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12年10月份以来,不少农民朋友反应大田秋播蒜苗生长缓慢、矮小、瘦弱,下部叶片黄化、干枯,上部叶片也相继变黄并发生死苗情况。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发现,蒜苗发生此种情况主要系根螨危害所致。田间取样观察,一般地块蒜苗单株有螨100头左右,严重地块可高达300头以上,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根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中牟县发生的大蒜害螨主要有刺足根螨、腐嗜酪螨、瘿螨三种.大蒜害螨除对大蒜造成直接危害外,还会引发病毒病、软腐病.由于当地大蒜的长期连作、频繁引种以及蒜农对大蒜害螨的危害缺乏了解,导致害螨发生较重.防治上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蒜根螨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有效地防治大蒜螨类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蒜刺足根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丽霞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54-154,156
通过3年系统调查,总结了大蒜刺足根螨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大蒜刺足根螨的防治技术,同时,筛选出几种防治效果较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为大蒜刺足根螨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韭菜迟眼蕈蚊(BradrysiaodoriphgaYangetZhang)又叫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国内鲜有危害大蒜的报道。近年我们发现该虫在河南省中牟蒜区严重危害大蒜,据1998年春季调查,45%左右蒜田受害,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严重地块高达100%。因该虫的危害,大蒜品质变劣,产量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达20%~30%,严重地块达50%~60%,大大影响了出口创汇和蒜农的收入。为此,我们对该虫在蒜田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大蒜…  相似文献   

6.
覆膜大蒜春季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菌核病、根蛆、根螨等,在防治方法上,除抓好秋种期农业防治措施外,还要根据春季病虫发生程度,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根蛆是对危害大蒜等作物的双翅目害虫幼虫的统称。根蛆一般聚集在大蒜根及鳞茎等地下部分,主要以取食蒜根造成残缺不全或钻入蒜瓣内取食形成孔洞等方式为害。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且受害部位呈腐烂状。被害蒜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死亡。根据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建议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一、物理防治1.清除植株残体。根蛆对大蒜植株病残体,尤其是腐烂的大蒜植株,有较强趋性。因此,在收获大蒜时,应彻底清除田间、地头、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云南切花百合的种植中根系螨类危害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百合的种球繁殖和切花生产.根螨主要在鳞片茎盘处危害,造成虫伤后,使土壤中的腐霉、疫霉、镰刀菌等病菌从伤口浸入造成百合鳞茎基盘腐烂,轻者造成苗不长,植株矮小,瘦弱等,重者造成死苗.由于根螨较小,生活隐蔽,不易被发现,多被误认为是单纯的根腐病,因此用大量的杀菌剂来防治,收效甚微,给生产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防效也较差.  相似文献   

9.
根蛆又叫地蛆、蒜蛆,是葱蝇的幼虫,是大蒜上是常发、重发虫害之一。秋季是危害盛期,它以幼虫蛀食大蒜鳞茎,造成叶片枯黄,植株从中部腐烂,生长势弱,地上部叶片表现枯黄、萎蔫,重者甚至枯死,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李鑫认为大蒜根蛆防治需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药剂防治入手。  相似文献   

