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俗称生鱼(Ophiocephalus argus)、黑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墨头鱼等.乌鳢属硬骨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属.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两湖生鱼)、斑鳢(两广生鱼)及其杂交种.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据测定,每百克鱼肉含蛋白19.8 g、脂肪1.4 g、碳水化合物1.2 g,营养价值很高.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两广和港澳地区,乌鳢被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乌鳢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鳢逐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乌鳢的养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乌鳢属鲈形目、醴科动物,俗称乌鱼、黑鱼,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因此,乌鳢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乌鳢养殖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乌鳢的医用和经济价值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北方和华东地区)、才鱼(湖北、湖南)、生鱼(广东、香港地区)、乌棒(西南地区);此外,还称斑鱼、财鱼、草鳢、蛇头鱼、文鱼等,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它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每百克肉高达19.8g,而脂肪的含量仅有1.4g,并含有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6.
王春华 《新农村》2009,(2):24-24
黑鱼学名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个体较大、生长较快、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7.
乌鳢,俗称乌鱼、乌棒、生鱼等.因味道鲜美,肉多刺少,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作为套养品种,既可消灭野杂鱼,又可以增加养殖效益.作为主养品种,因其具有辅助呼吸器官、抗病和适应能力强而适宜高密度养殖,群体产量高.因此,人工养殖乌鱼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黑鱼,学名乌鳢,是鳢科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由于市场需求大,效益明显,池塘养殖黑鱼成为近年内陆地区淡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因黑鱼一般为二年上市,故其在北方地区的安全越冬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针对近年我市不断出现的黑鱼越冬死亡现象作了认真  相似文献   

9.
沙塘鳢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又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是我国内陆水域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市场价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目前已成为江浙沪一带养殖的特色名优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乌鳢属鳢形目鳢科鳢属。乌鳢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之功效。近年来,乌鳢被列为人工养殖名优品种的重点加以推广。现将乌鳢池塘专养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池塘以1~21亩为宜,池水深1.5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  相似文献   

11.
乌鳢俗称乌鱼、财鱼、乌棒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经济鱼类,因易加工出口而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2006-2007年,本县200公顷(3000亩)乌鱼养殖基地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着力推广池塘生态修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乌鳢,俗称乌鱼、乌棒、生鱼等。因味道鲜美,肉多刺少,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作为套养品种,既可消灭野杂鱼,又可以增加养殖效益。作为主养品种,因其具有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3.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鳢1号养殖水体SS、COD、NH3-N含量均较乌鳢养殖水体降低,与运河本底水质较为接近;1个养殖周期内杭鳢1号相比传统乌鳢养殖换水次数减少8~10次,单位面积减少污水排放量达80%,减少总磷污染物排放达87.18%,减少总氮污染物排放达92.97%。对2个品种池塘水样的重金属检测结果发现乌鳢池塘水样铅指标较高,存在重金属超标隐患;杭鳢1号检测结果达到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因此,认为杭鳢1号的养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乌鳢养殖的面源污染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通过杭鳢1号养殖的大力推广,可提升乌鳢养殖产业,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云南农业》2007,(12):42-42
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一口池塘中,适当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鱼、乌鳢(黑鱼)、加州鲈鱼、鲇鱼等,利用这些鱼类,既可以清除池塘里的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野杂鱼类,将它们转化为优质水产品,又可以放养鱼类减少争食、争氧对象,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要注意的是,肉食性鱼类投放时规格要小于主养鱼类,以保主养鱼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淡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须依靠名优苗种业先行。泰国笋壳鱼全人工繁育、养殖的引进、开发成功,为淡水养殖业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名优养殖品种,在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为暖水性经济鱼类,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在广东  相似文献   

16.
乌鳢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鳢科鱼类中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乌鳢食用,不仅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乌鳢药用,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因此在我国南方,尤其是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倍受消费者青睐,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养殖乌鳢有100余年历史,但由于乌鳢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有捕食其它鱼类的习性,因而被视为养殖鱼类的害鱼而加以捕杀、消除,加之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盲目围湖造田和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7.
乌鳢为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江河、湖泊、小溪中,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或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喜食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活饵料,也摄食少量水生植物。乌鳢肉厚刺少,口味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价格为常规品种的2~3倍,经济价值高。此外,乌鳢具有抗低氧、低温能力强、疾病少、易养殖管理等特点,不失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养殖品种。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02年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上游新华区滍阳镇西滍村进行的乌鳢成鱼养殖高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纸匝榈挠泄厍榭鲎芙崛缦…  相似文献   

18.
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一口池塘中,适当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鱼、乌鳢(黑鱼)、加州鲈鱼、鲇鱼等,利用这些鱼类,既可以清除池塘里的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野杂鱼类,将它们转化为优质水产品,又可以放养鱼类减少争食、争氧对象,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要注意的是,肉食性鱼类投放时规格要小于主养鱼类,以保主养鱼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1 主要特性 乌鳢俗名乌鱼、黑鱼,肉味鲜美,为淡水鱼名优品种,对水中的溶氧要求不高,它能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短时间离水也不会死亡,能在多种水域中生存,适宜高密度养殖.乌鳢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以野杂鱼、虾为食.人工养殖饲料来源广,池塘主养乌鳢,亩产商品鱼可达1000kg以上,亩利润8000~10000元.  相似文献   

20.
乌鳢俗称黑鱼,其营养丰富、肉鲜味美,食用可滋补健体,人药有去瘀、生肌、补血的功效。乌鳢是一种凶猛鱼类,适于池塘单养,有很高经济价值。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民高西财搞乌鳢养殖,每亩产乌鳢5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12~14元,每亩产值14000~16000元,扣除成本,每亩纯利获10000余元。现将其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