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乳产量和乳脂成分的影响及椰子油对甲烷生成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试验动物为6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奶牛(日采食量为95±26.4),试验处理为:①对照组:240 g/(d.头)硬脂酸;②处理组1:240 g/(d.头)月桂酸(LA);③处理组2:240 g/(d.头)肉豆蔻酸(MA)。每期试验为28 d,试验处理间隔期间需去动物区系。添加月桂酸组与肉豆蔻酸和对照组相比,原虫数量降低96%,而且乙酸、总VFA和瘤胃外流微生物氮也低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动物甲烷产生量无显著差异。LA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其它两组降低了35%,故奶产量也降低,乳脂含量也有所降低。各处理组间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添加的各脂肪酸在牛奶中的相应含量也有所升高。LA组牛奶中C12∶0含量为对照组的两倍。MA组中C14∶0较对照组升高了45%。LA组牛奶中16碳以下脂肪酸低于MA组20%,LA组的反式C18∶1(除反-12 C18∶1)和CLA异构体较MA和SA组有所升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月桂酸,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而17碳及以上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升高。月桂...  相似文献   

2.
日粮添加LA和DHA对乳脂脂肪酸含量及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带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乳常规组成、消化道各段食糜pH以及乳脂脂肪酸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LA和DHA不影响乳蛋白和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DHA有显著降低乳脂含量的趋势(P>0.05);日粮共同添加LA与DHA能提高十二指肠前消化道的pH,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DHA显著降低了回肠的pH(P<0.05);日粮单独添加DHA增加乳脂中C23:0脂肪酸的含量,但并不降低乳脂中总饱和脂肪酸量.与对照组相比,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00%(P<0.05).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由3.18降低至1.24(P<0.05).添加DFIA使乳脂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由5.94降低至3.00(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LA和DHA可改变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有利于人体健康,但DHA使产奶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肉豆蔻酸对反刍动物甲烷产量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体重710±17.3 kg、泌乳日龄290±41.9d经产奶牛于拴系式牛舍中饲养。根据胎次和泌乳天数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①饲喂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对照组),②饲喂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并额外添加5%肉豆蔻酸(以干物质计)。奶牛08:30和13:00饲喂2次/d、0:500和15:00挤奶2次/d。试验为完全随机设计模型,奶牛通过7 d预饲期饲喂对照日粮,获得处理测定的本底值;接着进入10 d的适应期,最后进入1d、8 h的试验测定期。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肉豆蔻酸甲烷产量降低了36%(608.2 vs 390.6±56.46 L/d),乳脂率降低2.4%(4.2 vs 4.1±0.006%)。日粮添加肉豆蔻酸使乳脂肪酸中C14∶0和cis-9 C14∶1分别降低了139%和195%;甲烷产量与乳脂中C14∶0含量呈负相关(r=-0.58),与cis-9 C14∶1也呈负相关(r=-0.47)。添加肉豆蔻酸对乳脂中CLA,trans-10C18∶1,trans-11C18∶1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本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肉豆蔻酸可以抑制反刍动物产甲烷菌的活性,降低甲烷产量;但并不影响乳脂中CLA和transC18∶1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饲喂红叶为主要粗饲料基础日粮的5头经产的芬兰艾尔郡牛,采用5×5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21d用于评价添加植物油和亚麻芥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试验处理为5组:①精料中不添加脂类(对照组);②按29g/kg添加菜籽油(RO);③按29g/kg添加葵花籽油(SFO);④按29g/kg添加亚麻芥油(CO);⑤按29g/kg添加压制亚麻芥(CE)。试验动物随意采食红叶,每天饲喂的精料为12kg。试验处理对粗饲料和总的干物质采食量、全肠道消化率、乳产量和乳成分无影响。饲喂植物油会降低乳中中短链饱和脂肪酸(6∶0-16∶0)含量(包括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增加乳中C18∶0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乳中顺-C18∶1、反-C18∶1、非共轭C18∶2、CL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的相对比例取决于日粮中添加的油的脂肪酸组成。饲喂菜籽油可能会增加反-C18∶1(Δ位于4、6、7、8和9)、顺-9C18∶1、Δ9,11CLA、Δ10,12CLA和C18∶2n-6脂肪酸的含量,而添加CO可能会增加乳中反-13–16C18∶1、Δ11,15C18∶2、Δ12,15C18∶2、反-9,顺-13C18∶2、Δ11,13CLA、Δ12,14CLA、Δ13,15CLA、Δ9,11,15C18∶3和C18∶3n-3含量.饲喂CO和CE会引起乳中C18∶0和顺-9C18∶1浓度降低并增加乳中反-10C18∶1、顺-11C18∶1、反-9,顺-11CLA、反-9,顺-13C18∶2和顺-11,反-15C18∶2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乳脂肪酸对CO和CE的响应说明亚麻芥经压制后添加比游离添加对瘤胃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为C18∶0的速率降低。