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保护地极早熟番茄陇番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含Tm 2 nv基因的早熟红果材料与早粉 2号杂交 ,其后代经分离选择育成早熟粉果自交系 92 0 354,从国内杂种一代材料中分离、鉴定、选择育成优良粉果自交系 92 0 387,以二者为亲本组配成番茄一代杂种陇番 8号 ,果实为扁圆形 ,粉红色 ,平均单果质量 138.7g ,熟性极早 ,自开花至采收仅需 4 5d(天 ) ,较西粉 3号早熟 9~ 10d(天 ) ,前期产量 6 6 7m2 16 78.4 6kg ,占总产量的38.2 6 % ,较对照高 18.3% ,在北京、石家庄、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和合肥等地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苏芡杂2号植株的叶、花、萼片、果实、籽粒等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除花色、萼片形状基本相同外,苏芡杂2号的营养生长强于对照紫花苏芡,始花期早于对照5~9 d,且采收期较对照延长5 d左右;综合抗叶瘤病强于对照;苏芡杂2号的单株平均结果数为13个,多于对照的12个;其籽粒米仁直径平均为1.0 cm,较对照的0.85 cm大15%;其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1.1%;平均667 m^2产量达77.8 kg,高于对照14.1%。  相似文献   

3.
赣丰 5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96年选配的辣味型辣椒一代杂种。通过 1997~1999年江西省连续 3a(年 )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种的结果表明 ,赣丰 5号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熟性与弄口早椒相近 ,但总产量增加 17.2 % ,较抗疫病。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生产试种 ,也表现为高产稳产。赣丰 5号株高 55cm ,分枝力强 ,坐果率高 ,单株连续结果可达 6 0个以上 ,早熟 ,始花节位 11~ 13节。果实长牛角形 ,青熟果绿色 ,老熟果鲜红色 ,果形直 ,光滑无皱 ,肉厚空腔小 ,耐贮运。单果质量 2 5~4 0g ,果长 16~ 18cm ,果粗 2 .7~ 3.2c…  相似文献   

4.
陈学君  李唯  张慧玲  陈蔚文  陈婧 《园艺学报》2009,36(7):1088-1088
 番茄新品种“金象番早”早熟,耐热,从出苗到90%果实成熟约125 d,较对照品种加“加拿大8号”番茄早熟8 d。成果红色,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6 g。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一般产量101 561~105 507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1.4%。  相似文献   

5.
桂航2号是红椒一号经过太空诱变处理后,经单株定向选择6代选育而成的极早熟、高维生素含量品种。品种从定植至采收鲜青椒约50 d,前期果从开花至采收约30 d,比对照红椒一号提早10 d。前期挂果集中,平均前期产量667 m2为1 084.98 kg,较红椒一号极显著增产27.18%;总产量平均667 m2为3 000 kg。株高80 cm左右,植株开展度60 cm左右,植株生长势较旺,第一花着生节位8~10节,果长16~17 cm,横径1.8 cm左右,肉厚0.15 cm,果肩平或斜,果面光亮,果形较直,青果为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单果质量约15.3 g,最大单果质量可达16 g。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检测,每100 g鲜果中VC含量115 mg,辣椒素含量13.3 mg/kg,干物质含量7.44%,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红椒一号提高了55%。较耐低温弱光,耐湿、耐肥能力强,适于桂北地区作早熟大棚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连续变光对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环境条件相对不敏感的番茄(L-402)及较敏感的番茄(佳粉10号)为试材,研究了75%、50%、25%遮荫分别与100%光照交替条件下(遮荫5d,自然光照5d),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变光条件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变化相似,试验前期影响不大,后期波动性上升即遮荫阶段较对照上升幅度大,恢复光照阶段上升幅度小,二者变化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试验前期较对照上升,随后下降.三者均随遮光次数增加且遮荫严重时进入不可逆的变化阶段.重度遮荫变化幅度大.连续变光对佳粉10号的影响较L-402更大.  相似文献   

