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段云峰 《蜜蜂杂志》2006,26(10):21-21
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的祁光宏师傅,他在蜂群越冬期使用了湖北省仙桃市联合养蜂场陈世敏师傅研制的“蜂王产卵节制套”,经过两年的使用,均显示出好的效果。他这些年每年近300群蜂进入越冬室,到早春蜂群出窖排泄时,损失只有10多群,不到越冬群总数的5%。小祁养蜂已有20年了。他热爱养蜂事业,学习刻苦,肯钻研新的知识,接受新技术快。他长期订阅《蜜蜂杂志》,从中学习先进的养蜂技术和好的经验,及时引进优良蜂种和先进蜂具,多年来蜂场收入稳定,效益可观。两年前他在《蜜蜂杂志》上看到“蜂王产卵节制套”的广告之后,就率先引入使用,结果表明效果不…  相似文献   

2.
宋福仁 《蜜蜂杂志》2010,30(11):34-34
<正>在北方养蜂,最大的难题就是越冬。去东方红放蜂,我听法师傅说:用地沟给蜂群越冬很好,蜂群下窖后,他就回到关内,第二年3月份,回来给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猫冬”的习惯,即劳累1年了,冬天要好好休息。但蜂群在越冬期容易受诸多不良因素影响,约30%的蜂群在越冬期易受损。因此,养蜂人在越冬期加强蜂群管理十分重要。因为1群蜂年可创收2000余元,越冬期损失1群,就等于明年少收入2000元。此外,冬季还要做好来年的养蜂准备,特别是需扩大生产规模的蜂场,更要“冬闲”勿闲。  相似文献   

4.
越冬结束后,进入蜂群交易的高峰时段,对于养蜂者来说,选购到一群优良的蜂群是赢得一年养蜂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凭多年的养蜂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是有1000多群蜂的专业养蜂者吉姆·科尔的蜂群室内越冬技术。在內布拉斯加寒冷的冬季,吉姆做到使他的所有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吉姆还不懂为什么在室外越冬每群蜂要耗27公斤蜂蜜,因而着手做室内越冬的尝试。经过六年试验,他完善了蜂群室内越冬管理技术。在相同的条件下,室內越冬蜂群经4~4.5个月越冬每群仅消耗蜂蜜4公斤(即每月每群耗用0.9公斤)。在大小为10×10×4米的室内,放1000个巢箱群,每群均有底板和大盖。为了安全越冬,每群蜂要有约1.3公斤重的蜜蜂和9公斤左右饲料蜜。  相似文献   

6.
正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通过蜂群越冬情况的观察发现,凡越冬前(11月份)喂足越冬饲料的蜂群,越冬后群势削弱20%~30%,蜂群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框蜂。而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群势削弱率达到50%~70%。浙江有个蜂友说今年早春蜂群群势5框左右,较往年要多1~2框蜂,分析原因,因为年底有事最后一次枇杷蜜没摇,蜂群内饲料充足的缘故。贵州开阳县画马崖中蜂场周蜂友也深有体会,他观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20,(1):15-16
<正>张老师您好:2018年我一共饲养了60群蜜蜂,但由于蜂螨没有控制住,秋季发生了爬蜂,损失一大半,剩下越冬的蜂群群势也比较弱。2019年春季我购买了20群蜜蜂,是在南方繁殖的蜂群,后期螨害比较严重。2019年蜂群状况也很不好,想再购几十群蜂,但很担心。我应该怎么购买蜂群,注意哪些问题?请张老师给予指点。读者:李保田李师傅您好:近几年来,随着蜜蜂授粉的大量应用以及蜜蜂疾病的多发,蜜蜂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9,(12):30-31
<正>张老师您好:我今年刚开始饲养蜜蜂,都是跟周边师傅学习,现在蜂群已经快进入越冬阶段,听师傅们说,越冬是养蜂最轻闲的一段时间,基本不用怎么去管理,可有的师傅说越冬是养蜂的一个关键阶段,不能马虎,我也没有经验。我准备在室外越冬,怎么管理越冬的蜂群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张老师帮助指点,谢谢。读者:李文忠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有5年养蜂经历的学习“数控养蜂法”的实践者。开始养蜂那年就结识了曹守锡师傅,他是“数控养蜂法”研究会的成员,在他的指导下,我采用“数控”法管理蜂群。当年4框蜂开繁,纯收入达到1000元,蜂群由1群发展到5群。当年囚王越冬获得成功。5年来我牢记“数控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常年利用最佳群势,实现了最佳管理。在连续干旱少雨,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当地养蜂者纷纷弃蜂改行,养蜂业出现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我却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迈向成功。5年中有3年群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1998年开繁时有9群30框蜂,取刺槐蜜3…  相似文献   

