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高产栽培是稳定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简介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现状,以及构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的必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的主要途径,包括:精细整地,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环境;科学选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基础;适量播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密度基础;恰当施肥,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加18.0%和45.1%;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而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单位面积较多穗数,是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群体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普通大田栽培。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8.5%、41.8%和20.5%、24.5%。春玉米吐丝后,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对照提高10.0%和20.1%;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贡献率较对照提高30.2%和61.6%。相关分析显示,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r=0.927)。春玉米花后,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显著高于普通大田。【结论】与普通大田栽培和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吐丝后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其实现春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在陕西灌区春玉米生产中,在筛选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强化氮肥分次追施,保证高产玉米吐丝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实现春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现状下,高产栽培技术已经能运用于玉米栽培的农业实践。与原有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对比,高产栽培体现为更加明显的玉米高产优势,同时还能达到有效保证玉米产能以及减少玉米病虫害的效果。因此各地关于切实推行玉米高产栽培的新型农业技术来讲,应当能够做到格外关注玉米栽培的田间管理,确保将田间管理的措施贯穿于玉米栽培的各个环节与阶段。  相似文献   

4.
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高产技术标准化推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发展状况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结合延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的实际,研究了以“秸秆饲料化”为中心,政府推动、农企结合的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农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年来对都安县喀斯特山区晚玉米低产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限制因子,并结合当地晚玉米的高产栽培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晚玉米高产栽培对策,以期为指导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稳定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初步探讨了整地、施肥、播种密度、播种期四个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旨在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田玉米高产栽培中各阶段关键技术的简单分析和总结,从宣威市玉米生产现状、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宣威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行三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玉米的品种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高产栽培对策,以促进玉米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种子、土壤肥力、农民素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吉林地区玉米栽培的现状,并且简述了吉林地区玉米栽培的问题。为了实现玉米高产技术的栽培,我地区根据当地的玉米种植特点,设计了合理的解决措施,为玉米栽培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初步探讨了精细整地、适当施肥、合适的播种密度等三个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旨在促进促进玉米的高产栽培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玉米的品种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高产栽培对策,以促进玉米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趋于完善,选择适宜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玉米栽培,是确保我国玉米高产稳固提升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究,并总结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的技术要点与在种植过程中所需掌握的核心栽培种植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玉米作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农产品,对于其高产的栽培技术分析、开发和研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春玉米因播种期在干旱的春季又称为旱玉米,对于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是实现玉米种植栽培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对春玉米种植栽培的全过程及管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春玉米高产的栽培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东北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是主要的问题。现代玉米栽培的发展目标已经由追求高产的单一目标,发展成了以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为目的高产栽培。为了适应机械化种植,就要改变以往的玉米种植方式,以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该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通透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模式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简要阐述了玉米品种和相关栽培技术的内容,探究玉米高产栽培中的不足,进而列举了提升玉米高产栽培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产玉米品种并不是某一个品种,而是一类品种。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高产地块品种 调查,总结出高产玉米品种所应具有的特征特性,以期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产玉米品种选择提供依据。近年 来,农民为了创造玉米高产,不断尝试和提高栽培措施,但在玉米高产栽培中仍存在问题,经梳理将问题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近几年夏玉米高产创建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培肥地力、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夏玉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合理密植创高产的栽培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套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创高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