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浓度苦参提取物对蔬菜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室内测试了不同浓度苦参提取物对葱菌核菌、番茄早疫菌、菜豆根腐菌、辣椒枯萎菌、黄瓜枯萎菌、茄子黄萎菌等6种蔬菜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参提取物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供试质量浓度10mg/mL时,对辣椒枯萎菌、葱菌核菌、菜豆根腐菌、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61%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30mg/mL时,对辣椒枯萎菌、菜豆根腐菌、黄瓜枯萎菌、番茄早疫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对葱菌核菌的抑制率达81.61%。试验表明,随着苦参提取液浓度的升高对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在供试质量浓度30mg/mL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77.04%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18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公丁香、八角茴香、姜黄、川芎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公丁香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对所有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黄岑、羌活、知母、当归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4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60%;青木香、白术、地榆、萆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较好,对其中2~3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6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公丁香、八角茴香和黄岑提取物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为100%;川芎、羌活和知母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均在90%以上;防己、莪术和白术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70%以上。公丁香、八角茴香、川芎、姜黄、黄岑、羌活、知母和当归等8种中药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用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 solani)、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真菌,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8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生药质量浓度为0.1 g/mL时,党参和黄芩对5种供试菌菌丝的抑制率达78%以上,苦参和地黄对5 种供试菌菌丝的抑制率达65%,苦参、党参和黄芩对5 种供试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70%。尤其是党参、黄芩和苦参的提取液对5 种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大于65%,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丹皮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丹皮酚在牡丹体内的抗菌机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丹皮酚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丹皮酚对供试病菌孢子萌发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皮酚含量与病菌菌落直径线性增长及菌丝生物学产量的相对抑制率呈正相关,在丹皮酚含量0.08、0.4mg/mL培养液中培养禾谷丝核菌和茄病镰刀菌5天,对菌丝干重的抑制率分别为79.81%和55.08%。丹皮酚对供试病菌的孢子萌发无作用,但孢子萌发后,其芽管基部膨大、顶端膨大及中间局部膨大。丹皮酚推迟病菌分生孢子梗的形成时间,降低分生孢子的形成数量,在0.20、0.24mg/mLPSA培养基上培养玉蜀黍赤霉和茄病镰刀菌10天,对分生孢子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00%和33.33%。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分离了一木霉Trichoderma sp.菌株T97.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T97对豌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f.sp.pis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num、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等7种病原菌有较强的生长竞争优势.光学显微观察表明,木霉T97通过缠绕、附着和穿透的方式寄生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受T97作用后,茄子菌核病菌的菌丝尖端肿大、变粗,豌豆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出现断裂等溶菌现象.用T97培养物(0.6%(w/w))处理土壤,对茄子黄萎病和菌核病、黄瓜枯萎病和菌核病以及豌豆根腐病的苗期病害防治效果达66%~81%.用T97孢子悬浮液108cfu/mL在花期喷雾保护黄瓜、辣椒和番茄叶面,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于50%速克灵WP 3 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侧孢短芽孢杆菌B8对两种植物病原菌抗菌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侧孢短芽孢杆菌B8胞外抗菌蛋白对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B8胞外抗菌蛋白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51%和47.26%。经其处理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膨大、断裂,细胞质外渗,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处理的辣椒疫霉菌菌丝分支增多,顶端产生球状结构,原生质体囊泡化,菌丝断裂。B8胞外抗菌蛋白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囊产生和游动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0%和100%。B8胞外抗菌蛋白对立枯丝核菌菌核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到100%;对菌核萌发速度也具有抑制作用,其处理过的菌核萌发速度缓慢,且萌发产生的菌丝生长量明显减少,菌丝畸形。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栽培香菇剩余的菌糠为原料,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香菇菌糠对绿色木霉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增效作用。菌糠提取液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18.20%和9.82%;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1.85%和87.78%。香菇菌糠与木霉混合使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26%,黄瓜的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重分别增加了65.06%和58.10%。与单用木霉相比,加入香菇菌糠后绿色木霉在土体土、根际土和根系中定殖数量分别提高了251.39%、208.21%和104.76%,黄瓜枯萎病菌数量分别减少了56.98%、77.72%和76.83%。  相似文献   

10.
土壤拮抗放线菌s-930-6菌株活性产物抑菌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自秦岭太白山区土壤中分离出的拮抗放线菌s-930-6菌株,其发酵液粗提物对供试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作用最强,EC50为2.6g/L.用孢子萌发法测定,该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04、0.02g/L.用D101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提取得到精提物,它对5种供试病菌的菌丝生长在500mg/L浓度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超过85%.精提物在500mg/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为76.39%,对黄瓜霜霉病保护作用为82.38%,治疗作用为78.31%.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精提物得到4个组分,其中B组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94.14%,初步鉴定B组分为氨基糖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枯草芽胞杆菌SNUB16发酵液无菌滤液的抗菌谱及无菌滤液对尖镰孢和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SNUB16发酵液无菌滤液对23株真菌有抗菌作用,尤其对植物病原真菌尖镰孢、棉花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发酵液无菌滤液可使尖镰孢及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率下降,芽管顶端、菌丝末端及菌丝中央发生畸形的球状结构,菌丝干重减少,菌丝细胞损伤,使细胞内物质外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当归内生真菌中筛选抗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的有益菌株,并筛选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对抗性菌株进行初步筛选,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以及抑制孢子萌发法筛选有益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活性部位.[结果]抗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内生真菌较多,分别占24.3%和28.6%.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以及水稻纹枯病菌生长抑制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包括5个属8个菌株,其中6个菌株只对1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此外,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超过20%,其中内生真菌Myxormia sp.2和Myxormia sp.4的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90%以上.通过对有益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体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结论]具有抗菌活性的当归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测试了海洋霉菌菌株1-B6-10代谢产物对不同镰刀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显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F1113、F1125和番茄镰刀菌Fusarium batatasis菌株F2016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纸片上滴加0.05 mL该粗提物时,其抑菌圈直径均在32 mm以上;在菌株F1125菌丝块上直接滴加0.05 mL该粗提物,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8.39%.该代谢产物也能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F113和F1125孢子的萌发,用粗提物处理后培养48h,其孢子萌发率仅为8%和9.6%.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添加该代谢产物亚抑菌浓度的培养基中,尖孢镰刀菌F1113菌丝的形态发生改变,部分菌丝萎缩和断裂.  相似文献   

14.
以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为试验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对55种中草药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数供试中草药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苦参、桑白皮的乙醇、丙酮提取物表现出了强烈的抑菌活性,对供试的2种真菌抑制率都在85%以上,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茜草等25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赡光  杜丰玉 《植物保护》2015,41(4):111-116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mg/mL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 mg/mL 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复合微生物肥对植物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两株链霉菌R 1、R 2及其分别与有机肥配制的两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R 1对草莓灰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是 2 7、1 4和 2 1cm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是 4 6 %、1 9%和 1 1 % ;R 2对以上 3种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是 3 1、1 2和 1 7cm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是 4 2 %、1 2 %和 4 %。苗期人工接种试验表明 ,一号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棉花黄萎病、油菜菌核病的抑制率分别为 2 8 0 %、4 1 9% ,二号肥分别为 72 0 %、97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