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好大一片山上,每天早晨都蒙着一层好白好白的雾;好绿一片杉叶,每时都挂着好亮好亮的露满;好齐一排杉树杆,每刻都挺着好直好直的脊梁。爷爷说:那白雾是儿子不散的灵魂;爸爸说:那露水是妈妈当年没流出来的泪滴;在女儿的眼里,家乡那一万多亩新开的山地上,长着带血的红杉林。说起沉陵县荔枝溪乡的红杉林,它既不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也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它是一个永远不会在记忆里消失的、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记得去年八月的一天,云好厚好重,天好暗好低,山风从深谷中呼啸而出,大山朦胧一片。为了摘掉荒山大户的帽子,也为了给子…  相似文献   

2.
五叔     
五叔回到家,丢下锄子拿起碗就往碗里挖粥,一口气喝了3碗。五叔娘看他那样子,就唠叨着盐、米快没了,说:“听说救济粮、款来了,明天叫你这个村民小组长去领回来。” 五叔去镇政府领了救济粮、款出来,想顺便买些盐。卖盐的店门前围着许多人,爱看热闹的五叔挤了进去。墙上赫然贴着一张红纸:“致富信息——镇政府水果站提供柿子苗及种植技术,种成回收,价格从优……”。 五叔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一个计划在他心中迅速膨胀开来。那一天五叔忘了去粮站背米、买盐。回来后五叔娘便唠叨、骂人。五叔蹲在火塘边统统听不见。五叔娘有气无力地埋怨说:今后吃什么?五叔眼睛亮亮地叫道: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方圆数十里,没有不知道爱鸟村后李庄的。以致于将原村名忘了,只记得别名——爱鸟村。   20年前,后李庄飞来几只灰鹭鸶。前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国庆高兴地对村民们说:“人往高处走,鸟往高处飞。鸟儿来俺庄落户,是咱村的福,咱们可要爱护它们啊。”为了让鸟儿有安身之所,他动员村民在村东栽起了 8亩竹园,在村南兴起了 30多亩树林,使整个村庄掩映在树林之中。高达数丈的白杨树,是鸟儿搭巢的好地方,那茂密的竹林和林中的树木,更是鸟儿栖息的好去处。竹林的四周,一条围沟将竹林与外界隔开,更成了鸟儿生息繁殖的…  相似文献   

4.
学艺     
箩筐叔跟儿子水发闹翻了! 提起箩筐叔,谁都知道他是村里编织箩筐的能手。每天忙完了农活,搬来板凳拿起竹篾编起来,总编不完。“箩筐叔”的美称他当之无愧。现在好了,儿子水发从部队复员回来了,是个好帮手呀,他要把手艺传给水发,父子俩要大干一番副业。谁知,水发不听父亲的话。那是一天晚饭后,箩筐叔抽完一袋烟,咳了一通后,又习惯地编起箩筐来。水发搬来一个大柴蔸,放到堂屋中间,那儿烧着一堆火。腊月天冷,北风呼呼地吹。“阿发,明天进山吧。”箩筐叔说。细长的竹篾在他手里跳动着。“进山砍竹子?”水发坐在火边学着编箩筐,“爸,我们在村边的山岭上种竹子吧。”“种竹子?真是说得比放屁还轻松!”箩筐叔有些不高兴,摸过烟袋使劲吸了几口,“不去砍竹子,拿什么来编箩筐呀?”  相似文献   

5.
仲夏,祖国西南边陲腾冲县小西乡一片茁壮成长的丛林中传出悠扬的小提琴演奏曲。那片杉木林醉了,那片银杏林醉了,好高好高的蓝天上,几朵浮云似乎也醉了…… 带着惊奇,穿过树林,我寻声而去。繁茂的银否校条下,但见一位30多岁的汉子。他额头上挂着汗珠,坡汗水湿透的衬衫上,还沾着斑斑泥立。 琴声,叙述着当年荒原的凄原;琴声,展现着创业的艰辛;琴声,描绘着金秋的希望。他就是那位生长在城里,又从城里走到乡村丹拓绿色事业的汉子季祝安。 李祝安,保山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腾冲县有色金属么司工作。他23岁担任公司精选厂厂长、…  相似文献   

6.
笑话     
不知道来福考汽车执照回来,妻子忙问道:怎么样,考过了吗?不知道。来福沮丧地说。怎么不知道呀?你走时主考官怎么说的?他啥也没说,还昏迷着呢。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6日,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镇新楼管理区等地的农民来说,却是一个揪心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曾手把手教他们种柿子的永康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严跃华,因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农民们晚,他是一个大好人;同事们说,他是一个好同志;女儿说,他是一个好父亲。领导说“他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了莫大的不平凡。”  相似文献   

8.
关于树的断想杨俊文荒漠中的一棵树,是一位朋友;城市里的一棵树,是一片绿萌;田园上一棵树是一份财产;公路旁一棵树是一位哨兵。大自然生长着树是人类的福气,难怪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当年兵驻徐州时曾发布命令,严禁官兵砍伐树木。公告曰:“老冯驻徐州。树林绿油油,...  相似文献   

