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苏联乌克兰的波列谢地区疏干的低位泥炭地约有200万公顷,饲料的收获量平均可达8-10公担/公顷饲料单位。在这种土地上建立培育的放牧地可使其产量增加4-6倍以上。乌克兰农业科学研究所及其它试验机关的研究证明,在疏干的泥炭土上和治本改良的草地上建立刈用多年生牧草地,适宜组织具有2-4年大田时期和3到5-6年草地时期的草地轮作系统。然而问题是在这一地带建立培育的放牧地时应以什么方式进行——在饲料轮作之外建立长期的草地呢(播种的牧草放牧利用5-6年以上)?还是在草地轮作中建立临时草地(多年生牧草放牧利用4-6年)?完  相似文献   

2.
<正> 饲料地现状俄罗斯在全苏加盟共和国中土地面积居于第一位,饲料地面积占第二位。总面积170,960万公顷,农业用地22,740万公顷,其中耕地13,120万公顷,割草地3,010万公顷,放牧地6,490万公顷(栽培的80万公顷,改良的270万公顷,沼泽化的390万公顷)、水淹割草地约550万公顷(改良的40万公顷)。用地组成和比例依经济地区而不同。就地区而言,土地管理方法及农业用地利用  相似文献   

3.
饲草饲料是牲畜的粮食。建立牧草饲料良种繁育基地,是扩大牧草种植,大搞饲料生产的基本建设。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召东、召源、召州、安达、兰西、林甸、杜蒙、富裕、甘南等九个县的畜牧部门,先后建立了牧草饲料良种场(实验站和研究所),繁育牧草饲料良种,开展草原改良和牧草饲料作物新品种的引种试验、提纯复壮等科学实验,适应畜牧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饲料地利用现状苏联有3.21亿公顷割草地和放牧地,其中割草地0.35亿公顷,放牧地2.861亿公顷。最近几年,农用地面积增加了,由1971年的5.459亿公顷增加到1979年的5.528亿公顷。据苏联中央统计局资料,每年播种饲料作物面积6340万公顷(1973年)—6730万公顷(1979年),分别占耕地的28.1—29.9%,个  相似文献   

5.
《青海草业》2008,17(1):F0002-F0002
草原改良与饲料科是青海省草原总站主要负责牧草种植、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设、牧草种子研究、饲草草饲料开发与利用等草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业务科室。  相似文献   

6.
<正> 在英国农业中畜牧业的领导作用决定于农业耕地的结构、轮作中饲料作物的安排和作物栽培业中产品的利用性质。在英国整个农业耕地面积的绝大部分(75%)都用于种植牧草,而这些牧草又是饲料的主要来源。在轮作中牧草的种植面积为2.1百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在轮作以外播种的多年生牧草面积为5百万公顷以上。在山地地区用不适宜于耕作的小块土地建成了总面积为6.3百万公顷的放牧地。  相似文献   

7.
<正> 苏联白俄罗斯共和国有960万公顷农业用地,其中耕地620万公顷、割草地150万公顷、放牧地180万公顷。割草地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地带,地段和面积零碎,一般每块0.9~8.3公顷,个别地区1.0~60公顷,各省平均为2.6公顷,排水地段割草地面积平均为10.2公顷。因此,造成了机械割草困难。放牧地地块面积与割草地相似。  相似文献   

8.
杨伟光  李红  刘昭明 《草业科学》2011,28(11):2061-2066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栽培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黑龙江省牧草种子本土化生产水平低,是长期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目前全省已收集牧草种质资源2 000余份,育成国审牧草饲料品种19个,制定牧草种子生产相关地方标准9项。重点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良种繁育技术,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使苜蓿种子产量由原来的150 kg/hm2提高到225 kg/hm2。年生产各类牧草种子700 t,但现有的牧草种子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牧草种子产业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优良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库尔干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复杂,生长期短并且连年干旱一这是作物品种和产量受限制的因素。 1955年,这里粮食作物产量每公顷7—8公担,在罕见的好年景每公顷可以收获10—12公担,但是饲料作物的产量特别低。主要是栽培燕麦割干草,它的产量每公顷不过8—10公担。在饲料生产方面_2依靠逐渐改良草原牧草的经济性能和提高栽培技术可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不能起根本的变化。我们试图改变种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业,草业是发展现代集约化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牧草种子是草业的基础,也是治理生态环境、改良退化草地和培植人工饲草饲料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优良牧草种子应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畜牧业生产中的牧草良种应当是品  相似文献   