10.
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句话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52)我跟师傅学养蜂15年,现养蜂80群.请问在辽宁蜂群春繁不保温行吗?我处气温低,不奖饲蜂王能否积极产卵?望张老师百忙中能给予指教.  相似文献   

12.
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句话概括出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6,(2):26-27
正一、什么情况需要合并蜂群1.度夏和越冬是南方中蜂一年中困难时期,对于不能安全度夏或越冬的蜂群需要合并。2.度夏和越冬期间,蜜蜂群势削弱,经度夏或越冬后没有什么繁殖能力的弱群应合并。3.强群能多采蜜,在大流蜜期即将到来而未繁殖起来的弱群应及时合并,利于采蜜。4.蜂群失王以后,既无老熟王台,又无贮备产卵蜂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养蜂生产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蜜蜂的秋繁工作关系到越冬蜂群的群势,而越冬蜂群的群势又是翌年春繁的基础,秋繁工作做好了,就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有了强壮的越冬蜂群,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年春季开繁群势就一定比较壮,春季用壮群开繁,再配合其它相应管理措施,春繁就能又快又好,从而用强群赶上第一个主要蜜源流蜜,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5.
室外越冬的蜂群在越冬期间,个别蜂群可能出现伤热。了解蜂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及掌握处理已经伤热蜂群的方法,使蜂群在越冬期间尽可能少发生伤热或不发生伤热。将已发生伤热蜂群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乃至安全越冬是养蜂员的职责。根据过去的经验,笔者认为越冬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越冬群巢门留得太小或因死蜂堵住了巢门,蜂群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箱外。  相似文献   

16.
1 场所选择11月中下旬为蜂群越冬前期,这段时间要把蜂箱巢门朝北,放置在半阴半阳的地方。12月初至来年的2月、3月是蜂群越冬的后期,这段时间,蜂群箱要放在高燥、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越冬期均不可放在全阴处,实践证明,放在阴处,蜜蜂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还有可能诱发大肚病,同时对治螨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2 群势适中,蜂脾相称越冬蜂群的群势以4足框(约9000只蜂)为宜,如果群势不足此数,最好应采用双王群(中间用隔板闸开)同箱越冬或者将较弱的群并入他群。这样,既有利于越冬保温,又可以减少越冬饲料的消耗。越冬蜂群内部要蜂脾相称,每张…  相似文献   

17.
养蜂者把金色的秋天看成是一年养蜂的开端,蜂群在秋季的繁殖、更新、调整将决定蜂群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早春强群的组成。秋季对蜂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确保明年丰产的关键。现将刘伯瑗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培育越冬蜂。他认为越冬蜂以3—4框为宜,约3市斤,2.5万只蜂左右。越冬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20.
张洁  丰雪 《中国蜂业》2009,60(2):19-19
蜂群超强集团越冬 由于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强群越冬也常常扒皮死蜂,空飞损蜂,强群往往变成弱群,损失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团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可使越冬效果变得很好。蜂群在“立冬”前后,白天最高气温15℃左右时,开始结团,此时群界极弱,可直接合并蜂群,多个蜂王囚笼挂在一个蜂路即可,不产生斗杀和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