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1看鱼体健康的鱼体表鲜艳有光泽,鳞片完整,呼吸顺畅有力。如体表或肌肉出现出血现象,鳃盖发红则可能是出血病;如体色消退,无光泽,可能是烂鳃病;如皮肤充血,体表粘液增多,部分鳞竖起或脱落,鳍条残缺不全,可能是竖鳞病;  相似文献   

2.
1病鱼症状 鱼类患了该病后,其体色较黑,病轻者仅见腹部和嘴部轻度出血发红,少数有出血点。病重者其头部、嘴、腮盖、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发红,并伴多处出血斑点。有的鱼满嘴发红,有的甚至全身充血、出血,少数鱼腮丝有出血。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肛门轻  相似文献   

3.
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迅速复苏并繁殖,加之越冬期间鱼体冻伤,易造成体表感染而致病。因此,春季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细菌性鱼病 (一)主要疾病 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  相似文献   

4.
(一)暴发性出血病 主要危害鲢、鲫、鲂,流行季节为5~9月份。发病时,病鱼的鳃盖、眼眶、鳍条基部、体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严重时,病鱼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肠道充血。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治疗可用强氯精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再用强氯精或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其他药物进行防治。 (二)锚头鳋病 主要危害鲢、鳙、鲫等,流行  相似文献   

5.
1病鱼表现 初发病时,鱼类的活动和摄食一般都较正常。发病后开始2-3d,鱼的腮部往往严重充血,但腮丝完整.体表和内脏器官也无异常症状。3d后,患鱼常在水面跳跃挣扎.病鱼腮部有鲜血流出,并伴有较多淤血。病鱼肛门微红,肠道内壁充血严重。肝脏偏大,呈土黄色。胆囊偏大,颜色偏淡。严重时肝脏上也有充血现象。整个病鱼中,死亡率每天约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1、赤皮病主要是并池拉网等原因造成的,鱼种在整个越冬期都有发生.病鱼体表局部或全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在两侧和腹部比较明显.有的鱼在鳍基部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  相似文献   

7.
草鱼赤皮病的防治方法四川自贡市潘树良草鱼赤皮病一般是在6~10月间发生,此病死亡率高,有的鱼塘几乎全部死完。因此,对草鱼赤皮病的防治应引起养鱼户的重视草鱼赤皮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鳞片脱落,部分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梢腐烂等。鱼病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防治鱼病,需要对鱼病进行辨别。在没有专门仪器的情况下,可用肉眼作简单地诊断。其方法是:一看体表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但充血情况不同,鱼病也有区别,如剥开皮肤,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甚至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  相似文献   

9.
山区鱼塘多为土池 ,建池经济 ,复耕快 ,又可改善土壤养份结构 ,但多年养殖造成池塘淤泥过深 ,水位较浅 ,相对放养密度增大 ,水质偏肥 ,有机质含量高 ,池水呈酸性 ,(p H值在 5~ 6之间 )有利于卵甲藻大量繁殖 ,我县鱼种场于 1998年出现嗜酸卵甲藻危害 ,病鱼死亡率较高 ,造成损失。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初期病鱼少食 ,拥挤成团 ,或在水面形成圈状游动。后期食欲减退 ,浮在水面游动迟缓 ,病鱼背鳍、尾部和背部出现小白点 ,捞出检查可见体表粘液增多 ,严重时小白点布满体表和鳃丝上 ,且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 ,尾部特别明显 ,体表好似粘上一…  相似文献   

10.
戎平 《饲料研究》2001,(4):38-38
鱼患竖鳞病的症状为: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如果是因鱼波豆虫引起的竖鳞病,除有竖鳞的症状外,镜检鳞囊积液,还可发现其中有大量鱼波豆虫。 鱼竖鳞病对鱼的危害较大,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亡。要预防鱼的竖鳞病,应严防鱼体受伤,尽量缩短鱼在越冬期间的停食期。对预防鱼波豆虫引起的鱼竖鳞病,在鱼种放养前,还需用 10× 10- 6~ 20× 10- 6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0~ 30 min;也可在鱼池中,每 100 m2水面放楝树或枫杨树…  相似文献   