总而言之,以红叶为粗饲料的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植物油对奶牛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乳产量无影响,但会改变乳脂组分,主要表现为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富集特殊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了添加亚麻酸(C18:3)和月桂酸(C12)后对体外培养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采用压力读取系统(RPT)测定产气量,气相色谱仪测定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取培养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pH,并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发现,添加该2种脂肪酸能极显著降低甲烷产量(P<0.01),对产气量、乙酸产量和pH也有抑制作用(P<0.01),同时极显著提高丙酸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C12和C18:3能显著降低氨态氮的含量(P<0.05).添加脂肪酸后瘤胃真菌、原虫和甲烷菌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C18:3的抑制作用强于C12(P<0.01).上述结果表明,亚麻酸对瘤胃发酵的改变程度、甲烷生成和微生物生长抑制作用强于月桂酸.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的相关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瘤胃氢化途径增加牛奶中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20∶5 n-3和C22∶6 n-3的含量,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氢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还不清楚。本试验所用动物为5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母羊,动物日粮为高精料饲料,日粮中添加1∶2比例的鱼油和葵花油(30 g/kgDM)的混合物。饲喂添加外源油的日粮0、3、10 d后收集瘤胃食糜分析鱼油和葵花油对瘤胃发酵参数和氢化产物的影响。食糜中的氢化中间体及甲酯化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Ag+-HPLC和气质仪联用进行分析。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不会影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降解消化,但能改变瘤胃食糜的脂肪酸成分。主要包括C18∶0和C18∶2 n-6的减少,反式C16∶1、反式C18∶1、10-O-C18∶0和反式C18∶2的含量增加。外源添加脂类能提高食糜中C20∶5 n-3和C22∶6 n-3的所占脂肪酸的比例并导致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的大量增加,但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量却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中还发现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使特殊脂肪酸如C20∶1、C20∶2、C22∶1、C22∶3...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奶牛日粮添加植物油籽引起原料乳脂肪酸组成情况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途径.选取45头泌乳期荷斯坦牛,分为3组,以不添加油籽为对照组,以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作为两个试验处理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实能显著提高乳脂中CLA、EPA、DHA和PUFA的含量(P<0.05),降低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水平,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PUFA/SFA)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2.32%和36.37%.乳脂中CLA(c9t11t,10t12c)比例油葵籽和亚麻籽两个处理组依次比对照组提高了161.01% (P<0.05)和53.18% (P<0.05);油葵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0.91%和196.20%,亚麻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43.32%和255.84%.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料籽实,优化了乳脂肪酸的构成,油葵籽对乳脂中CLA的提高效果比亚麻籽更好.  相似文献   

8.
顺式和反式C18∶1异构体为反刍动物中脂肪酸转化的中间体,其产生的数量决定动物副产品品质的好坏;然而,顺式和反式C18∶1异构体的生成途径始终不清楚,并且其比例随日粮精粗比变化而变化。本研究旨在追踪异油酸的代谢途径,同位素标记的异油酸与瘤胃混合微生物在不同日粮下共同培养,瘤胃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反式C18∶1,体外培养体系中接种饲喂粗料或精料日粮的山羊瘤胃液,并向该体系中添加[1-13 C]标记的反式-11C18∶1。培养0、5、24h后瘤胃液中富集的13 C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发现在硬脂酸和所有的顺式和反式的C18∶1中异构体均检测到13 C。95%标记13 C的异油酸与精料培养5h后饱和为硬脂酸,粗料为底物的培养体系中有78%的异油酸饱和为硬脂酸。结果表明,大多数异油酸被饱和为硬脂酸,部分被异构化为顺式和反式C18∶1异构体,尤其是饲喂粗料的反刍动物体内。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乳化均衡脂肪、功能性脂肪)对母乳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3~6胎次、妊娠105 d健康的长大杂种母猪,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试验期28 d,仔猪21日龄断奶。从母猪产前1周至仔猪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优脂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商品名优脂能),优速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功能性脂肪(中链甘油三酯,商品名优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优脂能组显著提高乳中n-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乳中n-6脂肪酸(C18∶2)的含量,母乳乳脂率、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优速能组提高乳中中链脂肪酸(C8∶0和C10∶0)的含量,仔猪断奶重、成活率及乳脂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尤其是乳化均衡粉末脂肪),提高乳中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仔猪哺乳期增重,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能增加羊奶中有益脂肪酸(如c-9,t-11c18∶2和t-11C18∶1)降低有害脂肪酸(如t-10C18∶1)且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日粮中葵花油的最适添加浓度。试验动物为80只泌乳山羊,均分为4个处理组:①对照组,不添加脂类;②SO1组,添加17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③SO2组,添加34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④SO3组,添加51g/kg(干物质基础)的葵花油。