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牧草抗旱机理与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因长期处于亏水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抗性,存在一个较宽的对水分利用相对较高的生理耗水阈值,本文从这一水分生理角度出发,在充分研究牧草生理生态适旱系列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几种干旱半干旱草地的经济耗水量,并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需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我国正北方。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目前,草原沙化一退化严重,治理任务艰巨。干旱半干旱草原,土壤水分状况是制约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生态因子。草原生态耗水即草原为维持植物群落已经形成的景观功能和生产力不发生退化的最低水分消耗阈值。锡林郭勒草原因超载过牧严重,生态耗水包括天然牧草群落的水分消耗量和饲草料地灌溉用水量已严重不足。因此,采取必要技术措施维护草原生态的稳定,已成为锡林郭勒草原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核心是保持水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水土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农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863农业节水项目试验基地甘南县,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下的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正相关。该研究对促进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旱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水分,而自然降水是旱地农田唯一的水分来源,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提高旱地生产水平的根本途径。山西省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70%集中在7月-9月,其他季节非常干旱。所以,农田水分的保蓄、调控和合理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探索旱地玉米农田水分调控的有效措施,提高其自然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我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由于该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解决该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出路,利用该工程结合微喷灌技术进行集雨补充灌溉,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牧草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通过有限补充灌溉的方式,探讨了集雨补充微喷灌条件下对牧草产量和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返青期采用微喷节水补灌技术,使灌溉处理牧草产量较不灌处理牧草产量提高了21.58%~68.73%,盖度提高5.77%~17.65%;旱作混播牧草较旱作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8.8%~40.8%,灌溉混播牧草较灌溉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5.0%~95.4%,为集雨补灌旱作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核心是保持水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水土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农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863"农业节水项目试验基地甘南县,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下的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孙轩  孙永洪 《农业工程》2018,8(6):131-132
为进一步探究沙棘、柠条和侧柏的抗干旱能力,选择2年生沙棘扦插苗和2年生柠条、侧柏播种苗,对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侧柏相对于沙棘和柠条具有更好的抗旱能力,同一时期内,侧柏的含水量、束缚水和自由水比值和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因此,侧柏在3个树种中更具备抗旱耐贫瘠能力,在青海省互助县荒山造林、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侧柏。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草原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低,草原植被生长受到严重干旱威胁,因此该区植被退化、草地荒漠化严重。为保证荒漠草原植被有效利用降雨,对草原植被施加保水剂,降雨天气吸收水分,干旱天气缓慢释放水分,延缓土壤水蒸发,保证一定时段内作物持续吸收水分。在野外布置了采取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试验小区,通过野外监测植被长势、样方调查等,分析了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机具之友》2004,(6):46-46
2BMC系列牧草施肥精量播种机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专门用于播种牧草等小粒种子。该机具吸收国外苜蓿播种机精密排种的优点,结合我国目前生产水平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为12~20马力和50一80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采用微型控制式密齿排种器,精量播种,最少播量(苜蓿草)可控制在每亩地400克以内;9行播种机采用钝角锚式开沟器,  相似文献   

10.
沙棘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外,还具有较强的固氮改土、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于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之中。目前,沙棘已在五大复合系统、多个结构类型中应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复合模式。其中,沙棘+杏十牧草的隔坡水平沟复合模式、沙棘+苜蓿+天然牧草的林牧复合模式、沙棘+油松的防护林复合模式、沙棘+甘草的林药复合模式及沙棘+黑加仑+油菜的庭院复合模式等均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的典范。随着沙棘新品种的不断培育与引进,沙棘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1.
New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of rice unde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1982 tests of rice irrigation technique of controlled soil moisture content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the Mairendian Testing Station of Hohai University and Jining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water consumption (including 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nsumption) and output of rice vary considerab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rrigation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water-saving effect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et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ce growing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such as soil moisture, soil air, soil temperature, leaf area index and stoma aperture etc., and rice root growth and a formation of an ideal colony. This irrigation technique makes watering quota most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The water consumption is reduced by 41% and only 46.8% of water are required for flooding irrigation. Rice yield increases by 15%. Not only are interplant evaporation and field seepage greatly reduced but also transpiration is greatly reduced under controlled irrigation. New water consumption pattern of rice growing is thus formed.  相似文献   

