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2.
寒地水稻冷害减产原因与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全国种植面积在2667-3333万hm^2,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粮食总产占全国的5.5%,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4年种植31.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4万亩)的42.3%,其中套种玉米24万亩,单种玉米7.5万亩。套种玉米单产443.1kg/667m2,单种玉米单产583.2kg/667m2,玉米总产为15008.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26240.4万公斤)的57.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4.
我省常年种植棉花10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14%。1979年,总产首次突破50万吨大关。1980~1984年平均总产57.6万吨,平均单产57公斤;其中1983年单产达到65公斤,创历史最高平水。但是,由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1985~1986年,全省棉花生产大幅度下降,棉田面积减少300多万亩,总产减少近20万吨,单产降到54公斤。本文仅就导致单产下降的栽培原因及其增产途径予以分析讨论。 (一) 棉花单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  相似文献   

5.
邵国军 《新农业》2011,(10):13-14
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布在东南沿海晚熟稻区、中南部中晚熟稻区、中北部中熟稻区及东北部早熟稻区,年播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作物面积的1/4,年产水稻50多亿公斤,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近年来,辽宁水稻生产中出现大面积增产不均衡、单产和总产徘徊不前的局面,对于如何科学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现状 开县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广泛,无论平坝、中山、高山均有种植.长期以来,由于粮食供给矛盾突出,在大力发展大宗粮食作物时,大豆和其它小杂粮被忽视,种植面积小,单产低,发展缓慢.1989~1998年十年间,平均每年种植大豆3.46万亩,仅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1%,平均亩产73.4kg,总产仅为粮食总产的0.5%.1999年全县种植大豆3.6万亩,平均亩产仅90kg,总产326.4万kg,人均2.22kg,大大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13.5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常年水田面积26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39%.解放以来,稻谷播种面积每年平均3083万亩,占粮食作物的30%;稻谷总产年平均126.5亿斤,占粮食总产的52%.1963~1981年,稻谷商品率平均每年为25%,占同期粮食总征购量的61%.由此可见,水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水稻种植区划,合理布局水稻生产,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南和县是农业大县,耕地总资源44万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土体结构良好,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一、南和县粮食生产现状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近五年种植面积为: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483公斤;玉米播种面积为32.5万亩,平均单产501公斤。机械化作业和良种覆盖率均达98%以上。2016年我县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万亩,与  相似文献   

9.
驻马店地区是我省芝麻集中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总产4000多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27%左右。长期以来,芝麻产量低而不稳。虽有一批亩产100公斤以上的典型,但大面积单产仍徘徊在25~  相似文献   

10.
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年种植面积在 40 0万公顷以上 ,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 1 3% ,总产占全国小麦总产的 1 8% ,单产与总产均居全国各省 (市 )的前列 ,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省小麦生产稳步发展 ,总产持续增长。 1 983年总产突破 1 0 0亿公斤 ,1 986年总产超过 1 5 0亿公斤 ,1 993年总产突破 2 0 0亿公斤大关。 1 997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 40 4万公顷 ,总产 2 2 4.2 94亿公斤 ,单产 370kg/ 6 6 7m2 ,有几个品种小面积高产攻关创实打 6 0 0kg/6 6 7m2 以上的产量 ,最高产量达 731 .73kg/ 6 6 7m2 。…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是青岛市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为第三大作物,单产居全国首位,"十五"期间,年播种面积170多万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种植面积的2.25%和24.3%,总产年均56.1  相似文献   

12.
宋宝辉 《新农业》2010,(1):20-21
<正>辽宁省玉米年播种面积3000多万亩,总产130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5%左右。但全省玉米平均单产仅400多公斤,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未达到现阶段品种和栽培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71.2万hm2,2010年达520万hm2,玉米总产已占全省粮食总产的46.37%。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9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上下,总产约33万吨,年提供商品稻谷10万吨,商品率为30%左右.为了适应粮食市场变化,促进农民增收,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优质稻生产开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9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3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3.8%,总产达16万吨,占水稻总产的48.5%.  相似文献   

15.
四川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8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约占西南地区的1/3,总产600万吨,面积和总产都居全省粮食作物的第3位,居全国第8位。以2004年农业统计年鉴计: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播面的18.2%,占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8.0%。因此,玉米产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基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0%左右,总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5%。建国以采,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已从建国初期的44.7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255.7公斤,增加了4倍;总产由21.65亿公斤增加到112.2亿公斤,增加了5倍。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高产品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与现有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突破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全省小麦生产向新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灌溉地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94.7万hm2,其中灌溉地春小麦种植面积22.3万hm2,约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23.5%;平均单产5 790 kg/hm2,是旱地小麦的2.2倍。灌溉地春小麦虽占不到全省小麦面积的1/4,但总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的40%,对甘肃粮食安全起到十分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小麦种子基地建设模式及良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青海主要粮食作物,2001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18.98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2.15万亩,占全省播种面积的27.1%,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7.6%,小麦生产在我省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省气候冷凉,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长期以来,商品粮不能自给,供需矛盾较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产量突破1.9亿吨,仅次于水稻。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垦区从2001年~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25万亩发展到116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2%左右。玉米单产从410公斤提升到550公斤,11年增产25.5%,小面积最高产突破1000公斤。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采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140.6万hm2,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4%,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0%;稻谷总产19510.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3%,世界稻谷总产的35.7%,居世界第1位;稻谷平均单产6.212t.hm2,是我国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高于世界稻谷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