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出台《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保障措施。《意见》指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除了来源多样性外,还具有分布广、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难度大。介绍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兴山模式"。从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发、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重点流域,选择农业环境问题突出、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加大源头控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区,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四类治理工程。一是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全面推进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1~2013年青岛市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面源污染数据,探讨青岛市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及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市三类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N"型关系,即"先上升-后下降-再次上升"的趋势。青岛市应结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引导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农户参与农业环境治理积极性,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严重,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力度。该文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目标,并根据内蒙古赤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管理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防治畜牧业粪便污染、保障良好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等防治措施,以期确保食品安全,践行"绿水青山酒是金山银山"理念。  相似文献   

6.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占比逐渐增加以及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三河三湖"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的饮水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及存在问题,并总结了欧盟、美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政策、技术措施及其成效,最后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3个方面提出中国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农业部下发《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形成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农业面源污染解决方案,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是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2014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研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体下降,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则相对较低。2)2003—2014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略微扩大,地区间差异是其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体差异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4)马尔科夫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在不同类型间的相互流动较为微弱,但从长期来看,存在向两极分化发展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和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4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2016年12月5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00—2017年海南省化肥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密度、地膜施用密度及畜禽粪尿排泄密度作为面源污染指标,人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人均农业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各指标进行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指标与人均农业产值存在显著的"N"型、倒"U"型及"U"型曲线关系。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农业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力度;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加大品牌创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金融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已是我国总面源污染的第一大来源,而水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最大污染源之一。由于面源污染的复杂性,防治农业水污染,"防"胜于"治"。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微生物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面源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不断加强农业源头的污染,同时,还能够截留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大大减少污染物向周围的水体的排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在此,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解决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问题的矛盾是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中的难题.选取1995—2018年中国沿海11省(市、区)面板数据,以农业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E KC实证分析,探究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98年起,该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始从空间负相关逐步变为正相关.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N"形曲线的特征,未来农业面源污染将随着农业经济增长继续上升.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农民环保意识均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影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农林业规模、引导技术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强环保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水平,进而通过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对农业面源的总氮和总磷进行测度,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的面源污染研究起始于二十一世纪,相对较晚。本文回顾了近20年黑龙江省面源污染的发展。从查阅的文献资料看,黑龙江省近20年关于面源污染的研究有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水环境污染调查研究、面源污染机理及模型研究等几个方面。总体来说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比较多,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研究、治理研究多在松花江流域;模型研究相对较少,机理研究较少;对于面源污染治理的新技术在黑龙江省也鲜少用到。因此搞清楚黑龙江省独特地形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面源污染机理研究、模型研究及面源污染治理新技术应用是黑龙江省面源污染今后研究的重点议题。  相似文献   

14.
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开州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1365"发展思路,恪守生态涵养发展使命,重点在汉丰湖、鲤鱼塘库周、江东浦三河流等重要水体周边、现代农业园区、蔬菜基地、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分散性、广泛性等特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部印发《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安排》,对全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2017年各级农牧业部门要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按照"重点突破、综合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重点流域,选择农业环境问题突出、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加大源头控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区,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四  相似文献   

17.
从泾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该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并对建立"部门责任明确、组织协调有力、治理措施精准、资金奖补到位"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林芝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西藏林芝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与特征,基于林芝市2000—2015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年输出负荷。并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化肥、畜禽养殖三类污染源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N、TP均呈现逐年平稳上升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高负荷区主要集中在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和林芝县,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强度最高的行政区为米林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三大营养源贡献中畜禽养殖输出负荷的贡献率随时间的推移有明显增加的趋势,90%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农田化肥;林芝市农牧业发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不容乐观,须大力开展防控工作,以改善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巢湖烔炀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一创两减三循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创新耕作制度,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推进秸秆、水肥、效益良性循环等,以期为巢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