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山东聊城地区梨枣引种及促进结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明芝  梁学军 《果树科学》1998,15(4):332-335
由山西省古城县枣树研究是引进梨枣150株,1992年在山东省聊城地区定植,经过6年引种栽培,初步确定梨枣在该地区是一个生长旺盛,管理容易,结实早,丰产快,品质好的优良鲜食品种。通过整形修剪和花期喷药试验,证明采用扇形修剪方法和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或赤霉素,对促进结实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冬枣是稀有的极品级鲜食枣良种,以其风味独特、含糖量高、成熟期晚而受到枣农和消费者的青睐。近30年来,随着枣树生产和科研的发展,主要枣品种的整形、修剪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冬枣、梨枣等鲜食大枣密植园的矮化、早期丰产修剪技术发展很快,对枣树进行整形修剪、建立各种理想树形的技术,正在日益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临猗梨枣在鲁南地区肥水条件好的砂土壤和壤土上表现早果,丰产,优质,但粗放管理易早衰,采用落果较重,不耐涝,自花结实力较强,但抗病虫性弱,总结了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赵霞  汪有科 《北方园艺》2015,(13):10-12
以9年生梨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为试材,在无灌溉条件下,通过2种旱作管理技术处理,研究节水型修剪技术和竹节式聚水沟技术对梨枣枣吊、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型修剪技术与竹节式聚水沟技术的单独及联合实施,均提高了结果枣吊数量及枣吊的坐果能力,提高梨枣的产量;与对照相比,节水型修剪技术(HL)可提高产量83.14%,竹节式聚水沟技术(CJ)可提高产量38.44%,节水型修剪技术+竹节式聚水沟技术(HJ)效果最好,产量可提高155.00%。研究认为,在旱地无灌溉条件下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应该以节水型修剪为主,最好结合节水型修剪在林下采用聚水沟措施。  相似文献   

5.
梨枣冻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春太原市北郊栽培的梨枣发生大面积冻害。其原因除与2003年1月绝对低温达-20.8℃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及4月份气温骤降有关外,也与梨枣抗寒力弱及砧木种类有密切关系。以酸枣做砧木的梨枣受冻株率达88%以上,地上部全部死亡的树高达13%。在太原以北地区栽培梨枣不宜用酸枣做砧木,建园宜选择背风向阳处,大面积建园应设置防护林。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整形修剪图解李绍稳(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接上期31页)3猕猴桃的修剪技术猕猴桃幼树及初果期修剪主要是对主蔓、侧蔓等骨干蔓的培养,4~7年后树形基本形成,修剪的主要任务则是协调生长与结实的关系,维持、更新树体结构,延长其经济结果年...  相似文献   

7.
满红 《烟台果树》2008,(1):51-52
1整形修剪梨枣的树形,一般采用圆柱形或纺锤形树形。通过冬季修剪,把树冠培养成合理的丰产树形。时间一般以12月10日开始,翌年2月20日前结束。  相似文献   

8.
板栗生长期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树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少进行生长期修剪,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旺盛,树冠高大,因而结实很晚。采用生长期修剪技术可实现密植栽培,早果早丰,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着重研究玫瑰香葡萄与一年多次结实有关的花芽分化规律,在利用冬芽、夏芽一年多次结实情况下,不同的夏季修剪技术对其萌芽生长及结实性的影响以及各次果生长发育的规律,为制定一年多次结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阐明葡萄生长与结实的规律。本文系系统研究的初步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们引进梨枣。由于郑州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梨枣在本地区易感缩果病,每年病果率达70%。为此,2002年我们对梨枣园进行了多头高接改造,高接头数为3928个,成活3739个,高接品种为大白铃枣。改接树当年成形,单株产量1.2千克,第二年单株产量5.4千克。  相似文献   

