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了庆阳市黄花菜面积普查及品种资源调查工作,通过应用国家统计局庆阳调查队提供的农作物抽样调查方法,实地丈量、抽检验证、数理统计、计算面积等,落实了庆阳市黄花菜面积20 806.67 hm2;以黄花菜根系、花蕾、花被、叶片、花葶等植物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为主要依据,确定庆阳市现有黄花菜栽培品种5个,野生品种1个。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黄花菜种植实际,提出对策,以促进黄花菜品种资源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台湾黄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黄花菜品种,加快优良黄花菜品种的推广,从台湾引进2个黄花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台东6号花期早、植株前期长势好;高山一号花期较迟、较耐旱、后期长势佳.这2个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为花形端正、色泽淡金黄、风味好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5个黄花菜品种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的黄花菜品种,从黄花菜主产地湖南引进了5个黄花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叶片数、株高差异较大,株高和出叶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品种猛子花当年成花率较高,单花蕾鲜重质量平均5.4 g,而且花期较为集中,适宜集中采摘,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黄花菜的生育季节,以湖南地区主栽的黄花菜品种荆洲花、猛子花、冲牛花、长花大嘴子花和茄子花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了其生长发育特性和生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供试黄花菜品种的叶片数、株高和苗数差异较大,株高和出叶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生长发育而不断变高和加快;而苗数在冬末春初即已基本确定,在后续生长发育阶段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不同黄花菜品种全生育期总生物量的差异较大,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生物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花蕾期抽薹期苗期;但黄花菜的经济系数较低,仅10%左右,远低于水稻等其他农作物,各品种的经济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长花大嘴子花(12.6%)茄子花(12.1%)荆洲花(10.0%)冲牛花(8.8%)猛子花(8.7%)。  相似文献   

5.
研究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的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高产形成的关系,可为黄花菜高产栽培中的科学施肥,以及专用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黄花菜普通品种实心和高产品种207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11月,对不同生育期的黄花菜取样,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N)、磷(P)、钾(K)、硫(S)、钙(Ca)、镁(Mg)、锌(Zn)、硼(B)、钼(Mo)、锰(Mn)含量。结果显示,2个品种总的干物质积累均在萌蕾开花期达到最大,在展叶期到抽薹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普通品种的根干重在抽薹期最大,而高产品种的根干重在萌蕾开花期最大。高产品种对N、P、K、S、Ca、Mg、Zn、B、Mn、Mo的需求量均显著(P<0.05)大于普通品种实心。高产品种对N、K、P的养分需求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而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到展叶期对N、K的吸收量最大,P的吸收量在抽薹期最大;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对S和Ca的吸收量最大,Mg在展叶期的吸收量最大,而高产品种对S、Ca、Mg的吸收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普通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集中在抽薹期之前,而高产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一直持续到抽薹期,且以抽薹期吸收量最大。整个生育期,高产品种对N、P、K的需求比例为1.0∶0.25∶2.3,而普通品种为1.0∶0.24∶1.7;高产品种207对S、Ca、Mg的需求比例为1.0∶11.5∶1.8;而普通品种为1.0∶5.5∶1.0。综上,高产品种具有更长的根系发育时间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黄花菜,特别是高产黄花菜专用肥料的配制中,尤应保证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供应,以满足黄花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黄花菜新品种祁珍花俗名冲里花,此品种系湖南省祁东县农业局经作专家于1978年以黄花菜白花品种变异株为材料,采用系统选育和重点示范试验方法,于1985年培育而成的中迟熟黄花菜优质新品种。2004年此品种在本县种植面积达11.8万亩,占黄花菜总面积62.8%,成为当家品种。2003年7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的黄花菜鲜干花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Ca,Fe,P,Mn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而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干黄花菜,在所测定的4个品种中,冲天花和猛子花的蛋白质、糖类、Ca,Fe含量较高,且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香菇、木耳、冬笋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合分析大同市的自然环境条件、玉米与黄花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的差异性,提出大力发展早熟优质玉米和营养丰富的青贮、青饲玉米,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和籽粒发展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来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扩大黄花菜在丘陵、山区的种植面积,加大市政府对黄花菜加工企业的资金投入,开发多品种高品质的黄花菜加工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黄花菜无公害栽培和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 ,其产品营养丰富 ,经济价值和生产效益较高 ,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 ,目前 ,面积已经发展到了 2 0 7hm2 ,产量可达到 1 80~ 2 30 kg/667m2 ,是前景十分广阔的一种特色蔬菜。1 黄花菜栽植技术1 .1 品种选择根据出口产品的要求 ,黄花菜应选择花蕾粗长、通身黄色 ,抗病虫、适应性强的品种 ,经试验观察较优良的品种有马莲黄花、渠县黄花、沙宛金针菜、荆州花等。1 .2 培育壮苗1 .2 .1 分株繁殖法 在黄花菜花蕾采收结束后的 8月中下旬至第二年黄花菜萌发前的 3月中下旬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黄花菜为种苗 ,将植株全…  相似文献   