12.
陈松 《节水灌溉》2007,(6):30-31,36
通过对长期自然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微区试验,对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估旱害的4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其结果是:39年间共发生特大旱年1年、大旱年3年、中旱年19年、轻旱年11年、平水年5年,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 %、48.72%、28.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田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是年年发生,唯轻重之别,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抵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农田外部人为亏缺补水.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对枣树光合特性及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盆栽梨枣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正常水分、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梨枣树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以及蒸腾耗水量。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中度和重度胁迫均降低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合有效辐射范围以及暗呼吸速率(Rd),但果实膨大期光合能力显著高于成熟期。果实膨大期中度胁迫使得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但水分利用效率(WUE)保持不变,而重度胁迫下气孔导度(Gs)、Pn、Tr和WUE均下降。果实成熟期中度和重度胁迫均降低Gs、Pn和Tr,但中度胁迫下WUE不降反升。此外,梨枣树这2个时期总耗水量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显著减少,且相同土壤含水率下果实膨大期耗水量均大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14.
以再生水充分灌(A1)、再生水适宜灌(A2)、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A3)、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A4)4种水分处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水量平衡方程、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KfC)和需水系数(A)的计算方法及当地1955--2002年气象资料,研究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早熟禾的耗水特性、结构组成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水量与早熟禾(Poapratensis L.)生育期的总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溉水的消耗比例呈明显正相关,与降水消耗比例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与剪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种水分处理下,早熟禾的耗水量60%以上来自降水,A4处理的降水消耗比例达69.09%;作物系数与作物需水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与灌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在7、8月份最大达1.91~1.73(4种水分处理)。最后推荐出了25%、50%、75%和95%4种水平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牧区地处中高纬度内陆区,受降水、气温、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作用,草原地带性分布十分明显。在草原植被和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牧草对水分的需求和草地对水分的消耗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我区各类天然草场的耗水量,揭示其供、耗水矛盾,不仅可为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技术指导,也可为牧区旱灾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园林主要灌木单株耗水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法分别对6种北京城市常用园林灌木单株的耗水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苗木在不同灌溉量处理下的耗水特性及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自然环境条件下,6种灌木的耗水特性划分为三类:高耗水型、低耗水型、中间型。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为高耗水型灌木,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红瑞木(Swida alba)为低耗水型灌木,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冬青卫矛(Euonymus kiautschovicus)、棣堂(Kerria ja-ponica)等3种灌木为耗水量适中的灌木类型;不同灌溉处理对6种灌木植物蒸腾耗水量具有显著的影响(P<0.00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6种灌木的蒸腾耗水量表现出依次减少的趋势;选取植物光合速率与单片叶面积作为衡量植物水分匮缺的两项重要指标,其中植物光合速率与灌溉量成线性相关,灌溉量越高植物光合速率越大;不同灌溉处理下的植株基本表现为灌溉量越多,植株外形越好,其中叶面积与灌溉水平之间表现明显的相关性,是体现植株水分匮缺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华北地区抗旱性不同的二冬麦品种石家庄8号(抗旱品种)与偃麦20(非抗旱品种)为材料,研究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补偿效应的品种差异及补偿效应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不同胁迫程度和不同胁迫历时下.石家庄8号水分胁迫一复水之后,各项生理指标均快速补偿,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出现超补偿效应,且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香蕉育苗期的耗水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方法】以‘巴西蕉’一级组培苗为材料,以椰糠为育苗基质,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水分上限(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比)处理:90%、80%、70%、60%、50%和40%(T90、T80、T70、T60、T50、T40处理),以100%相对含水率为对照(CK),每3天补水1次,测定了不同处理试验苗在苗期的日耗水量和生长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控水条件下的试验苗在整个苗期内单株日耗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各处理试验苗苗期总耗水量表现为:CK>T90处理>T80处理>T70处理=T60处理>T50处理>T40处理。在生长前期,T70处理的地上部指标的PCA得分最高,其叶片数和鲜质量分别较CK提高了16.67%和4.95%;在生长中期和后期,T80处理的得分最高,在生长中期,T80处理的茎粗和鲜质量分别较CK提高了15.64%和14.27%,在后期,茎粗和鲜质量分别较CK提高了34.62%和32.16%。根系的生长活跃度与基质相对含水率正相关,在生长前中期T80处理根系生长活力最强,而在生长后期T90处理根系生长活力最强。地上部与地下部异速生长模型为Y=0.1386·(x/r)0.7,R2=0.8076,模型评价的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预测能力。【结论】香蕉苗期的最优节水灌溉制度为:在生长前期控制基质相对含水率为70%,中期和后期为80%。  相似文献   

19.
对在大田或试验田中取得的产量与耗水量资料,进行经济分析,求得张掖市不同区域的产量和耗水量关系,提出了利用这一关系确定经济灌溉定额的方法,从而为本市的经济用水,计划用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干旱条件下土壤扩蓄增容肥保水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三原县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扩蓄增容肥对冬小麦产量、水分与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低灌水条件下秸秆配方处理冬小麦花期到成熟期表层土壤蓄水量基本没有变化,而废料配方与普通施肥处理的蓄水量减少5.68 mm和8.56 mm;高灌水条件下秸秆配方处理营养生长期耗水速率小,但其分蘖至越冬阶段耗水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