11.
‘秋恋’是以‘重阳红’为母本、‘燕红’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桃新品种。花蔷薇型,有花粉。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24 g,最大515 g;成熟时果面深红色,着色度90%以上;果肉白色,具红色素,硬溶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粘核;果肉硬度13.0 kg·cm-2,耐贮运。果实发育期约142 d。自花结实,丰产。适合在河北、北京、山东等‘燕红’产区及生态条件近似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蔡宇良  冯瑛  邱蓉  韩宇  张雪  宛甜 《园艺学报》2013,40(3):593-595
 ‘玫丽’属甜樱桃(Prunus avium)和草原樱桃(Prunus fruticosa)的自然杂交种,是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樱桃课题组通过实生选育而成的樱桃加工品种。乔木,树势中,半矮化,树冠高达2.5 ~ 3.5 m, 树皮暗褐色。果实紫红色,早熟,自花授粉,抗逆性、丰产性强。单果质量5 g,总糖为7.96%,总酸度 为1.4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87%,果实出汁率达86.9%,汁液红色, 适宜加工。适宜渭北南部、关中、陕南及陇海线周边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13.
 ‘翠玉’是以四倍体SB-1为母本, RB-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抗病、高产、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中晚熟, 全生育期105 d。果实圆球形, 果形指数1.01, 果皮浅绿色底上覆黑条带, 皮厚114 cm,耐贮运性能好, 单瓜质量8~10 kg, 最大果质量15 kg以上, 产量可达67.5 t/hm2。高抗西瓜炭疽病、病毒病, 中抗西瓜枯萎病。果肉大红, 肉质细脆, 纤维少, 无籽性能好, 不空心,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 , 果皮薄, 可食率高, 商品性好,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纯心’是从溪荪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浅紫花色的新品种,5年生植株盛花期株高68 cm,茎高60 cm,株丛冠幅56 ~ 58 cm。每株丛花葶数15 ~ 25,单葶花2或3朵,花径9.8 cm。花形紧凑,外花被浅紫色,边缘渐白色,内花被近白色,花柱整体白色,在中轴线的两侧是浅藕荷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连续花期20 d左右。适宜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东北地区可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从豫白和搬口白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晚熟鲜食桃优良新品种八月香。其果实发育期130 d,在郑州地区成熟期为8月20日左右。果实近圆形,向阳面着鲜红到紫红色晕。平均果重168 g,最大果重286 g,果肉乳白色、硬溶质,风味浓甜,有香味,品质极上。丰产、稳产、耐贮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近年来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疆、四川、湖南、广西、浙江、山西、河北等省已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杨桃新品种‘甜杨桃3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杨桃3号’是马来西亚甜杨桃的芽变单株。果实长椭圆形,果皮光滑有蜡质,金黄色,外观美,平均单果质量183 g,可溶性固形物12.6%,总糖8.9%,酸0.18%。果实肉质细嫩爽脆,纤维少,味清甜,品质极优。  相似文献   

17.
酒研蜜1号是以B72为母本、MB313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厚皮甜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在酒泉地区春季露地直播栽培条件下,全生育期88 d左右,果实发育期40 d,单果质量2.0~2.3 kg,667 m2产量3200 kg左右;果实短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1,雌花为两性花,易坐果,果皮色为白色,成熟时表皮略微泛黄,果面覆有密网纹,果皮坚硬,货架时间长,耐贮运性好(适宜温度18℃条件下贮存期可长达30 d),适宜长距离运输。果肉中心为橙红色,边部肉色为绿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5.6%~16.8%,肉质松脆爽口,风味清香浓郁,种腔小,可食部分比例高。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酒泉市、张掖市和武威市及与其自然条件相类似区域种植。于2019年9月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8.
孙叶  包建忠  张甜  马辉  刘春贵  李风童  袁媛  陈秀兰 《园艺学报》2018,45(Z2):2801-2802
春兰新品种‘扬红梅’是以‘大富贵’为母本,‘瑞梅’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植株叶色翠绿,单株叶片3 ~ 4片,叶长15 ~ 25 cm,宽0.8 ~ 1.1 cm,叶片扭转向两侧伸展。花苞短圆,浅紫红色;花萼刚出苞衣为鲜紫红色,瓣质厚,有光泽,开花后期稳定成浅红棕色,具有红棕色纵脉。花葶8 ~ 10 cm,一葶一花,花直径4.5 ~ 5.0 cm,梅瓣,蚌壳捧,平肩,大刘海舌,舌面缀有鲜艳的绯红色U形斑块。始花期2月上旬,花期30 ~ 35 d,花香浓郁。  相似文献   

19.
‘大寨黄心芒’是从野生杧果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肾形,平均单果质量188.7 g,成熟时果皮黄色,果肉金黄色,果汁丰富,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5.19%,总糖15.49%,总酸3.15%,维生素C 0.02 mg · g-1,粗纤维0.31%,可食率80.56%。具有早熟、丰产稳产、风味浓郁等优良特性。在云南成熟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暑宝8号’是以‘M4’为母本、‘C17×F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大果型、红瓤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无籽性好,丰产性好。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5 d;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06,果皮墨绿色,果表蜡粉浓厚,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4 cm,果皮韧,耐贮运;单瓜质量6.16 kg,667 m^2产量4105.4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6%,边部8.1%,果实剖面好,白色瘪籽少、小,口感脆甜爽口。适宜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吉林、陕西等地区露地、保护地栽培。2012年5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