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2006年、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生物量,并根据生物量和含碳系数的大小,计算碳储量、碳密度,藉此对不同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林分、不同林龄林分、不同类型林分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昆明市西山林场森林面积、蓄积增加151hm^2、58060m^3;碳储量增加了25230.64 t,达到111530.27 t,比2006年增加了23%。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保护区未来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二类调查数据,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树种组成、林分起源、林龄结构、林分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林地占总面积的77.7%;树种和起源以人工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纯林和天然桦木林为主,人工林占77.4%;林龄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占79.0%;森林密度偏大,林分密度大于1 200株/hm2的森林所占比例高达53.4%,说明保护区林分结构简单,森林有害生物及火灾隐患较大,大型动物进入性差,物种多样性水平低,未来生态演替的不确定性高。  相似文献   

3.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治区人工林林龄偏小,且近年来造林面积逐渐增加,其碳汇功能是天然林的有效补充。根据调查西藏人工林各小班优势树种、林龄、蓄积等数据,建立主要造林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模型,根据单位面积生物量—单位面积蓄积模型,推算现有人工林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森林蓄积连年生长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以各树种(组)不同林龄的小班集合,计算各树种不同林龄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绘制森林蓄积生长曲线,选择数学模型,得出不同树种的生长规律参数;通过计算不同林龄的理论值,最后得出森林蓄积连年生长率.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起源林分就9、17、27三个林龄组按检尺的胸径材积分组的株数结构进行了威布尔Weibull分布拟合,藉以探讨其林木结构的规律性,以便为林分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7.
尹国平 《广西林业》2011,(12):42-42
公益林抚育主要是通过调整林分和树种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从而促进上层木、下层木和杂灌草等不同层次植被的生长发育,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异林龄的较复杂的森林群落结构。公益林抚育能有效提高林分的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市场价倒算法估算了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区不同树种各林龄组的单位蓄积、单位面积及全林分的序列林价。估算出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区乔木林林价总计达13.37亿元,为全面估算森林资产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抚育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汪清林业局的20块人工落叶松为例,对间伐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进行生长趋势分析,用普雷斯勒公式计算林分的平均生长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林分在间伐初期的断面积和蓄积小于未间伐林分,但随着林龄的增大,间伐林分断面积和蓄积向未间伐林分渐近;间伐强度越大,年平均生长率越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闽北天然异龄林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现有闽北天然异龄林的林分结构进行分析和模拟研究,得出了林分内部的树种及林分层次结构、林分直径分布结构、林分蓄积分布结构等规律,并对现有异龄林的合理经营和结构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系统的存在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可划分为"单层同龄林分"类型和"复层异龄林分"类型,它们都遵循着由"初始林分"走入"过熟林分"的"优胜劣汰"规则。森林产生的"死亡量"必定小于"净生长量",这种非线性的"物质运动"与热力学过程的"熵"联系起来,则能更深刻地诠释由孢子植物进化为裸子植物,进而进化为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树种所组成森林的"森林耗散结构"特性。现代的森林包涵着两类林分:一类是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分",是不通过"树种演替"就能形成"初始林分"的林分,因而其具有简单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另一类是由多"种群"组成的"复层异龄林分",其必需通过"树种演替"才能形成"初始林分",因而它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对云南的森林,已量测到亚热带阔叶林的"过熟林分"。却缺少"先锋种群"演变为"初始林分"的先前事件,因此不可能描述出其"复层异龄林分"的先前概率。由对云南森林的分析得出,两类"林分"虽都遵循"优胜劣汰"规则,但却只能导算出"单层同龄林分"的"株数递减率和蓄积量递增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冀北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对比华北落叶松[Larixgmellini(Rupr.)Rupr]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油松(P/nustabulaeformiscarr)林不同坡位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建立生长过程曲线方程并拟合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关系,分析两种林型内乔木树种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样地内,标准木的拟合生长模型基本相似;材积连年及平均生长速率排序为:坡底落叶松〉坡中落叶松〉坡顶落叶松。(2)天然次生油松林不同坡位样地内材积平均生长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油松标准木的生长过程基本相同,且标准木的拟合生长模型基本相似。但坡中油松立木材积平均生长量高于坡地和坡顶。(3)相同坡位样地内人工林与天然林间的连年生长曲线存在明显差异性。油松林生理年龄高于落叶松林,标准木达到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比落叶松大,单株立木材积量较大。(4)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油松次生林内乔木树种的胸径与树高问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凤城市森林的碳储量,通过森林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凤城市森林碳储量最大的树种是柞树,不同林龄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和过熟林;碳储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和幼龄林。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为例,对该局10年间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根据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探讨科学经营森林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临江林业局1977、1982、1987、1992和1996年5期林相图和1000余块样地逐年复查数据,对该局20a来土地种类、林分起源、优势树种和龄组等项森林结构以及林分蓄积量和生产力进行动态分析,总结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结果表明,1987~1996年份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除林地土地面积变化不明显外,存在以下问题:林分中珍贵树种所占比例不大,优势树种所占的蓄积百分比越来越少;幼龄林和近熟林的比重都在逐渐增大,中龄林的比重先增加再减少而幅度不大,但过熟林的比重则在大幅度减少;成过熟林过少,森林可采资源太少;不同林分天然林面积都大幅度减少,而人工林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采伐的速度。建议采用采育林森林经营模式及相关措施来调整其森林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6.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年调查资料,对麻池背油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林分的植物种类丰富;直径、树高、林龄等林分结构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和多峰状分布;近熟林的林分蓄积生长率为0.82%,材积生长量69年生时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油松形状比值偏高,林木自然稀疏强烈,枯损率达32.7%,其中小径木占86.3%,病虫害感染枯死木占29.4%.油松天然更新不良,辽东栎不能成为更新树种,林下有青木杄、落叶松幼树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森林空间结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桉树人工林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桉树人工林1-年生增长迅速,呈对数增长;随林龄增加.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和覆盖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桉树人工林层次结构分明,各层优势植物种类基本相同,但不同林龄阶段,各层数量和分布广度(植株大小高矮、植物种类数量和覆盖率)有随林龄增加基本表现为“大-小-大”的趋势。聚类分析表明,林龄之间空间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天然次生林中收集的样本资料,以样地中检尺乔木树干材积为基准变量Y,以平均林龄,平均胸径,株数、乔木种数、郁闭度为说明变量,建立不同的干材收获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最新(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概述了黄龙山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并与上期(199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分别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林种、树种、龄组结构等方面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今后森林经营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