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冷链物流行业还难以有效满足现阶段生鲜农产晶销售需求,特别是跨区域以及反季节销售难度较大,并且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损耗大,影响物流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阐述当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并分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路径,旨在为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及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冷链物流行业还难以有效满足现阶段生鲜农产晶销售需求,特别是跨区域以及反季节销售难度较大,并且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损耗大,影响物流企业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阐述当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并分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路径,旨在为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及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瑜 《农业工程》2018,8(6):143-145
近几年来,我国生鲜市场的发展比较迅速,冷链物流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相关的规定与管理还不够完善,解决跨区域以及反季节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成为了一大难题。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高,损耗过大等因素导致了市场流通的生鲜产品价格提高,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一定压力。该文主要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现状以及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的特点,并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网络优化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地区,特色果蔬、水产资源丰富,生鲜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和跨省贸易量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本文概述了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探讨了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机遇,介绍了广东省扶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巨大需求,生鲜农产品每年的产量都在不断增加,由于生鲜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点,加上冷链物流在产、供、销各个阶段容易脱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导致生鲜农产品损耗巨大。基于此,笔者针对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助推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启文 《农业工程》2019,9(7):140-142
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经济呈现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餐桌品种更加丰富,生鲜农产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也提高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要求。冷链物流不仅可以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样也保证其在市场中的价值。该文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其未来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和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低碳化运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对生鲜冷链物流的影响,并根据生鲜冷链物流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生鲜产品建立良性的低碳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在不同领域的逐渐渗透,农产品电商获得迅速发展,冷链物流是保证农产品流通畅达的基础,因此两者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而且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分析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关联性和找出影响两者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原理针对性提出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生鲜农产品损耗,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产品冷链数字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捷 《河北农机》2020,(2):72-72
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不仅是优化农产品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群众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足、标准化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及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基于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任启文 《农业工程》2019,9(10):155-157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工作在我国得到了相对成熟化的发展,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也日渐趋于完善,对鲜活农产品交易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当前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方面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冷链物流配送工作的系统优化。该文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电商模式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相对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王吉寅 《农业工程》2018,8(12):20-23
针对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的需求,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该文结合物联网和冷链物流的定义,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推断出基础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断链严重,同时缺乏统一标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一套农产品全流程的冷链物流运输与配送体系,并提出了保障该体系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产晶物流需要低温、快速、易监管、能追溯和成本低的特性,结合WSN和RFID技术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SN和RFID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监控追踪系统.为此,给出了农产品在冷藏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冷库中的监控与管理方案;阐明了整个系统中数据的具体流向,并对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所处环境以及农产品品质的实时监测,而且显著提高了冷库管理与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崔炬  尹清 《农业工程》2019,9(6):139-141
阐述了低碳经济下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率、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提高农产品配送灵活度等建议,以期促进低碳经济下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智慧物流背景下农产品供应物流协同模式研究主要针对农产品利用协同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运行机制。本文构建了智慧物流背景下农产品供应物流协同模式的框架结构,分析了智慧物流背景下农产品供应物流协同模式的关键技术,剖析了智慧物流背景下农产品供应物流协同模式的难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开放透明、共识机制、安全性、信息加密、匿名性等特点,为实现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增值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解析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供应链及其业务逻辑,指出了目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和架构,面向农产品供应链需求,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逻辑架构,讨论了架构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北美冬青鲜切枝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品质,提高冷链物流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以433MHz为发射频率,温湿度和气体环境为关键参数,设计了面向北美冬青鲜切枝冷链物流的无线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包括从传感器节点、主传感器节点和远程监测系统。从传感器节点集成了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和乙烯传感器,主传感器节点用于建立和维护无线传感网络和汇集数据,远程监测系统用于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对传感器节点的标定、准确性和功耗进行测试,并且将该系统应用于北美冬青冷链实地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北美冬青存储和运输全过程,且能够稳定、准确地监测冷链环境温度、相对湿度、CO2和乙烯体积分数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过程,有效反映了北美冬青鲜切枝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业供应链的运输环节中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型存在的速度恒定、碳排放计算方法单一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路网时变特征和新的多车型碳排放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配送距离、多车型碳排放量、货物损耗和车辆固定成本等4个优化目标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策略种群协同蚁群算法(Double-Strategies Co-Evolutionary Ant Colony System,DC-ACS )。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对Solomon数据集的C105算例进行了求解,在4个优化目标上分别取得最优解为937.94 km、4961.48元、4081.78元和7500.87元,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在模型有效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结果证明,改进蚁群算法比基本蚁群算法在4个优化目标上的配送总成本平均降低幅度超过14%,证明改进蚁群算法更具有优越性。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集中、随机和混合3种不同分布的大规模算例进行求解,3种分布上分别求得最优总成本为19,939.53、24,095.00和24,397.58元。综上所述,所提模型和算法可以为冷链物流企业的城市配送路径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对完善智慧农业供应链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和优化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