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望 《农家顾问》2008,(8):51-51
该机由山西省襄垣县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省襄垣县太行路93号电话:0355—7292412)生产,该机由割秧机构、地轮、大梁、挖掘铲、输送链、清选筛、提升机构、储存箱、自卸装置等部件组成,配套动力44千瓦.可一次完成割秧、挖掘、筛选、装箱、自卸等工序,  相似文献   

2.
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根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本文主要对该机的挖掘铲、分离、清选分级装置的设计进行了阐述,该机集马铃薯挖掘、分离、清选和分级等功能于一体,使收获后的马铃薯能按尺寸大小分级直接装袋(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正>1.潍坊大众4H-800花生收获机该机是由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花生条铺收获机,通过三点式后置悬挂与四轮拖拉机连接。该机工作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经万向节将动力传递到收获机传动箱,进而通过链轮传动带动链条循环传动。该收获机作业时一次性完成扶秧、挖掘、夹持传送、碎土、果土分离等工序,秧果被铺放到地面上。该机简单实用、作  相似文献   

4.
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作业大型机械不适宜、小型手扶类拖拉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以减阻和提高土薯分离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铲筛激振式马铃薯挖掘机。该机将挖掘铲后端设计成栅格状,分离筛各齿条倾角由内向外增大,增加了土薯分离面积;采用铰链四杆式摆动机构和组合式偏心轮,可实现挖掘铲倾角和振幅调整。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土薯分离效果良好,明薯率为96.2%,挖净率为97.8%,伤薯率低于3.9%;在前进速度为0.34 m/s情况下,无振动时的平均牵引阻力为1 498 N,而频率为14 Hz,振幅为4 mm和8 mm时的平均牵引阻力分别为1 204 N和995 N。研究表明,振动挖掘可以降低牵引阻力,提高土薯分离效率,所设计的挖掘机性能指标均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1.青岛洪珠1JH-110型马铃薯杀秧机该机通过三点悬挂的方式与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工作时拖拉机通过后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机具的变速箱,随后将动力传递到刀片,刀片高速旋转,产生负压,将垄底的秧苗吸起,高速运转的刀片将其粉碎。该机主要用于马铃薯收获前杀秧的工作,其结构紧凑、适用  相似文献   

6.
4K JW-1300型块茎挖掘机是由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机械技术试验推广站设计,郑州银河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和郑州农具厂联合生产的一种新型块茎作物挖掘机械。该机与36.75千瓦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可一次完成作物块茎的挖掘、土壤疏松和破碎、果土分离、集中条形铺放等项作业,也适宜于挖掘大蒜、马铃薯、花生、萝卜、生姜和洋葱等块茎作物。该机已通过省级鉴定,并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200420011117.1)。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为36.75千瓦轮式拖拉机挖掘铲倾角20°挖掘深度80~200毫米作业幅宽1280毫米明拾率≥98%破损率≤3%损失率…  相似文献   

7.
<正>1.神耕1CM-70残膜回收机河北神耕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CM系列残膜回收机主要由机架、挖掘铲、输送链条、圆筒分离筛、收集箱、传动机构等部件组成。工作时,挖掘铲将地膜与土壤切割分离,由输送装置输送到圆筒分离筛,在分离筛的作用下,地膜与土壤分离,土壤通过圆筒筛落回地面,地膜从圆筒筛出口出来后集中在收集箱。该机采用"铲掘筛分"的工作原理,地膜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4S-80马铃薯振动挖掘机牵引阻力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挖掘铲可大幅降低其入土阻力,4S-80马铃薯挖掘机采用铲筛一体的振动式结构。为了探知振动铲筛的实际降阻效果,设计了动态测试装置,并进行了几种不同作业状况下的牵引阻力测试。结果表明,铲筛振动状态下可显著降低挖掘作业时的机具牵引阻力和拖拉机牵引功率;低速作业时作业速度变化对振动挖掘铲作业的牵引阻力影响不大;机具挖掘深度增加时,拖拉机牵引阻力和牵引功率会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特点及收获要求,设计出了一套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功耗低的改进型马铃薯收获机具.该机具能一次性完成挖薯、分离、升运及装袋等工序,提高了挖掘效率和作业质量.计算表明,该机具总功耗低,仅为4.22KW;振动式挖掘铲功耗为1.35KW,比传统固定式挖掘铲功耗降低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摘     
<正>20190401缓冲筛式薯杂分离马铃薯收获机研制/魏忠彩(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李洪文...//农业工程学报.-2019,35(8).-1~11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效果不理想、伤薯率和破皮率较高等问题,该文采用"2级高频低幅振动分离+薯秧分离及侧输出+低位铺放"的薯土分离工艺,研制了一种缓冲筛式薯杂分离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具主要由挖掘装置、松土限深装置、切土切蔓装置、分离筛、振动调整装置、薯秧分离装置、秧蔓侧输出装置、低位铺放装置以及压实整平装置等部分组成。结合分离筛末端与缓冲筛衔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特点及收获要求,设计出了一套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功耗低的改进型马铃薯收获机具.该机具能一次性完成挖薯、分离、升运及装袋等工序,提高了挖掘效率和作业质量.计算表明,该机具总功耗低,仅为4.22 k W;振动式挖掘铲功耗为1.35 k W,比传统固定式挖掘铲功耗降低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12.
JDL3070型联合收割机的清选系统包括阶梯板、上筛、下筛、尾筛和风扇等,阶梯板、上筛和尾筛在上筛箱中,下筛装在下筛箱中,采用上、下筛和尾筛交互运动方式,有效地消除了运动的冲击,平衡了惯性力,清选面积大,而且具有多种调整机构,通过调整能达到理想的清选效果.现简述该机清选系统的几项调整.  相似文献   

