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绒金龟子 ,又名黑绒金龟甲、东方金龟甲、鹅绒金龟甲。成虫体长 7~ 8mm ,宽 4 5~ 5mm。体卵圆形 ,背面黑色、黑紫色或黑褐色 ,体表有丝绒状闪光。幼虫体长 14~ 16mm。黑绒金龟甲在河北省各地大量分布 ,一年发生 1代 ,以成虫越冬 ,4月中旬出土 ,有雨后集中出土习性。该虫食性极杂 ,取食为害多达 140多种植物 ,主要以成虫为害。在我地对果树苗木为害十分严重 ,桃、李、杏、梨和苹果等幼树苗木受害严重时 ,可将叶片及生长点取食干净 ,苗木干枯死亡。主要防治措施有 :1 控制幼虫虫源 大水闷灌。蛴螬 (金龟子幼虫 )抗水力较差 ,灌…  相似文献   

2.
白星金龟子成虫喜食成熟的果实 ,常群集啃食果肉。近年汶上县该虫为害有加重趋势 ,笔者 1999~ 2 0 0 0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综合防治。1 地下防治。在幼虫发生期 ,即 7月下旬、8月下旬和次年 4月上中旬 ,于地表撒施辛硫磷颗粒剂 ,每 6 6 6 7m2 撒 3~ 5kg。2 处理有机肥。白星金龟子通常把卵产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 ,未腐熟的土杂肥 (尤其是鸡粪 )和秸秆中藏有大量金龟子的卵和幼虫。通过高温腐熟后大部分幼虫和卵能被杀灭。所以 ,果树施基肥时务必用腐熟后的土杂肥。3 糖醋液诱杀。配制糖醋液 ,用小桶悬挂在果园内 ,桶内加入呋喃丹诱…  相似文献   

3.
1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其种类有40余种,危害甘薯的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子、黑皱金龟子、黄褐金龟子、豆形绒金龟子等. 不同类型的金龟子世代不同,如华北大黑鳃金龟子在黄淮海地区2年完成1代,东北大黑鳃金龟子在黑龙江省2~3年完成1代,铜绿金龟子在辽宁、安徽以及黄淮地区每年发生1代,暗褐金龟子、黄淮金龟子在河南、河北、山东等每年发生1代.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江夏区部分梨园具有 4 0年以上的种梨史 ,病虫生态稳定 ,种群多样。但近几年以土壤越冬的梨象虫 (即梨虎 )、梨实蜂、梨卷叶瘿蚊等 3种害虫发生为害逐年加重。1 为害特点1 1 梨象虫 在武汉地区多数一年 1代 ,少数两年1代。以成虫潜伏在土壤中 6cm处越冬。翌年 4月至 5月中旬成虫出土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出土最盛。成虫出土期若遇透雨 ,出土量大而集中。成虫出土后取食梨树嫩叶、嫩芽 ,啃食果皮 ,尤其气温高、晴朗无风天气最活跃。成虫为害一周后即开始交尾产卵 ,此时梨果约大拇指大小。产卵时 ,先将果柄基部咬伤 ,再转到果实上咬…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义乌市,1988年首次发现梨花蕾蛆(梨花瘿蚊)为害,目前已蔓延全市梨园。受害花蕾似灯笼状逐渐干枯变黑,梨花蕾蛆在义乌1年发生1代,以蛹在0~2.0cm探的土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越冬蛹羽化成虫出土(气温高时羽化早,气温低时羽化迟),成虫出土后很快交尾产卵,3月中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为害花蕾。老熟幼虫从变黑的花蕾中爬出,沿枝干爬下或掉入地面,半小时左右即入土,至6~7月便在土中化蛹越夏越冬。梨花蕾蛆在阴湿低洼坡脚及溪边地为害较地势高燥的山地严重。主要为害砂梨,花期越早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规律柑桔花蕾蛆,又名花蛆、桔蕾瘿蚊。成虫似小蚊,在柑桔花蕾上产卵,以蛆状的幼虫为害花器官,受害花形似“灯笼”或“算盘子”,使其不能开花结果而减产。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者减产50%以上。花蕾蛆一年发生一代,部分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化蛹,3~4月柑桔花蕾开始露白时羽化为成虫出土,1~2天交尾,一般早、晚飞到柑桔花蕾上产卵,孵化为幼虫在花蕾中为害,约10天左右,便爬出花蕾弹跳入土或随落蕾入土作茧,翌年3月化蛹,继续为害柑桔花蕾。二、防治方法根据果园头年花蕾蛆的有无、当年春季的降雨量、土壤湿度和花蕾发育程度加以预测和防治。其关键是抓  相似文献   