10.
萱草属部分种和园艺品种的SS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萱草14个园艺品种及6个原种或变种在表形性状的基础上辅以SSR分子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在SSR分子标记时,从4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多态性引物5对,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扩增,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91.30%和93.33%;SSR多态性分析后显示,聚类结果分为两类,一类为全部14个供试萱草园艺品种、萱草、黄花菜及萱草的一个变种,此外北黄花菜、小黄花菜和重瓣萱草聚为另一类,这说明实验中所选的萱草园艺品种与萱草H.fulva、黄花菜H. cit-rina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可以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杂交育种、培育新的萱草园艺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闯 《农家致富》2012,(3):44-45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黄花花蕾干制加工而成,为常见的干菜品种,其外观品质的好坏往往影响到商品品质。但因其为无限花序,每一花葶陆续形成花蕾,采收工作天天进行,花期较长,生产上常常难以把握最佳的采收期,导致黄花菜品质下降;其次,采收后的鲜花蕾也需要精细加工处理,才能获得较高品质的干菜,从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黄花菜的品质,除选用花蕾大、黄色或橙黄色品种外,更主要的是把好黄花菜的采收和加工关。  相似文献   

12.
黄花菜兼具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现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黄花菜新优品种缺乏、繁殖手段单一,限制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组织培养拥有繁殖系数大、周期较短、不受季节约束、苗整齐度高以及节省育苗用地等优点,因此,利用组培技术快速扩繁对黄花菜的市场开发、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应对黄花菜的组培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黄花菜组培苗成活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黄花菜遗传转化以及新优品种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以黄花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内在影响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基因型、选取的外植体类型;以及外在影响因素,包括外植体取材时期、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培养条件。结果发现,黄花菜的组织培养体系仍不成熟,存在着外植体及其采集标准的不确定、愈伤组织诱导困难、最优培养基配方不统一、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为优化这样的问题,仍需摸索一套适合黄花菜的再生体系,并加强对组培苗的移栽后管理。此外,对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褐化及玻璃化问题作出归纳总结,并对黄花菜组织培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邵东黄花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邵东县的黄花菜品种和种植区域进行了调查,根据邵东县黄花菜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提出了黄花菜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花菜不同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采用从18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来的4个引物对9个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总DNA进行扩增,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黄花菜的不同品种间的分子标识表,并根据结果进行了品种间基因型相似系数分析,对黄花菜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相应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萌 《农家致富》2013,(16):44-45
一、适时采收黄花菜的采收期一般在30天左右。一般品种适合在每天清晨采收,通常在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为宜。但不同类型的黄花菜开花时间不同,有的品种在上午10时以后花蕾开放,采摘应在10时前采摘完毕;有的品种在傍晚8时至翌晨开放,采摘应在下午7时以前采摘完毕。具体采摘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定,但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开花时间,晴天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来源的7个黄花菜品种产量构成性状的分析表明,单花鲜重,花蕾数目是决定黄花菜单个花葶花蕾产量的主要性状;鲜蕾中氨基酸总量和多酚、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花蕾数目呈正相关,而与单花鲜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黄花菜生产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黄花菜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同是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容保健食品。为了提高黄花菜的品质和产量,使之达到绿色蔬菜的标准,做到无公害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黄花菜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 1 黄花菜的干制1.1 原料选择部用作干制的黄花菜要选择花蕾大、黄色或橙黄色的品种。在花蕾充分发育而未开放时采收。采摘黄花菜的时间以每日午后1~3时为宜。1.2 热烫热烫前要先将已经开放的黄花和没有发育好的花蕾拣出,另行加工。热烫的方法是:把花蕾放入蒸笼中,水烧开后用大火蒸5分钟,然后改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