蚕系统进行保存.在其中经验获知:均从第三化期和第四化期如壮蚕低温饲育,则有现休眠卵的倾向.乃经验上得知的,还没有进行控制条件下的饲育试验.  相似文献   

13.
Ⅰ研究目的近年有关基因工程学研究的进展迅速,虽在蚕育种,也期待不用交配的形质转换。蚕由DNA的形质转换之例,有名和等(Na-wa et al,1971、1978)向家蚕幼虫注入DNA实例。但如自昆虫卵割特征考虑,是在发生期之卵,注入DNA的方法,想来则有效率。此在产下直后蚕卵,注射微量DNA以图为形质转换的技术,蓄积这方面的知识。Ⅱ材料及方法供试注射之卵,是多化性系统的柬埔寨种No及深红色(Crimoson)白卵(pe.  相似文献   

14.
养蚕技术上一般把蚕分成小蚕(第1~3龄)和大蚕(第4~5龄)二个阶段,主要是小蚕饲育温度要求偏高,大蚕期饲育温度偏低,其实这样的划分是不合理的,从蚕的生理特性来看,第4龄蚕的生理特性与其说近似5龄,不如说近似3龄.因而我们的意见应把蚕期划分为第1~4龄为第一阶段,第5龄~上簇结茧为第二阶段.这样,需要共育的第一阶段应从补催青开始到大眠眠起饷食为止;饷食后分蚕到户为第二阶段.就是说将目前的出火后分蚕,改变为大眠眠起  相似文献   

15.
正"蜀芳×川白"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育的二化性四眠双限性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抗逆性强、易饲养、单产高、茧丝质优等特点,适合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种[2018]8号。1原种性状1. 1蜀芳中国系统含多化性血缘二化性四眠品种。越年种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产附平整,单蛾产卵粒数450粒左右。孵化齐一,蚁体黑  相似文献   

16.
正"锦·苑×绫·州"是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含多化性血缘的二化性斑纹限性四元杂交蚕品种,具有体质强、易饲养、龄期经过短、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至2014年又经过高温冲击和强健性改造,适用于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1原原种1.1性状1.1.1"锦"。中系二化性血统,四眠,从日本引进经系统分离选育而成。越年种卵色淡绿,卵壳  相似文献   

17.
(一)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是否产滞育卵,和催青温度有密切关系,为了下代产黑种,轮月系统要求80°F以上的催青温度,大造系统(广东的二化性品种)的催青温度要求比较低,基本和一般二化性品种一致。 (二)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对蚕期光照极为敏感,长光照多产生种,短光照多产黑种。为了产黑种,以每日光照6—12小时、黑暗12—18小时,最有效果。光照时间在3小时以下,反而有增多生种的倾向。 (三)有滞育期多化性品种从1龄至簇中均表现短日照多产黑种,长日照多产生种,其中1、2龄的影响比较小,而4、5龄及簇中的影响比较大。试验表明,稚蚕期和壮蚕期之间,不存在逆转现象。因此认为,光照的逆转期可能在卵期和幼虫期临界处,而不在第三龄。 (四)壮蚕期及簇中,高温饲育易产生种,低温饲育易产黑种。 (五)饲料老嫩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影响,老饲料易产黑种,嫩饲料易产生种,为了减少生种应选用成熟偏老的饲料。 (六)决定多化性品种是否滞育的两个主要条件,即卵期高温催青、幼虫期短光照饲育。这一性状的形成,我们认为是由于长期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前言位于粤西的化州市,属亚热带地区。夏天高温酷热、雨量充沛,形成“高温多湿。天气。于1976年以前,化州市蚕区农民历来春蚕期(3—4月)、秋蚕期(9—10月)饲养丝质优、产量高的二化性白茧种。而夏蚕期(5—8月)则养丝质差、产量低的多化性白茧种。据1976年夏的调查,多  相似文献   

19.
<正> 家蚕有三种繁衍性状:一年发生一代叫一化性蚕;一年发生两代叫二化性蚕;一年发生两代以上叫多化性蚕。一化性蚕结茧大、丝质好,但蚕体质弱、龄期长、易感病、饲养花工多;多化性蚕则相反;体质强、龄期短、但结茧小,丝质差;二化性蚕介于一化性和多化性之间。为了兼顾茧的产量、质量、蚕儿体质,目前,大多以饲养二化性蚕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蜀绣×渝春"("川蚕2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选育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出丝率高、纤度细、茧丝长长、茧丝纤度均方差小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审(2012)01号]。现将该品种的特性及饲育要点介绍如下。1原种1.1"蜀绣"1.1.1性状。中国系统,四眠,二化性品种。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