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在栽培上必须突出“三早”。“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 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 1.适早播育壮苗。9月上旬是长  相似文献   

2.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莱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油菜秋发栽培的关键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顽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  相似文献   

5.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1.适期早播。9月10日是长江流域秋发油菜播种的适宜时期。可选用华杂3号、华杂4号、中双4号、华双3号和中油杂1号等品种或组合。各地可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  相似文献   

6.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改革。其指标为:11月底发蔸,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指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指数2.5以上;不抽薹,最大叶片长40—50厘米,宽15—17厘米。油菜秋发栽培增产.主要是能充分利用冬前的光温资源.据测定.秋发型比冬发型油菜冬前光能利用率提高30%左右,绿叶数多2—3片.单株的有效分枝增加2个左右.千粒重增加5%左右。秋发油菜在栽培管理上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 油菜秋发是指油菜冬前的一种长相。其技术指标为“秋末(11月底)必须达到绿叶10~11片,到越冬前(12月底)绿叶达到13~14片,叶面积指数为1.5~3左右,最大叶长40cm。即:年前叶片搭尖,表土不能见天,绿叶8片开盘,冬至12~13片,年内不抽苔茎,红叶黄叶不现。实践证明,油菜秋发栽培,生物学产  相似文献   

8.
<正> “油菜要丰收,冬前发好蔸;冬前不发蔸,菜籽减半收。”农谚告诉我们,油菜要高产必须抓好秋发。油菜秋发的标准是:秋末(11月底)开盘发棵,植株有绿叶9~10片;越冬前(12月底),植株有绿叶12~13  相似文献   

9.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1、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的途径与健壮标准 豫南"双低"油菜主要为水稻的后茬作物,栽培上主要有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两种模式。高产栽培途径:选用良种,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促进秋发,确保春壮,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壮苗标准:达到"三个六",即苗高6寸(20cm),绿叶6片,根颈粗6mm。同B寸无病虫,无高脚,无曲根,不抽薹和生长整齐一致,苗龄35-40天。秋发的标准:越冬前(12月底)单株有9-10片绿叶,其"开盘"直径达30cm以上。达到秋发春苗壮,冬前大蔸子,春后大棵子,夏收大角子。  相似文献   

11.
<正> “油菜要丰收,全靠冬前发好蔸,冬前不发蔸,产量减半收”。这句农谚告诉我们油菜要高产就必须抓好秋发,秋发的标准是:秋末(11月底)即开盘发棵,植株有绿叶9~10叶,到越冬前(12月底)植株有绿叶12~13叶(密度稀者可达13~14片叶),苗子长相如盆子大小,这样长相的油菜称为秋发生长型。要达到上述标准,必须严把“四关”。 1 播种关。要求适时早播,争取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油菜要丰收,全靠年前发好蔸,”油秋发是指到秋末(11月底),植株绿叶达9~10片,冬前(12月底)植株有绿叶12~13片。这种秋发生长型油菜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00公斤,比冬发型(9~11片叶过冬)和冬壮型(7~8片叶越冬)增产30%~60%。实践证明,油菜秋发的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丁琴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94-95,131
油菜秋发高产技术是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三早"(适时早播、早栽、早管)栽培法,充分利用秋天温光水等自然资源长壮发足,冬前增叶、春后增棵的部分优势,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总结了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油菜冬发壮苗不但要有较大的苗体、较强的苗势,而且要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冬期油菜苗以多大为宜,应根据各地生产条件和栽培水平来确定。通常以下述标准作为油菜冬期壮苗的标准:冬发苗冬期时应有11-12片以上的绿叶,根颈粗大于1.5厘米。冬壮苗冬期应有8-10片绿叶,根颈部大于1厘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油菜的"秋发冬壮"是指采用生育期较长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进行适期早播、早栽,在苗期阶段,施足肥水,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有利温光条件,促进营养体生长,使春季后形成枝多、蕾花多、角果多,从而产量高.油菜壮苗后抗性强,灾年能稳产,丰年创高产. 一、早育苗,育壮苗 苗期栽培要围绕保根、护叶、秋发、冬壮的主攻目标,抓住早播、早栽、早管3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油菜的"秋发冬壮"是指采用生育期较长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进行适期早播、早栽,在苗期阶段,施以充足的肥水,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有利温光条件,促进营养体生长,使春季后形成枝多、花蕾多、角果多从而产量高.油菜壮苗后抗性强,灾年能稳产,丰年创高产. 一、早育苗,育壮苗 苗期栽培要围绕保根、护叶、秋发、冬壮的主攻目标,抓住早播、早栽、早管这3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一、油菜春后生育特点 1.油菜春后生长发育快开春以后,随着气温上升,油菜先后抽苔开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日趋旺盛,既要迅速长叶发棵,又要大量抽生分枝,不断形成大量花蕾.据我们研究,2月中旬至3月中旬,油菜主茎绿叶数比年前增加1-2倍,叶面积扩大3-4倍,干物质重增加2-3倍.其干物质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20%以上,到成熟期要占80%-90%.苔期和盛花阶段,每日一平方米叶面积的光合生产率分别为6.02克和6.42克,约比现蕾期增加2倍多.根系伤流量也增加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植保问答     
问:开春后油菜旺长该采取哪些措施?答:一要控制氮肥。进入春季应根据前期施肥情况,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尤其是施返青肥要慎重,以少施或不施为宜。同时应增施适量钾肥,以利壮秆防倒。二要摘除老黄叶。一般早春油菜单株主茎绿叶数在15片左右,旺长油菜单株主茎绿叶数在20片以上,叶片间相互覆盖,叶色为绿中带白。因此,为促进油菜健康生长,应将基部老叶和黄叶摘除。三要喷施矮壮素。旺长油菜可喷施一次0.5%矮壮素溶液,达到控旺促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翻身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72-17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池州市"双低"杂交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刊文摘     
<正> 1978年开始,经4年试验,品种为"74-126".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高垄双行,每亩密度4200-4700株.5月上、中旬插薯,亩产8000-9000多斤.适宜生态指标:茎叶封行应在7月上旬以前,力争在6月中、下旬.茎叶产量,6月底亩产在3000斤左右,9月中旬7000-8000斤,11月收获时5000斤左右.茎叶日增重6月底到7月底为41-92斤,最高不宜超过100斤,后期日减重缓慢下降,应小于50斤.绿叶数,6月底和收获时每亩在40万片以上,8-9月最高值在左50万片以上.叶面积指数,6月底和收获时在3左右,最高值不大于5.5.薯块产量,6月底亩产在1000斤以上,8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