7.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 4~ 5代 ,越冬后第一代成虫发生在 5月上旬 (暖冬年份在 4月下旬 )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 6月上旬。这两代幼虫主要为害桃形李果实。以后几代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这些作物上越冬。成虫白天静息 ,夜间交尾产卵。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一般每果实产卵 1~ 3粒 ,多者达 2 0粒左右。一般一果一虫 ,多者一果数虫。2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残株 ,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忌种以上转株寄生作物 ,合理修剪与疏果 ,及时疏去密生枝与密生果 ,使枝间、枝果间及果间互不交接 ,减少产卵场所。…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桑树病虫害名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允信  屈珍莲 《蚕业科学》1990,16(3):165-172
据调查,山西省桑树病虫害种类较多,分布面广,在全省3个市5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初步统计,桑病共有18种,桑虫共有38种.其中桑黄化型萎缩病,桑疫病,桑赤锈病,桑褐斑病,桑蟥,蠼螋,桑尺蠖,黑绒金龟子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桔潜又称潜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只为害柑桔类果树,以山地果园发生严重。我县柑桔园以前仅零星发生,为害轻,近年有逐年为害加重的趋势,成为桔园的主要害虫。据对我县10余个果园调查,春梢被害率达15%~20%,严重者达50%以上,造成叶片枯萎大量脱落,树势衰弱,落花落果严重,减产20%~30%,果实品质下降。1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桔潜一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树皮裂缝、地衣、苔藓内及树干周围土里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幼虫为害期,4月中下旬幼虫盛发,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羽…  相似文献   

10.
<正>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以夏秋季为害为主的一种微体昆虫。它以幼虫为害桑树嫩芽,被害芽轻者受伤弯曲畴形,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绒金龟甲(Serica orientalis)在兰州市的生活史、降水量对其田间消长动态的影响以及室内温度对其生长发育、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条件下,黑绒金龟甲的卵期6~9 d,幼虫3龄,幼虫期为53~86 d,蛹期9~16 d,成虫期长达9个多月,即280 d;黑绒金龟甲在兰州一年发生1代,4月下旬入蛰成虫开始出土,5月中旬~6月下旬成虫交配产卵;5月下旬~7月上旬为幼虫危害时期,7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转入地下化蛹,8月中旬蛹开始羽化,成虫当年不出土,在地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黑绒金龟甲卵在18℃以下不能孵化,22~30℃时卵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32~35℃卵的历期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延长;其中,30℃时卵的孵化天数最短,为6.6 d;25℃时卵的孵化率最高,为95.00%,35℃时孵化率最低为21.25%。黑绒金龟甲的发生量与降水量有关,在每一个降水高峰期后,黑绒金龟甲的出土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是全国苹果的主要产区。苹果病虫种类多,为害重。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曾经得到有效控制的蛀果类害虫,再度呈严重发生为害趋势。1 蛀果害虫重发生原因 蛀果害虫种类增加。1997年前,桃小食心虫是主要蛀果害虫,其他蛀果害虫仅在部分果园零星分布。近年来,苹果园的蛀果类害虫增加为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蛀螟、白小食心虫和棉铃虫等6种,其中前两种已上升为优势种群,部分果园虫果率高达20%~25%。 发生期提前。冬春气温升高,…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78年春在衢州市安仁公社郑家大队溪滩桑园中发现桑虫严重为害,今春再对该虫进行调查与观察,经西北农学院周尧先生鉴定此虫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种名阔胫绒金龟,学名Maladera verticalis。成虫赤褐色有光泽、  相似文献   