试验周期为28d。随葵花油添加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山羊乳产量及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但乳脂中脂肪酸的成分有所改变。SO3组乳脂中c-9,t-11C18∶2和t-11C18∶1的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但会引起对健康不利的成分t-10C18∶1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估计奶牛甲烷产量,而本试验估测了甲烷产量与乳脂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预测其甲烷产量。本试验利用了包含10个日粮处理和50个试验观测动物的3个奶牛试验数据。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了延胡索酸钙、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亚麻籽粕、亚麻油和丝兰粉。甲烷产量通过开路间接呼吸测热仓测定并以g/kg干物质(DM)采食量表示。乳脂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并以各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比例的形式表示。采用含有一个随机试验效应的单变量混合模型回归技术确定乳脂脂肪酸组成和甲烷产量间的关系。多变量模型通过利用以施瓦茨贝叶斯信息数据为基础选择脂肪酸的逐步过程推导出来的。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为(17.7±1.83)kg/d,乳产量为(27.0±4.64)kg/d,甲烷产量为(21.5±1.69)g/kg干物质。乳脂中C8∶0、C10∶0、C11∶0、iso-C14∶0、iso-C15∶0、C16∶0和anteiso-C17∶0与甲烷产量(g/kg干物质采食量)呈正相关(P<0.05),而iso-C17∶0、cis-9C17∶1、cis-9C18∶1、trans-1...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研究瘤胃液、血浆和乳脂中脂肪酸的代谢规律,探寻提高乳品质的合适途径,本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即葵花油、亚麻油、菜籽油,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对奶牛瘤胃液、血浆中脂肪酸及乳脂中CLA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植物油,葵花油组、亚麻油组乳脂中的CL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且以葵花油组最高;乳脂中PUFA的比例则是亚麻油组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2)3组间血浆中C14∶0、C16∶0、C18∶0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菜籽油组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亚麻油组和葵花油组(P<0.05),而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亚麻油组和葵花油组t11-C18∶1的比例与菜籽油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亚麻油组和菜籽油组中C18∶2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3)采食添加不同植物油日粮后,瘤胃液中各种脂肪酸动态变化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瘤胃液中CLA的比例不同时间点均较低。由本研究可知,在优化奶牛乳脂肪酸构成提高CLA含量方面,以葵花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作者旨在研究瘤胃添加游离的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十二指肠脂肪酸外流及乳成分和乳脂脂肪酸成分的影响。试验动物为4头泌乳中期(138.5d±10d)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每期3周,共4期。试验日粮处理因素为2因子2水平即不含LA或含2.7%LA和不含DHA或含0.5%DHA。添加DHA会增加瘤胃中Megasphaera elsdenii数量,降低Fibrobactersuccinogenes的数量,但不影响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的数量。添加2.7%干物质含量的LA不会影响3种主要的纤维分解菌或M.elsdenii的数量,并且LA和DHA对微生物数量变化无交互效应。单独添加LA或DHA或两者混合都会增加十二指肠外流的异油酸的量。随添加脂肪酸量的增加,乳中异油酸和c-9,t-11CLA也逐渐增加。同时添加LA和DHA具有深层次的刺激性。本研究说明添加LA或DHA能增加十二指肠异油酸的外流量和牛奶中有益脂肪酸如VA、c-9,t-11CLA的含量。因此,调节日粮的组成能有效的提高牛奶中c-9,t-11CLA的组分。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对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2006年夏季开展试验,选用24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牛,各组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脂肪:无脂肪添加的传统型日粮、添加全亚麻籽日粮、以及添加鱼油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全亚麻籽可改善夏季牛乳脂肪酸组成,尤其可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可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乳脂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使奶牛摄入的C18∶3增加,进而引起乳中C18∶1 trans-11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增强Δ9-去饱和酶的活性,提高了共轭亚油酸(顺-9-反-11 C18∶2)的含量。添加亚麻籽后引起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升高是以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指标为标志的,说明使用亚麻籽可降低由于食入牛奶及奶制品导致的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而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之,添加亚麻籽可改善高温饲养环境条件下奶牛的乳成分和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添加剂对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Ⅵ组,每组3头,对照组饲喂全混日粮(TMR),试验Ⅰ~Ⅵ组每天饲喂TMR加50.0 g、100.0 g、150.0 g、200.0 g、250.0 g、300.0 g/头复合脂肪酸日粮,主要探讨复合脂肪酸对奶牛瘤胃甲烷(CH4)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3-N)浓度和pH值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TMR中每天添加150.0~200.0 g/头复合脂肪酸,明显(P<0.05)提高奶牛乳脂率和瘤胃乙酸浓度,显著(P<0.05)降低奶牛的CH4释放量、CH4能/GE值和瘤胃NH3-N浓度,对奶牛的标准乳(FCM)、乳干物质、乳蛋白和乳糖均有提高趋势,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植物油来源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40头泌乳中期(169.8±8)DIM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高亚油酸组(LA)、高亚麻酸组(LEA)、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合组(HLALEA)和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LALEA)。