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介绍棉花苗期病害、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棉花角斑病、棉铃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棉花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病害及棉蚜,盲蝽象等虫害在我地棉田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枯黄萎病及红叶茎枯病的发生期提前,扩展蔓延速度加快,导致部分棉田提早脱叶死亡,严重影响产量。成为制约棉花高产稳产的瓶颈,特别是各种病害一旦发生则治愈困难,因此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备播时抓起,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棉花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棉花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病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种植棉花,往往忽视棉花病害的预防,一旦病害出现,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经调查研究,泌阳县棉田主要病害有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铃病等。1棉花病害的危害与发病因子1.1发生在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黑斑病等,轻者会出现长势削弱、生长发育缓慢;重者则会引起大批量的烂种与烂芽、甚至死苗。特别是在播种和出苗的前后要更加注意,如果这期间遭遇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气,会提高患  相似文献   

5.
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且严重。棉花发生红叶茎枯病这一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钾(k)引起的,发病的棉花植株维管束颜色通常不发生改变,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想区别。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两市作用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降低,旱地作物,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棉花种植以及管理技术并没有跟上,所以,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发生红叶茎枯病的几率比较大。本文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介绍其危害症状、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棉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红叶茎枯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叶片发红一种情况是棉花在中后期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是棉花缺钾症。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红叶茎枯病是棉花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又叫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爆发性病害。症状主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主要是美国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GK系列品种。美国抗虫棉生长前期和后期较常规棉发病重,国产GK系列抗虫棉前期病害少而后期病害重,其最突出的病害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  相似文献   

10.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棉花中后期,遇干旱年份,红叶茎枯病的危害程度超过其他棉病造成的损失.2003~2005年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我市连续大发生,病田率在60%以上,一般病株率在30%~60.1%,最高达92.3%.发病植株矮小,结铃少而小,吐絮早,纤维品质差,部分严重田块可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加棉花的产量,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措施。本文介绍棉花的叶面喷肥处理方法,及其如何应用于防治棉花的病虫害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方法]对盐胁迫下棉花设置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即叶片处理、根系处理、叶片根系同时处理,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的Na+和Cl-吸收、渗透调节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3种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降低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根、茎、叶的钠、氯离子含量、MDA含量,提高脯氨酸含量,从而使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根系生理功能增强(叶绿素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上升),最终使棉花生物量增加。其中,根系施用、叶片根系施用油菜素内酯的2个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根系生物量、根系生理功能的调控效果均好于叶片施用油菜素内酯处理。[结论]3种外源油菜素内酯施用方式均可减轻NaCl胁迫对棉花造成的伤害,但不同的油菜素内酯处理方式对盐胁迫下棉花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根系处理及叶片根系同时处理对减轻棉花盐伤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高攀  钱宇珊  王佩玲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288-2295
【目的】解决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花叶部病害快速识别问题,为提出一种快速提取棉花植株和分割棉花叶片的方法。【方法】通过棉花植株的RGB颜色特征将植株与土壤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处理技术和彩色分割方法,将植株的茎秆去除,保留棉花叶片部分;分别使用广度搜索分割算法、分水岭分割算法和轮廓搜索分割算法,对棉花叶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结果】基于广度搜索的分割算法将叶片轮廓搜索出来与原图融合分离出叶片,该算法对于图像结构简单的情况分割效果较好,通过对应的drawContours函数将每个轮廓画出,再与原图定位,将叶片的完整信息也轮廓结合,实现叶片的分离。【结论】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存在过分割问题,基于广度搜索分割算法与边缘检测结合对于叶片结构清楚图像分割效果显著,与轮廓搜索算法相比,后者的适用性更广,提取的轮廓层次结构也清楚,分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棉花红叶茎枯病流行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耕作制、栽培技术措施的改变及抗虫棉推广是棉红叶茎枯病近代流行的三大外因,而棉株体内营养供应平衡失调是根本内因。并提出了控制此病流行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危害棉叶症状识别技术,提高棉花病虫害的识别准确率。【方法】基于caffe深度学习框架,在CaffeNet网络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全连接层(记为CaffeNet+1),并结合迁移学习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采集健康、红叶茎枯、红蜘蛛、枯萎、黄萎、双斑萤叶甲、蚜虫、褐斑棉叶图像各975张作为样本集。随机选取验本集中80%的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剩余20%作为测试集。【结果】迁移学习方式下学习率取0.005时的CaffeNet+1模型最优,在测试集上其识别准确率可达98.9%。【结论】在与全新学习模式下的CaffeNet模型相比,该方法可加速网络模型收敛,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该技术方法在准确识别田间病虫害棉叶后表现症状的图像写出来具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施用苦参碱、微量元素和氨复合基酸的生物肥复合药剂防治棉叶螨,确定最佳施药时期。【方法】采用不同施用时期的田间小区试验,调查棉叶螨的发生动态。【结果】2017和2018年处理生物肥复合药剂对棉叶螨的防治率分别为60%、90.82%;苦参碱单剂的防螨率为47.13%、72.4%,明显高于苦参碱单剂,差异均极显著(P<0.01)。生物肥复合药剂处理产量分别为142.11和245.5 kg/240 m2,相比其它处理分别高出33%、12.49%、15.27%、10.40%、43.10%;苦参碱处理与对照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生物复合药肥对株高、茎粗、单铃重、干物质和脱落铃等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施用生物肥复合药剂适宜在棉田可推广,可能起到防治棉叶螨,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叶和显性无腺体这两个指示性状作父本分别与陆地棉有腺体品种进行不去雄授粉杂交,各配制6个组合,用当地推广品种晋棉10号作对照。结果表明,用6130红叶作父本的6个组合竞争优势均为负值,而用显性无腺体品系作父本的6个组合全产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为3.8%~73.1%,其中有3个组合产量竞争优势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VGG卷积神经网络的棉花病害识别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病害图像准确分类,提出基于改进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识别模型。该模型在VGG-16网络模型基础上,优化全连接层层数,并用6标签SoftMax分类器替换原有VGG-16网络中的SoftMax分类器,优化了模型结构和参数,通过微型迁移学习共享预训练模型中卷积层与池化层的权值参数。从构建的棉花病害图像库中随机抽取病害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以测试该方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取出棉花病害叶片图像的多层特征图像,并通过Relu激活函数的处理更能凸显棉花病害的边缘信息与纹理信息,分辨率为512像素×512像素图像在样本训练与验证试验效果最好。在平均识别准确率方面,本研究模型较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AlexNET、GoogleNET、VGG-16NET效果最好,达到89.51%,实现对棉花的褐斑病、炭疽病、黄萎病、枯萎病、轮纹病、正常叶片的准确区分。该模型在棉花病害识别领域具备良好的分类性能,可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病害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更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苗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直是困扰广大棉农的难题。笔者论述棉花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供广大棉农种值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个不同年份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为隔年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于2018年以新陆早51号为材料,分别测定隔二年(2015年)、隔一年(2016年)和当年(2017年)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储藏年份间棉种发芽势、发芽率、根表面积、根体积、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第三片真叶时,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一年棉种的株高、茎粗、叶鲜重和干重、茎鲜重、第一片真叶SOD活性显著增加,第一片和第三片真叶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茎干重、第三片真叶SOD、根长和出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二年棉种出苗率、第一片真叶MDA和第三片真叶SOD均显著下降,但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干重、根长、第一片真叶SOD和第三片真叶MD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北疆室内自然储藏条件下,隔一年的棉种在第三片真叶时提高了叶片SOD活性,降低了叶片MDA含量,促进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储藏1~2 a的棉种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