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溢油鉴定结论的合法性条件,溢油鉴定在海洋溢油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等问题,提出了溢油鉴定机构合法地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市场价值法的原理引入环境容量价值计算公式,通过引入海洋行业系数对环境容量价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建立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容量损失的评估模型。基于模型估算出康菲溢油事件对渤海海洋环境容量造成的损失为86.59亿元,此次溢油事故造成的污染强度大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强度,并分析了此次溢油事故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提出包括完善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失的评估模型、建立溢油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加强溢油应急体系建设、健全海洋溢油污染的相关法律、加大惩罚力度的应对溢油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立海上溢油应急体系,保护海域环境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海上溢油应急体系是提高海域防污能力、确保海洋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海上溢油现状及社会对油污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的要求,从溢油的监视、溢油漂移模拟、溢油处置技术研究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海上船舶溢油污染应急体系,确保海域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1,(9):5-5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国家海洋局25日召开的渤海溢油事故处置情况视频通报会上表示,这次溢油事故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环境生态事故,渤海的环境特点决定了这次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不能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必将使海洋遭受严重的生态灾难,沿岸渔民、养殖户的权益,国家的海洋生态利益将...  相似文献   

5.
石油烃在辽宁省水产品中的生物富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6月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损害。事故发生半年后,蓬莱19-3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现一定程度改善,但溢油事故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将溢油导致损失分为海洋生态直接损失、环境修复费、生物种群恢复费、调查评估费四类。2013年和2014年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拨付"渤海溢油养护修复费"完成农业部下达的2012年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修复项目。辽宁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局经过两年的时间,对六个沿海市县的13种水产品,295个样品及水和底泥中石油烃残留量的抽样检测,并统计出不同产品对石油烃的富集系数。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石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目前还无可替代,但溢油事故频发也给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产业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在旅游区,还会危及公众安全。目前我国对滨海旅游区日常监测评价和环境管理,主要依据HY/T127—2010《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评价指南》,尚未建立对于溢油突发事故应急监测和评估的标准,研究旅游区溢油影响应急评估方法,对于政府采取应对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国采用紫外成像技术首次成功航摄到海洋溢油污染的紫外图像,验证了此项技术在可见盲紫外波段探测海洋溢油目标的可行性,为我国未来监测海洋以及内陆水体的溢油污染提供  相似文献   

8.
在奥利亚、尼罗和橙色莫桑比克3种罗非鱼的微卫星DNA指纹数据库构建基础上,为进一步开展实际生产应用而将其鉴定功能计算机化.在数据库中每种鱼都有其特异的DNA指纹,根据等位基因的有或无,把每个个体的指纹转换成由数字1和0组成的指纹数据,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利用Net语言开发了一套应用软件--鱼类种质鉴定软件1.0,根据微卫星标记的共显性遗传原理,采用Nei公式,计算查询个体与相关群体的遗传距离,追溯该个体的可能来源.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将测试样品的扩增结果转换成指纹数据,由计算机辅助进行种质鉴定.该软件具有普适性,任何物种的微卫星数据都可导入进行相关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正>2 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上石油开采、运输已然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因素导致的海洋溢油污染事故频发。我国海水养殖业比较发达,海上突发溢油事故不仅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相关海域的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开展海水养殖区溢油污染快速跟踪监测,研究溢油事故对海水养殖区功能影响的评价方法,对于保证养殖区可  相似文献   

10.
动物亲权鉴定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DNA指纹、STR、线粒体DNA技术在动物亲权鉴定中的应用原理。分析了这三种方法在动物亲权鉴定中的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