14.
吸果夜蛾种类较多,为害严重的有嘴壶夜蛾和鸟嘴壶夜蛾。这两种夜蛾的寄主植物有柑橘、桃、梨、李、杏、葡萄、枇杷等多种果树及蔬菜。幼虫为害植物叶、芽及幼苗,还为害木防己、悬钩子、蜀葵等野生植物,使叶呈缺刻或残留叶面表皮或最后只剩叶脉的网状型。成虫以虹吸式口器刺入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华蜜蜂天敌进行调查,发现金龟子是造成中蜂逃跑、群势下降和产量减少的主要天敌之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为害中蜂,从5月开始8月结束,以6~7月为主发生期;其种类主要有宽带鹿花金龟Dicranocephalus adamsi、黄粉鹿花金龟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Keychain、铜绿丽金龟Anolam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赭翅臀花金龟Campsiura mirabilis (Faldermann,1835)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为害过程是,以坚硬的体壁和鞘质的前翅为防护,强行进入蜂巢,破坏巢脾,偷食蜂蜜,干扰蜂群正常生活;其为害症状表现为,死亡金龟子堆积在蜂箱巢门口或箱底,中蜂工蜂因与金龟子的搏斗而死亡累累,损失惨重。蜂群群势因蜜蜂个体伤亡而下降,蜜脾被破坏,蜂蜜产量大幅下降,受害严重的蜂群甚至逃跑或死亡。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防治建议,可供中蜂饲养区防治金龟子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青花金龟以成虫为害葡萄、山楂、苹果、梨、桃、杏、柑桔、板栗等多种果树及林木、蔬菜、花卉和农作物等 ,食性很杂 ,分布很广 ,常群集为害。成虫大小差异很大 ,体长 11~ 16mm ,宽 6~ 9mm。体色变化也很大 ,古铜色、暗绿色、褐色、绿色或黑褐色等。胸部背面及翅鞘散布许多形状不同的白色绒斑 ;头部有长毛 ,前胸背板略呈扁椭圆形 ,密布刻点和长茸毛 ;翅鞘上遍布弧形刻点和茸毛。幼虫老熟时体长32~ 36mm ,头暗褐色 ,胴部乳白色。一年多发生 1代 ,以成虫、幼虫或蛹在土内过冬。 4~ 6月发生成虫。 5~ 6月产卵。发生早的幼虫 8~ 9…  相似文献   

17.
桔实雷瘿蚊是我国发现的瘿蚊科雷瘿蚊属的新种 ,2 0世纪 80年代在我市柚果开始发生为害 ,至1996年发生面积达 5 2 0多hm2 。广东的曲江、连山及江西等地亦有发生。1 发生与为害 桔实雷瘿蚊在梅州一年发生 4~ 5代。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为第二次为害高峰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出现第三次为害高峰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出现第四次为害高峰。桔实雷瘿蚊以阴凉潮湿的山地柚园发生较多 ,果园中若有丛生的植被和山泉流水 ,更有利于繁衍。老熟幼虫一般在 11月落入土内 10cm左右越冬 ,翌年温度升至 2 0℃以上时 ,幼虫爬上土表化蛹 ,蛹期 7~ 14天 …  相似文献   

18.
2.3"一毛双色"效应制作 "一毛双色"指被毛的下层和上层为两种颜色,"草上霜"效应实质是被毛上层为白色的"一毛双色"效应.自然界的野生动物被毛绝大部分为一毛多色或渐变色,有的毛从根部至毛尖有5种以上颜色的色节."一毛双色"效应有底绒浅色毛针深色和底绒深色毛针浅色两种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丘陵地区,有着地多、果园多的地理优势,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大力推广果园养鸡,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致富的好门路。果园养鸡,鸡粪肥园,提高土地肥力,改善泥土团粒结构,有利果园增产丰收,1只成鸡年产鸡粪约50千克,如果每667米2果园内放养40只成鸡,年产鸡粪近2000千克,可提高果园产量8%~12%。果园养鸡,鸡能捕食白蚁、金龟子、蚜虫、潜叶蛾、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幼虫和蛹。据不完全统计,每667米2果园放养40~50只成鸡,可减少害虫损失5%~6%,有利果树正常生长。果园养鸡,鸡可随时捕食昆虫、蚯蚓、青草、草籽、砂砾等各种野食,扩大摄食范围,…  相似文献   

20.
<正>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称青虫,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变态。幼虫为害桑叶,故称它是桑叶害虫。在我省为害普遍,尤以川东、川北蚕区较为严重。今年立夏前后,盆地气温剧烈上升。据气象资料:5月初旬平均气温达27~31℃,显著高出7~9℃,极端最高气温普遍达35~38℃,个别地区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