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港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拥有耕地面积14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保护地及林果种植面积25万亩。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指示精神,从2008年开始,东港市农机推广站引进玉米收获机试验示范,探索适合东港地区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机具,促进东港地区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耕作技术。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尽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采用一些相应措施即可弥补。本文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缺陷和玉米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比阐述了玉米机械深松的作用.并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技术。  相似文献   

3.
孔桂玲 《新农业》2012,(13):52-53
北镇市从2001年开始在新立乡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面积试验示范,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到2012年先后承担省级保护性耕作项目17万亩任务。自启动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北镇市广泛宣传、积极引导、重点鼓励、大力推广,稳步推进,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田与普通大田相比,抗旱  相似文献   

4.
邵长敏  齐自成  丁梅  魏希营  李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21-8125,8213
[目的]解决济宁市小麦/玉米两熟区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成本高,对土壤结构破坏大,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的难题。[方法]多次试验示范和总结。[结果]构建农机农艺技术流程为"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玉米直播→喷除草剂→田间管理(灌溉、灭虫等)→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覆盖→深松(3~5年深松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灌溉、除草、灭虫等)"的适合该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通过万亩试验示范验证,该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济宁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应加快推进全市农业进入保护性耕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2015年,公主岭市进行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玉米秸秆焚烧污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7,(7):69-69
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2007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项目验收会议上获悉:农业部从2002年开始在旱作地区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夏玉米已普遍实行免耕播种,春播和秋播作物的免耕作业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在北方15省(区、市)已建成167个国家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省级项目县262个,示范推广面积达2037万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白城市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努力实施“百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程”。  相似文献   

8.
科技要闻     
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2037万亩三大效益显著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2007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项目验收会议上获悉:农业部从2002年开始在旱作地区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夏玉米已普遍实行免耕播种,春播和秋播作物的免耕作业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在北  相似文献   

9.
傅湘宁 《农业与技术》2008,28(1):116-11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要从前茬作物的收获开始考虑,其主要作业内容有收获及其秸秆处理、深松、表土作业、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我市共有耕地面积220万亩,其中旱田145万亩,主要作物是玉米为主,玉米各植面积在100多万亩,其中90%以上适宜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阜新地区普遍采用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研究对象,借助定点试验法,研究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耕层土壤肥力、保墒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微生物含量超出传统耕作模式,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高,平均贮水量较大。表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升土壤保墒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农业人口48万,耕地面积276万亩,年种植玉米120万亩以上,属一年一熟制农业种植区。多年来,建平县借政府补贴东风,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末,全县玉米收获机239台;玉米机收面积达到43.3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取得的成效1.抗旱能力增强,产量明显提高通过几年的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地块产量明显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正在力推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博乐市作为新疆地区重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市之一,自2007年起乌镇就已经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初期试验与探索。2007年在小麦成熟后分别进行免耕大豆、青储玉米、油葵等农作物,大规模地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因此,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技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建平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几年来从尝试到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建平农业资源要求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1.建平县拥有耕地219万亩,每年大田作物都在110万~130万亩左右,保护性耕作具有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朝阳县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始于200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试验面积逐年扩大,并采取了"全秆覆盖浅旋"、"高留茬覆盖浅旋灭茬"、"高留茬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模式与传统耕作进行对比试验。从几年的实验情况看,保护性耕作的几种模式在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增收节支等方面都优于传统耕作,且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现就朝阳县发展玉米保护性耕作谈点肤浅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0,(17)
正凤城市位于辽东山区,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1万亩。近年来先后被列为部、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市),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示范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到现在的28万亩以上。技术模式从开始的浅旋—灭茬—播种等;到现在的秋收时机械收获玉米穗—秸秆还田—深松整地(3年一次)—翌年春天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免耕施底肥、口肥播种。特别是《凤城市2016—2020年深松整地行动实施方案》项目  相似文献   

16.
辽中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现有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玉米是全县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0%.近年来,辽中县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6,但精量播种和机械收获环节较为薄弱,机械化水平分别只有60%和3%.辽中县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承担了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下达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2008年承担了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下达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项目.2010年承担了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下达的旱田深松机械化示范项目.以此为契机,农机管理部门将保护性耕作与玉米机收结合起来,狠抓落实,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城市地处辽东半岛东部,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56天,平均降水1083厘米,适宜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现有耕地6.3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占60%。近些年水土流失、土壤风蚀等问题加重,土壤不良和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研究、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自然界  相似文献   

18.
按照《平凉市崆峒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抓好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为目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合理确定符合崆峒区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模式,大面积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农业综合生产的新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优点。自2013年崆峒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遵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在崆峒区的草峰镇、白庙乡和寨河乡,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监测,取得了详实的科学数据,对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进行客观分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建立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节水、节能、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先进栽培技术,吉林省已经试验示范多年,技术日趋成熟并简单化,宜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对黑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型、效益型农业意义重大。为此,省农委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全省大力推广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开展相关的技术推广与培训。4月14日,省农委在梨树县举办了全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对各地农技推广站站长及梨  相似文献   

20.
正建三江管理局多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是典型的半干旱作农业区,全局15个农场,1100万亩耕地,其中旱田150万亩。从200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通过10年的反复实践应用,确立了适合我局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实现了多种机具作业,抗旱增收效果十分显著。1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作业机具的选择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首先要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路线及要求,要因地制宜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模式和机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