11.
<正> 苏联乌克兰饲料研究所于1976年到1982年在试验中研究了饲料专业化生产七区轮作的生产力与轮作饲料作物比例从28%到72%(其中多年生牧草从0到42%,谷类作物从28%到72%)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调制和保存饲料过程中大力提高其质量,降低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损失是饲料生产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工调制各种饲料时,选择饲料作物最适宜的发育阶段很重要,这样不仅能保证可消化营养物质高的收获量,而且能提高饲料的质量(表1)。从表1看出,豆科牧草在孕蕾期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每公顷42.4公担。同时发现在此时含饲料单位也最高,为每公顷3760公  相似文献   

13.
<正> 苏联很重视饲料地的管理,提出必须把科学研究和规划管理的重点放在解决饲料生产专业化问题上。在组织生产单位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促成一种土地管理和经济措施制度。增加优质饲料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和正确利用饲料地。割草地和放牧地利用效率的水平对畜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许多方面有赖于它的管理。培育放牧地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畜牧业强省.亦是奶牛大省.现奶牛存栏117.65万头.2004年要达到130万头。黑龙江省奶牛虽多.单产却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优质牧草、青贮和青绿多汁饲料影响了奶牛产量是不争的事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要下大决心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饲草、饲料生产步伐。2004年全省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将达到38.7万公顷,比2003年增长32%。其中.青贮玉米23、3万公顷.青贮用苜蓿3.3万公顷.青绿多汁饲料12.1万公顷;“三化”草地改良13.3万公顷,休牧面积36.7万公顷;牧草种子基地1.1万公顷。这么大的种植面积.需要很多种子。不是什么品种都适合黑龙江种植。为了让广大种草养畜者或种草者知道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怎么利用.我刊特意拿出6~8个版面.刊登如下内容,帮助大家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英国,通过施用石灰的途径使天然草地草层的产量由11增至25公担/公顷,而采用施氮(269公斤/公顷)的办法,可增至49公担/公顷。茅草枯使播种草地的生产力增至43—49公担/公顷。经过治本改良,可增至102公担/公顷。饲料消化率和祖蛋白质的收获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林带对饲料地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苏联造林土壤改良科研所、西西伯利亚分所,于1978~1981年和1984年在阿尔泰边区草原继续从事了早已开始的、有关林带对多年生牧草生长发育条件和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用以研究的饲料地有:库卢恩金斯克区的“库卢恩金斯克”、勃拉戈维辛斯克区的“奥尔列安斯克”和扎维亚洛夫斯克区的“奇斯托奥泽尔尼”三个国营农场的饲料地。前两个农场位于栗钙土土壤带,后一个位于南部黑钙土上。“库卢恩金斯克”农场饲料地林带为两行——由苦杨(Populus bal-  相似文献   

17.
<正> 立陶宛立陶宛划分了44个农业行政管理地区。奶、肉生产为发展方向。100公顷农业用地获得783.2公担奶和188.5公担肉。在肉类产品中,牛肉占58%、猪肉占35%、禽肉占7%。养畜业在畜牧业总收入中占69%,主要饲养黑花和红花立陶宛品种奶牛。培育的割草地干草产量20—44公担/公顷,培育的放牧地青饲料产量为100—190公担/公顷。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多数发达国家对日趋完善地组织多年生牧草及草坪草种子的繁育工作给予了明显重视。常常在双边或两国合同的基础上实现该部门的集约化和专业化进程,这是牧草种子繁育特有的组织特点。欧洲经济共同体范围即属于此。比如法国每年给其它成员国生产提供90%以上的清选苜蓿种子,约80%的红三叶草种  相似文献   

19.
牧草种子是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全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监管、规范市场、加强品种驯化及选育,开展技术交流,强化繁育基地建设等措施是促进牧草种子业稳步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淡甘肃省牧草种子繁育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淡甘肃省牧草种子繁育体系建设周多虎王立耕(甘肃省牧草种子公司兰州730030)1现状分析80年代在中央和省地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牧草种子繁育体系建设起步较快,先后在全省20多个县建立了紫花苜蓿、红豆草、草木樨等牧草种子繁育基地2066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