9.
天边赤子心     
天边赤子心霍玉民我见到他时,他已被通知转业.他入伍20多年,从未得过什么嘉奖。他的复转正如他的入伍一样自然。要说不同,那就是老了许多,瘦了许多,他是恩和哈达森警大队长郭志学。他们的驻地在祖国北极“金鸡冠”之上,附近居民称那里是“天边”。初踏天边路,山...  相似文献   

10.
“密云县林业建设发展的活历史、活地图———黑郭”这是人们对密云县林业建设的老前辈、林业劳动模范郭振省的称呼。要说老郭是密云县林业建设发展的活历史、活地图,一点也不过分,他年轻时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了密云的山川大地,在潮白河畔,雾灵山上,云蒙峡谷,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对各地的山河面貌,自然状况,原始森林,荒山秃岭,都历历在目;村与村之间的土路、山路、超近路,都非常熟悉;那块林地是哪年、什么季节营造的、长势如何?他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老郭长期工作在林业生产的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被太阳晒得皮肤黑红,因…  相似文献   

11.
哲人的乐园     
哲人的乐园,是深邃、辽阔的思想之星空。在那凝思冥想之间,脑海有如浑沌的暗夜。倏忽,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亮起了耀眼的星星!当地上那星星般的眼睛与天上那眼睛般的星星亲切对视时,便是一种何等令人欢娱的情景。哲人自有哲人的星光。他要以自己的星光照亮生命。哲人的星光是深透的思想。雨果说: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我要说:哲人之心所以比天空更广阔,是因为他拥有比天空更广阔的思想。思想是生命的伟大灵魂。思想的伟大,来自干它的宽广,在渺无边际的夜空臣,它那敏锐的触角,向四…  相似文献   

12.
耕耘者的足迹──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李克忠他,名如其人。有人说他像黄牛,一头扎进陇中旱塬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千就是34个春秋;有人说他象春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陇中这片“苦甲天下”的黄土地;但他更像一只领头雁,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山...  相似文献   

13.
说到环保,张国立有许多话要说。长久以来,除了他热爱着的演艺事业,环保已经成为他最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场金盾护绿行动,为了保护好那一片森林,他们历经了多少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为了维护头顶国徽那代表正义的尊严,他们用勇气和智慧诠释着忠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实现打赢的目标,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用铮铮铁骨捍卫着法律的神圣和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他象黄牛,一头扎进旱塬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干就是20个春秋;有人说他象春蚕,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苦甲天下”的黄土地”;但他更象一只领头雁,将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定西干旱山区的造林绿化事业上。他曾于1994年被全国绿化委员...  相似文献   

16.
<正>与教学楼隔着一个操场,有一片小花圃,花圃里栽种的是杉木,数起来约有上百棵,整齐地排列着,俨然成了一片小小的树林。我就在教学楼二楼上课,随意往窗外一望,那操场对面的杉木林就尽收眼底了。每天,课上好后,或是在课余时间,我都习惯看着窗外,看着操场对面的那片杉木林。  相似文献   

17.
佟万禄 《云南林业》2006,27(6):19-19
要说学历,她是大专毕业生;要说人才,她苗条的身躯,灿烂的微笑,得体的服饰,洋溢着现代女性的自然美;要说人际关系,她丈夫是县委常委,她本人曾当选为马关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但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来办事的人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都是笑脸迎送,从她身上看不出有什么骄气、傲气和厌气。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华丽动听的豪言壮语,但13年来,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奋敬业,为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增光添彩,用诚实编织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就是马关县林业局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票证管理员胡国琼。  相似文献   

18.
人们提起贾汪区耿集乡的植树造林,总会把它同郑计华这个响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年逾50的郑计华是徐州市贾汪区耿集乡林业站站长。他个头不高却很墩实,布满皱纹而又幽黑的脸庞便是他长期从事野外作业的结果;他那满头白发与耿集大地一片翠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于成绩...  相似文献   

19.
人们都说林场是男人的世界,而会同县“三八”林场却是一个女人的天地,那三万多亩人造林,就是梁辉秀先后率领三百多女人营造起来的,那片绿荫,就是她和她的姐妹们用生命之色染出来的。山道长了,自然有好多弯;林子深了,必定有好多故事。不是吗?在梁辉秀的身后,就是一串用汗水和泪水写出来的故事。1983年,改革的春风吸醒了连做梦也没想到的富裕的山民。好多人离开了这片土地,或是去外地做零工,或是去城里做生意、各自寻找致富的出路。这时候,梁辉秀的眼睛盯住了若水乡的那片荒山秃岭,开始做起了一个遥远的绿色之梦。经过认真的思…  相似文献   

20.
雁城北部,位于107国道西侧的湖南林业专科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异军崛起。透过车窗远眺.一栋栋新建的办公、教学大楼掩映在绿树之中,宛如一幅气势宏晖的壮美图画。进入校区.校园幽雅宁静,文明卫生.教学、工作、生活井然有序,令人神往。要说这个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师生们异口同声:多亏来了一位好书记。这位书记是涂远如,6O年代初毕业于湖南林学院(中南林学院前身),分配在衡阳市林业局工作。他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同志们称他为“涂博士”。1983年,机构改革的浪潮将他推上了领导岗位,1993年烟来该校任党委书记。负重转战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