通过9周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净能校正产奶量、乳蛋白及乳脂肪的含量和日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加日粮中LA或LEA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乳脂C12∶0、C14∶0和C16∶0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乳中硬脂酸(C18∶0,P<0.05)和18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1),但对20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小(P>0.05)。随着日粮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LLALEA、HLEA、HLALEA和HLA组乳脂TVA和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加。HLEA组、HLALEA和HLA组乳脂TVA的含量分别比LLALEA组增加1.56、3.05和4.71 g/100 g,而c9t11CLA分别比LLALEA组提高2.5、2.8和3.7倍。因此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脂c9t11CLA合成的贡献效果高于亚麻酸,而亚油酸调控乳脂CLA合成机制主要以提供乳腺SCD合成c9t11CLA所需的底物(TVA)为主。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精粗比(0:1和1:1)日粮类型时中链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24h,添加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抑制作用不受日粮类型的影响(P>0.05);与不添加酸的对照相比,添加50mg未酯化月桂酸(C12:0)及月桂酸和肉豆蔻酸(C14:0)以3:2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50mg)可分别抑制甲烷产量的22.2%(P<0.01)和11.8%(P<0.05);添加50 mg未酯化C14:0使甲烷产量降低3.4%(P>0.05);不同日粮类型上饲料产气量、瘤胃液pH值和氨氮浓度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1):2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采用12头泌乳早期(产后30~45 d)荷斯坦奶牛进行三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设4个处理组:①对照组(不加油);②添加500 g棉籽油;③添加500 g大豆油;④添加500 g玉米油;每期试验3周,其中前2周为过渡期.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棉籽油组产奶量达35.0 kg/d,对照组产奶量34.4 kg/d).乳脂率降低,但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和乳脂产量没有影响.大豆油组乳脂中trans-11 C18∶1含量最高 (23.8 mg/g乳脂),是对照组(12.6 mg/g乳脂)的2倍.与对照组(3.5 mg/g)相比,棉籽油组、玉米油组和大豆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 CLA含量分别提高到6.0、7.1和10.3 mg/g.trans-11 C18∶1与cis-9,trans-11 CLA呈显著的线型关系.添加植物油使奶牛血浆总脂肪酸含量提高2倍,不同来源植物油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大豆油组和棉籽油组奶牛血浆中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组和对照组.添加植物油组奶牛血浆中trans-11 C18∶1显著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CLA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可显著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大豆油是提高乳脂中CLA含量较为理想的植物油来源.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中添加亚油酸或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FA)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但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的合并使用对脂肪代谢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估测母羊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橄榄油(OO)对产奶量和乳成分,尤其是脂肪酸模式的影响。24只阿萨夫母羊分为对照组和添加6%OO组(每组2个,每个重复6只羊),为期4周。每周记录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采食量,尤其是脂肪酸模式的影响。乳中脂肪酸成分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共轭亚油酸比例用银离子HPLC测定。饲喂OO组的母羊产奶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无差异。添加OO日粮组降低乳蛋白比例,但提高乳脂肪、乳蛋白和总固形物的产量。添加OO日粮组中链饱和脂肪酸(C10∶0至C16∶0)浓度降低,C18∶0和cis-9 C18∶1浓度提高。添加OO日粮组除trans-11 C18∶1外,多数transC18∶1异构体,主要是trans-10浓度提高。OO日粮组乳中主要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is-9,tran-s11 C18∶2)降低,但trans-7,cis-9和trans-9,ci-s11 C18∶2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母羊日粮中添加高水平OO对动物生产性能无影响,但对乳中脂肪酸模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反式脂肪酸降低乳脂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中的反式脂肪酸直接来源于日粮脂肪或由瘤胃微生物氢化生成,本文重点介绍了反10-油酸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两种不同反式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影响,讨论了反式脂肪酸影响乳脂合成的机理,可能是反式脂肪酸通过抑制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导致乳脂合成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