10.
大蒜新害螨及其种类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 ̄1995年对陕西关中大蒜有害生物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大蒜根螨,伯氏嗜木螨,麦圆叶爪螨和小叶爪螨等4种国内尚未报道的大蒜新害螨。文中记述了形态结构和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当阳市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在湖北1年发生2代,第1代根蛆危害时期为9月8~26日,第2代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第2代根蛆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不同大蒜品种根蛆危害差异不大;药剂防治以10%地友GR处理土壤防效较好,为88.8%,叶面喷雾以2.5%肯打EC防效较好,为77.7%。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由于大蒜出口量大,人们对大蒜需求量多,经济效益高,河南中东部乡镇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蒜。为确保大蒜的优质高产,现将为害大蒜的3种螨类害虫的基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及其他常见害虫的有效防治方法归纳总结如下。一、螨类害虫及防治方法 (一)3种螨类害虫的特征、特性1、根螨分布广,繁殖快,危害重,是大蒜田间及贮藏期间的危险害虫。成螨体长0.58~0.81mm,宽卵圆形,似洋梨状,表面白色,光滑发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茶黄螨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黄螨是危害秋马铃薯的重要害虫。该虫在莱芜秋马铃薯1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以雌成螨在温室或室外杂草上越冬。以成螨和若螨危害马铃薯幼嫩部分,造成叶片卷曲、变厚,停止生长,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9月份,田间出现中心被害点时,用1.8%齐螨素EC和5%尼索朗EC 2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效果达84.00%-91.25%。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包括多种类型,在我区主要发生的是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叶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类、瓜类、向日葵、番茄等.叶螨在我区全年发生10~15代,以成螨、若螨刺吸玉米叶片组织汁液,先危害下部叶片,渐向上部叶片转移,被害处先呈现失绿斑点,以后斑点逐渐变大、退绿变黄,严重发生时,叶片完全变白、干枯,子粒秕瘦,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叶螨以雌成螨在杂草根际、枯枝落叶和土缝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时,越冬成螨开始大量繁殖,主要通过爬行、风吹、水流和机械携带扩散蔓延.4~5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6月上中旬开始迁入玉米上危害,先是地头点片发生,后向田内扩散.6月下旬~8月份为我区叶螨猖獗危害期.  相似文献   

15.
茶黄螨在蔬菜上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黄螨食性极杂,寄主植物达30科70多种,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萝卜和芹菜等叶菜类蔬菜,生产上往往被误诊为生理病害和病毒病害而延误防治,造成严重危害.对茶黄螨的生物学特性、在蔬菜上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能对生产上防治茶黄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蔬菜上的病毒病和茶黄螨时有发生,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二者多发生在蔬菜幼嫩的新叶和生长点(或花和幼果上),叶片卷曲变细长,不少菜农误把茶黄螨和病毒病的危害都称之为"小叶病",误用治病毒农药防冶茶黄螨虫害,耽误了防治有利时机,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温棚辣椒的周年生产,茶黄螨的危害逐年加重,重者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惨重的损失。一、危害特点茶黄螨是一种极小的螨类,人的肉眼很难发现,危害症状又常常被误认为生理病害或病毒病。防治稍不及时,辣椒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成螨和幼螨集中在辣椒幼嫩部分刺吸危害,危害的叶片呈皱缩边缘向下纵卷,叶片背部呈铁锈色,油质光泽;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顶部枯死;花和蕾受害,不能正常开花坐果,且易落花落蕾;果柄、椒果呈锈褐色,失去光泽,生长停滞,且木栓化,果肉龟裂,不能食用。二、发生特点茶黄螨个体很小,在田间主要随秧苗、…  相似文献   

18.
柑桔叶螨是当今柑桔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它们主要危害柑桔叶片,引起叶片变色、失绿、扭曲畸形.严重时叶落枝枯,引起大量的落花、落果,削弱树势,常年损失产量30%左右. 一、柑桔叶螨的特点 1.个体微小,数量多,一叶上常有10余头至100余头. 2.代数多,世代重叠,容易产生抗药性,年发生10余代,多数时间田间各虫态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青海省果产区危害果树的主要叶螨种类有:山楂叶螨、苹果红蜘蛛,它以其体形小,繁殖世代多(在青海省一年发生4-5代),抗药性强等特点频繁发生,危害苹果、梨、桃、李等果树的叶片,花序造成叶片失绿、枯焦,严重时整体枯死。据调查,当叶片叶螨头数达到15头时,其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少26%,因此对果树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叶螨是危害设施茄子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以成螨和若螨聚集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呈枯黄色或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脱落、植株枯死。叶螨由于繁殖快、世代交替,危害重、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为了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通过氟螨利与其它常规农药的对比试验,得出氟螨利的最佳剂量,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