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新疆段所处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管道安全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做好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生态脆弱,自然格局极不均衡,是我国西部能源东送及引进中亚油气资源的必经之路,在西气东输一线、西部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引发了该区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若防护不当则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生态安全。采取摸排清查、典型调查、定点监测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掌握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的情况,管道施工工艺及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并在对已建典型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建设和运行效果等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及措施布局,推荐了防护效果较好的防护技术和防护模式,为河西走廊地区管道工程建设及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长输管道工程基本特征,归纳出了管道工程水土流失主要有单位流失量不大但总量大、呈线状分布、类型多样、强度空间分布差异大、发生时段集中和存在潜在危害等特点。以铁岭—锦西原油管道复线工程为例,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综合考虑平原区和山丘区措施布设实际,在对主体设计中具有水保功能的工程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按6个二级分区设计了管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工程不可避免穿越各类河流,尤其是水力侵蚀区河流穿越不可避免成为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敏感点。以四川石化厂外排水管线及氧化塘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几类主要河流穿越施工工艺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管理方案及防治措施,为类似区域管道穿越河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建设单位,仅在思想上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是不够的。在分析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与成因的基础上,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实施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鲁皖成品油管道工程山东段水土保持监测的范围、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等,并对工程区内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等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可及时掌握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的状况及动态变化,并确保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基本情况及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针对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全面普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技术上可操作性强、经济上可行的监测方式,对不同地貌类型区、不同扰动类型区实施全面到位的监测,准确地反映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管道输送具有平稳连续、物料损失小、占地少、质量易保证、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和费用低等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输送油气的首选方式。管道工程大多为长距离输送(如西气东输、西油东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跨越不同的地貌类型和侵蚀类型区,有的受交通道路、河流、现有基础设施的限制还需要采用穿(跨)越的方式,因此由管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容忽视。在阐述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管道工程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完成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苏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在满足输送成品油要求的前提下,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益。管道工程线路长,规模大,涉及地貌类型多,施工方式多,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多,局部水土流失量不大但总量较大。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三方面,其中临时拦挡保护是治理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水土流失造成管道工程的水毁灾害频发,建设管道工程水毁灾害防控体系,对维护和保障管道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新疆天山地区为例,针对山地亚区和平原亚区两个典型地貌单元的三种管道敷设类型,分析了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的成因,提出了山地坡面管道横坡敷设时采取的"上截下拦"模式、纵坡敷设时采取的"侧排中挡"模式、戈壁冲积扇采取的"以挡为主,以导为辅"模式、河沟道采取"防冲护岸"模式4种相应的水工保护径流调控模式,以期为该地区管道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水土保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管道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线路较长,因此扰动的地貌类型和土地类型较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的差异性很大,工程穿跨越河流、道路等敏感区域的次数也较多,易产生直接影响和危害。管道工程工期短,对土地的占用多为临时占用,因此较其他项目影响程度小、影响时间短。结合管道项目施工建设及水土流失的特点,通过对照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相关资料,提出了管道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准入条件3条,水土保持方案准入的基本条件49条、需修正完善主体设计的条件8条、需修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的条件3条,并提出了水土保持优先审批、暂缓审批的1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东西向横贯我国中部,沿线地貌复杂多变,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因此采取相关的生物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十分必要。就西气东输工程宁夏段的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环境问题,在对项目区气候、地形、土壤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分2大地类,6个立地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物植被恢复措施,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该项研究对于创建西气东输绿色管道、生态长廊,保证管道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吉林引四平市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 ,虽占地面积不大 ,但因线路长、跨越地貌类型多、穿越道路与河流多 ,施工过程中对沿线地貌植被及耕地影响较大 ,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为减少和防治水土流失 ,其主体工程的施工应避开雨季和风季 ,在管线穿越公路和河流的地段要采取浆砌石护坡或护岸 ,穿越耕地铺设地下管道时要处理好表土 ,在埋设管道的覆土上应种植浅根性植物 ,其他施工区和影响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建设布局呈线状分布,穿越地形多,水土流失影响表现为带状,影响范围大.为严格控制扰动区域,合理利用稀缺土地资源,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根据管道建设内容,结合管道各区域特点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新粤浙管道)赣闽浙支线赣浙段可行性研究阶段主体设计工程占地进行了分析与核定...  相似文献   

15.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是独特的大型线状建设工程,途经新甘两个省份。工程建设将大面积扰动地表和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水土流失的类型、成因非常复杂。沿途包括典型的干旱气候风力侵蚀和半干旱水———风复合侵蚀区,尤以风力侵蚀为主。通过对工程建设期土壤侵蚀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其结论是:由于贯彻了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变化甚少。  相似文献   

16.
对管道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并以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山西段为例,提出了监测技术路线,确定监测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并且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以西气东输工程山西段为例,从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点、植被恢复的立地条件等入手,在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宜的生态恢复设计,使项目区及时恢复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区域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输气、输油等长距离建设管道步伐的加快和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在管道建设工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突出,长输管道建设工程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新疆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探讨适宜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相似气候区的同类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能源结构,天然气管道的铺设翻山越岭无疑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防治。介绍了由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砖排水沟"专利技术在深圳坪山门站出站管线沿山辐射段天然气管道工程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生物砖排水沟的生态景观效果好、生态功能强、有利于土壤保墒和植被的恢复、可减缓排水沟内的水流速度、施工进度也不受天气的影响、施工便捷快速、工程造价低,可有效解决植被恢复中的排水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穿越多种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过程中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风蚀防治区和水蚀防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实现管道工程建设与沿线生态环境同步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