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养鸭过程中,需要及时将病鸭、低产鸭捉出,单独处理和及时淘汰,以提高养鸭经济效益。捉鸭方法不当,重者可导致鸭群停产;轻者鸭群产蛋率下降,特别是群养,因鸭胆小,神经质,遇到异常情况易惊群。现就自己多年养鸭过程中捕捉方法介绍如下: 一、捉鸭用具的制做: 1.制做材料:取60厘米左右的8号铁丝一根;1.5~2.0米长,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竹杆或  相似文献   

2.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后期后,休产鸭和低产鸭逐渐增多,为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和加强鸭群后期的饲养管理。对鸭群采取少量多次淘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时间 1999年 10月 19日至 10月25日,由 19日夜晚进行淘汰,饲养至25日下午,共6天。 2.材料 樱桃祖代鸭母系鸭群:淘汰母鸭240只,公鸭40只;饲料为本公司生产的925料(产蛋期料),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3.淘汰方法 ①根据换羽情况挑选羽毛光滑膘肥而健壮者;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体弱、体重轻者;第一、二根主翼羽脱落或是刚长出者。 …  相似文献   

3.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后期后,休产鸭和低产鸭逐渐增多,为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和加强鸭群后期的饲养管理,对鸭群采取少量多次淘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时间 1999年 10月 19日至 10月25日,由19日夜晚进行淘汰,饲养至 25日下午,共 6天。 2.材料 樱桃祖代鸭母系鸭群:淘汰母鸭240只,公鸭40只;饲料为本公司生产的925料(产蛋期料),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3.淘汰方法 ①根据换羽情况挑选羽毛光滑膘肥而健壮者;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体弱、体重轻者;第一、二根主翼羽脱落或是刚长出者。 …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县大棚养鸭发展很快,2002年上半年大棚饲养蛋鸭达30多万只,出栏11万只,创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目前,本县陈埠、柯坦、城关、福元等乡镇农民掀起了一股大棚养蛋鸭的热潮,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个亮点。现介绍大棚蛋鸭养殖技术,以供参考。一、鸭舍的选址与建造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爽处,地面平坦而坚实,阳光充足,靠近水源(水深1~2米),坐北朝南,远离村舍。鸭棚结构为人字形顶,顶高4~5米,四周檐高1.8米,靠水一侧开具二扇1.5米宽的门,有5~10米运动场。建筑材料可用毛竹搭架,上盖油毛毡或稻…  相似文献   

5.
立体笼养蛋鸭生产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养鸭生产采用地面平养或放牧饲养,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和污染水源。为探索既提高蛋鸭饲养的经济效益,又不污染水源的饲养方法,我们进行了蛋鸭笼养的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鸭为本所试验鸭场选育的核心群闽农白羽蛋鸭,笼子为广州华南畜牧设备厂生产的9TLZ260A型二层全阶梯种鸡笼架。215羽蛋鸭在同等条件下饲养,临开产前随机分成立体笼养(A)和地面平养(B)2组,试验作3个重复。12 测定内容 121 开产后,观测开产日龄、蛋重和体重,240日龄蛋重、体重和蛋的…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1治疗方法用0.04%氯霉素或0.07%土霉素拌料连服5-7d。中药:黄连30g、青木香20g、白头翁30g、蒲公英 30g、鱼腥草 20g、白芍 20g、茯苓 20g、地榆炭15g、车前子15g,加水煎汁,拌入饲料或直接灌服。 1d 2次,连用4d,(此处方中药剂量为100羽鸭1次服用量)。2病案举例:吉安市长塘镇路口村李某,1998年9月17日前来求诊,主诉:饲养500多羽鸭群,羽重约0.4…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候寒冷,蛋鸭光照短,觅食少,一旦饲养不当就会导致冬鸭减产甚至停产,因此,要做好冬季饲养管理工作。笔者在以往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8个要点,现分述如下:1避免着凉蛋鸭冬季一旦受凉受寒即掉膘瘦体,影响产量,因此,冬季应在背风向阳、高爽干燥的地方建鸭舍,并勤换垫草或干炉灰,舍温控制在5℃以上。2补充光照冬季应保证蛋鸭日照时间在15小时左右。一般每平方米2~3W为宜,每15m2安装的40W灯泡1个,灯头高度距鸭体2m,灯与灯离3m。3密度适宜按每平方米计算:地面平养6~8只,网上平养8~10只,笼养20只…  相似文献   

8.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9.
农村一些养鸭户养产蛋鸭,一养就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为止。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久养老蛋鸭,每天要白耗150克左右的饲料,而产蛋甚少,甚至完全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很低。 产蛋鸭到底养多久的时间才比较合算呢?按鸭的最佳产蛋年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率最高,圈养鸭年产蛋重量可达20千克。到第二个产蛋年一般就要下降5%~10%,到第三个产蛋年后下降更多。老鸭活动能力差,放牧觅食困难,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弱,饲料消耗大,利用率低。据许多鸭农反映…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一些养鸭户饲养蛋鸭,一般养上3~4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久养这些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或不产蛋,甚至病鸭会传播疾病,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1.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相似文献   