11.
泥鳅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春季发病较重。症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相似文献   

12.
鱼类暴发性传染病,夏秋季各地鱼池多有发生,传染快,死亡率高。症状是病鱼体表两侧、头嘴、眼眶、肠道、内脏充血发炎。该病不易救治,采取预防的办法.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草鱼 ,易得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俗称草鱼“三病”。现将这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赤皮病 又名出血性腐败病 ,擦皮瘟。此病多由于拉网或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 ,擦破鱼的皮肤 ,使赤皮致病菌 (荧光极毛杆菌 )侵入鱼体而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鳞片脱落 ,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严重时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末端腐烂 ,鳍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预防方法 :1元旦前后放养 ,因为这期间气温、水温比较低 ,鱼的活动力弱 ,鳞片紧闭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2放养前鱼池一定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  相似文献   

14.
(一)白点病 病原为刺激隐核虫。系纤毛虫类寄生虫,虫体椭圆形,多寄生于病鱼体表和鳃丝上。病鱼粘液分泌增多,表皮细胞增生,包裹虫体,形成白色的囊,肉眼看上去成了白点。病情严重时鳞片脱落,体表点状充血。有的一侧或两侧瞎眼。该病一般发生在初夏或夏末初秋,  相似文献   

15.
(一)鸡呼吸道病临床特征 1.采食、精神及体表变化。发病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增多,饮水时不断从口角甩出黏液;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垂头缩颈;鼻腔分泌物增多,流鼻液,鼻窦肿胀;眼结膜充血,流泪;头部水肿,鸡冠和肉垂淤血,呈紫黑色,一侧或两侧肉垂增厚、变硬,触之热感增加;腿上无毛处有紫色出血斑。  相似文献   

16.
(一)突眼病 1.发病症状。病鱼常显现眼部症状为眼球突出,眼眶出血,单侧或双侧眼巩膜白浊,体表无其他显著症状。因其眼球突出症状明显,故渔民称之为“突眼病”。解剖病鱼,内脏最明显的症状是胆囊肿大,有的比正常的体积大数倍。  相似文献   

17.
在进出口鱼的检疫中,经常发现一些鱼有皮肤病,主要症状是鱼的体表发白或发红,常可引起鱼的死亡,造成损失。现将笔者在检疫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如下。1自点病与自粉病的鉴别白点病与白粉病的症状相似,在鱼体上都有白色点状物出现。但两病的病原体不同,白点病是由小瓜虫?..  相似文献   

18.
在养鱼生产中,有效地防治鱼病,首先要能正确地诊断鱼病 但是不少养鱼户由于缺乏诊断鱼病的技能,往往错过防治鱼病的时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大。下面介绍用肉眼快速诊断鱼病的简便实用方法: 一、观察鱼体表 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有时眼睛也充血,剥开皮肤时,病情轻的肌  相似文献   

19.
第九讲:肠炎病与赤皮病的区别及防治技术 许多传染性鱼病均能引起肠道充血发炎。肠炎病与赤皮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单纯肠炎病病鱼的皮肤完整无损。赤皮病有时肠道也充血发炎,但主要症状为皮肤局部或大部分发炎出血、鳞片脱落。 一、症状鉴别 1.病原体不同 肠炎病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赤皮病的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腹水症”病原分离及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症”是一种对斑点叉尾鱼回危害较大的细菌性败血症 ,该疾病已在四川一些地区相继发生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 0 0 0年 6月四川彭山渔场饲养的斑点叉尾鱼回大规模发生“腹水症”,造成大批斑点叉尾鱼回急性死亡。病鱼表现为体表充血、出血 ,眼球突出 ,腹部膨大 ,肛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