13.
6 4VM-24型马铃薯收获机 由河北省围场县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的4VM-24型马铃薯双行挖掘机,配套动力为20.60~44.20千瓦拖拉机.该机具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挖掘深度由液压油缸控制.生产效率为每小时1.80~3.60亩.  相似文献   

14.
周鹏飞 《新农业》2001,(9):48-48
4SU2型大垄(双行)薯类收获机该机是由鞍山 现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效、优质的薯类收获机械.它采用拖拉机的动力,经过传动轴、减速机传递给杆条升运链,经升运链抖动输送将土薯分离,薯类块茎升运至机后,放铺到地表面.挖掘铲由拖拉机悬挂装置的拉杆操纵达到合理的倾角和入土深度.  相似文献   

15.
由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联系电话:025-86412695)等单位联合研制成功的青毛豆剥壳机,主要由动力传动部件、振动输送台、减振弹簧、振动电机、机架、剥壳轧辊、夹持辊、清洗筛和支架等组成,其振动工作台上设有纵向V形导向槽的输送槽和堆料槽。该机有如下特点:1.振动式自动送料装置能将青毛豆荚定向送入剥壳部位。2.弹性夹持装置与轧辊之间的空间组合及参数配置合理,豆荚喂入科学、顺畅。3.挤压剥壳轧辊间的间隙可调,可适应不同规格的青毛豆荚的剥壳加工,可减少毛豆籽粒的破碎率。4.联动式清选机构使加工的毛豆籽粒清洁度高,不需二次清洗…  相似文献   

16.
尤德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48-15049,15069
结合陕西汉中元胡种植模式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元胡的机械收获装置。该收获机的掘进铲采用固定式槽型挖掘铲;收获模式为单层强制抖动分离筛及"Z"形筛清选双处理;主要动力为农用小型手扶拖拉机。作业幅宽为1 m,整机预计重量80 kg左右。经验证该方案中的样机完全能够实现元胡的一次性挖掘、分离和清选分装。收获机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节能而且能保证各项作业质量指标,在陕西汉中地区有广泛地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4DS-75A型大蒜收获机由山东省农机研究所与山东鱼台农用车辆厂联合研制,与15~18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可完成大蒜的收获,也可适用于花生和土豆的收获。该产品的挖掘工作装置在拖拉机的前部。整机分四个部分:挖掘工作部分为前置式挖掘,由限深轮、挖掘铲、格栅式输送分离部分组成;横向输送分离部分,由格栅式输送带完成横送及蒜、土的进一步分离;后输送部分,由格栅式输送带彻底完成蒜、土的分离,并将大蒜输送到拖拉机的后部;提升部分,利用拖拉机液压系统控制挖掘工作装置,在工作时入土,非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时提升。4DS-75A型大蒜收获…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05,(4):53-53
该机由河南省获嘉县化工机械厂生产,一次喂料,经风力初选、比重筛分选、复脱清选即可完成花生剥壳。该机具有清杂效果好、脱壳效率高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栅条式马铃薯挖掘铲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马铃薯挖掘机作业阻力大、挖掘铲土薯分离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栅条式马铃薯挖掘铲,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分析了铲面倾角、挖掘铲长度、栅条间距对挖掘阻力的影响,得出挖掘阻力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挖掘阻力最小时的最佳参数是挖掘铲长度为48.13cm,栅条间距为5.37cm,铲面倾角为30.3°;影响挖掘阻力的因子由主到次为:铲面倾角、挖掘铲长度、栅条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