12.
(一)调整鸭群 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二)防寒保温 选向阳、背风、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暖棚。按每平方米养8~9只、每间鸭舍养300只为标准,鸭舍可建成长4.5米,宽8米。鸭舍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月龄以上的鸭。其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双目流泪、脚软、有的跛行,排绿色稀粪;有的病例出现头颈部肿大,因此称为“大头瘟”。这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预防(1)切断病源,实行自繁自养;不到疫区购鸭,到防疫工作过得硬的孵化场(户)购进鸭苗。购进新鸭苗隔离7~10天饲养观察,待鸭群无疫情时方可入群饲养。(2)鸭群一旦发生少数鸭患该病,应将患鸭隔离治疗,并立即采取消毒、紧急接种疫苗。(3)免疫。肉鸭:在1~7日龄经皮下注射0.5mL鸭瘟鸡胚化弱毒…  相似文献   

14.
本县上塘镇胡某,原有成蛋鸭500多羽,2001年4月中旬又从外地购进雏鸭300羽,放到成鸭的下游圈养。雏鸭到2周龄时开始发病,并不断死亡,近1月龄时只剩150羽左右,且死亡仍在持续,多的时候1天死亡10多羽。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剖检及虫体观察,诊断为绦虫和棘口吸虫混合感染。通过驱虫,鸭群很快恢复健康。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病鸭表现下痢,有时粪便带白色或绿色,泄殖腔周围沾满粪便;食欲减退或废绝,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呼吸困难,不时张口,有时有咳嗽;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常伏坐在地上,双…  相似文献   

15.
夏季气温高,圈舍闷热,鹅的食欲减退,加之蚊蝇的侵袭,鹅得不到充分休息,轻则影响生长,严重时则可导致中暑甚至死亡。我地科技示范户,“养鹅状元”林玉,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肉鹅夏养快长速肥技术。一降温防暑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7只为宜,圈舍温度不得超过26℃。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防暑措施:1改造圈舍在圈舍内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1.5-2.5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做一层天花板,因为白色泡沫塑料板能隔热,将大量的热空气隔在天花板上面,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也可在圈舍的屋面上覆盖一层厚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6.
冬天寒冷,气候恶劣,此期蛋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产蛋量下降,还会造成死亡,给饲养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产蛋鸭冬季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冬季加强产蛋鸭的饲养管理1.1防寒保温,勤换垫草冬季寒风侵袭,鸭舍的门窗要修缮,堵严洞穴和北墙,鸭舍屋顶最好加一个夹层或者在鸭舍墙上加草帘或塑料布,鸭舍温度控制在5℃以上。冬季鸭子在舍内时间较多,而且饲养密度较大,垫草容易潮湿,因此要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温暖、清洁卫生。1.2冬季放牧,晚出早归冬季蛋鸭每平方米可饲养(8~10)羽,每天光照总时间应保持在16…  相似文献   

17.
冬季气温低、日照短,且气候多变,致使蛋鸭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鸭的经济效益。蛋鸭冬季如何高产稳产,调查总结一些养鸭专业户的经验,主要是抓以下五个要点。一、防寒保暖。保持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是蛋鸭高产稳产的关键。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5-27℃,过低过高均会引起产蛋率下降。冬季防寒保暖的主要措施:1.修好棚舍,关好门窗。特别是北面窗更要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对用竹片和草扇搭成的简易鸭舍,其墙体四周离地1-1.5米,要用较厚的塑料布围起来,以利保暖防湿。2.舍内要厚垫干草30厘米,并勤添加,保持干燥。严…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西畈村某养鸭户养有绍兴蛋鸭470只。1986年9月上旬产蛋率已达到80%,鸭群活泼健康。但从9月18日起,群内出现病鸭,而且多数病鸭于出现症状后数小时或次日即死亡,  相似文献   

19.
刘九生 《中国家禽》1999,21(6):34-34
母鸭日粮中维生素B1缺乏时,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鸭可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胚胎发育的后期及出壳后2~3d内的雏鸭。如果雏鸭日粮缺乏维生素B1或饲养方法不合理,则雏鸭群常在20日龄前后出现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大批死亡。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雏鸭,其中以3周龄的雏鸭感染率最高,死亡率在20%~30%之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鸭群过密、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好、管理粗放、日粮营养不平衡等都可导致本病发生。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分别饲养了三批不同日龄的番鸭,三批之间的间隔时间均为10天左右,购进的都是20日龄左右的雏鸭,按先后顺序定为A群、B群、C群,均是1500只,发病时日龄分别为45日龄、33日龄、25日龄。开始A、B群先发病,感染呈慢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