7.
云春白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4215和CM13241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80 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合抱H型,外叶浓绿,心叶金黄;株高32 cm,开展度58 cm,球高23 cm,横径10~11 cm,球形指数1.8,净菜率71.6%,一般净菜产量5?300 kg · (667 m~2)~(-1)左右;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2.21%,VC含量219.0 mg · kg~(-1),耐抽薹性强,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春月黄相当,适于1?600~2?000 m高海拔区域的贵州、云南蔬菜主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8.
甬甜8 号是以高代自交系BZ-15-9-7-5-3-1 为母本,以BH-6-12-9-4-3-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梨形,单果质量约0.45 kg;果皮白色,果肉白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3% 左右,口感脆甜、香味浓郁;春季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全生育期95~110 d(天)。适宜华东地区春季设施栽培,耐低温性好,田间对蔓枯病、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较对照小白瓜强,产量2 500 kg·(667 m2-1 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棚栽培新品种津优1号 品种来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新成果 栽培形式:大棚及露地 与同类品种相比的突出特点: ●抗病: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抗性强 ●丰产: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条长棒形,长36 cm左右,单瓜重约200 g,667 m2(1亩)产量5 500 kg左右。 ●优质:瓜把短,瓜皮深绿色,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绿白色、质脆,品质优,商品性好。 ●早熟:第1雌花着生在第4节左右,雌花节率80 %左右,从播种到采收约70 d(天),采收期70~90 d(天)。 早春日光温室栽培最新品种津优2号 品种来源:天津市科技攻关最新成果 栽培形式:早春日光温室及春大棚 与同类品种相比的突出特点: ●早熟: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不易化瓜,从开花到采收比长春密刺早3~5 d(天)。 ●耐低温弱光:一般夜温11~13 ℃可正常生长。 ●产量高:植株长势强,茎粗大,叶片肥大,深绿色,分支中等,腰瓜长35 cm,单瓜重200 g。前期产量较长春密刺高21 %,总产量高31.6 %,一般667 m2(1亩)产5 000 kg以上。 ●抗病:抗霜霉病、白粉病及枯萎病能力强。霜霉病的病情指数较长春密刺低43.7 %,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较长春密刺低53.7 %,枯萎病的发病率低15.3 %。 ●优质:瓜条长棒状,深绿色,刺瘤中等,白刺,品味佳,商品性好。 越冬日光温室新品种津优3号 品种来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新成果 栽培形式:越冬日光温室 与同类品种相比的突出优点: ●抗病性强:具有双亲抗性,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良好的稳产性能。 ●丰产性好:植株紧凑,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第3~4节,雌花节率40 %左右,回头瓜多。平均早期产量较长春密刺增加37.6 %,平均产量较长春密刺增加32.3 %,每667 m2(1亩)产量达5 500 k g左右。 ●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在11~14 ℃低温和9 000 lx弱光下能正常生长。春季可提前播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商品性好:瓜条顺直,长35 cm左右,单瓜重230 g左右,瓜条深绿色,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瓜把短,一般小于瓜长的1/7;心腔较细,小于瓜横径的1/2;果肉浅绿色,质脆、味甜、品质优,符合北方的消费习惯。 露地栽培新品种津优4号 品种来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新成果 栽培形式:黄瓜露地栽培的替代品种 与同类品种相比的突出优点: ●抗病性强:具有双亲的抗性,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 ●丰产性好:植株紧凑,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40 %左右,回头瓜多。侧枝结瓜后自封顶,较适宜密植。平均早期产量较津春4号高10 %~15 %,总产量增加10 %左右,667 m2(1亩)产量可达5 500 kg左右。 ●耐热性好:在32~34 ℃高温下正常生长。春露地可延长收获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商品性好:瓜条顺直,长35 cm左右;瓜条深绿色;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单瓜重200~250 g。 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 品种来源: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成果 栽培形式:早春茬和秋冬茬日光温室 与同类品种相比突出特点: ●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茎粗壮,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分枝性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早春种植667 m2(1亩)产量可达6 000[ KG*9〗kg,秋冬种植产量可达5 000 kg。 ●商品性好:瓜条棒状,深绿色,有光泽,棱瘤明显,白刺,把短,品质佳,腰瓜长35 cm,单瓜重200 g左右。 ●早熟性好:早春种植第1雌花节位4.1节,从播种到采收65~70 d(天)。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从开花到采收比长春密刺早3~4 d(天)。 ●抗病性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 ●耐低温弱光:夜温10~13 ℃及10 000 lx弱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 光滑型黄瓜新品种津优6号[ FK)〗 品种来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栽培形式:春秋露地及春秋大棚栽培 突出特点:对温度逆境耐性强,早熟性强、雌花节率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瓜条顺直、口感好、商品性好,果实货架寿命长,同时,刺少无瘤有利于清洗并减少了农药残留,是适合包装和鲜食的优良黄瓜新品种。 王艳飞供稿 (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95号,300192,电话:022-23016666)  相似文献   

10.
1990年,顺昌县从山东省临沂、临沐等地引进秋风蜜、大五月红、小五月红和罐5等四个桃新品种,在郑坊乡招杉村(海拔500多米)进行试种。经多年的观察,发现秋风蜜适宜本地栽培,表现为:生长势强,坐果率高,早结丰产,抗逆性强,果大、色艳、味甜醇香、肉质较细,品质中上。6月17日开始成熟,6月25日左右为成熟盛期,比大久保早7~15d,为中早熟品种,耐贮性强(货架期可达7d左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珍珠番石榴为对照,对收集的17份海南本地优质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质地、风味、香气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番石榴种质资源品质佳,果肉皆嫩滑可口、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具有芳香味;红肉种质资源芳香味更浓。尤其琼番石榴17号、5号、9号、8号和4号等5个种质资源表现更突出,不仅品质优,且平均单果重较对照高。  相似文献   

12.
华美105是以自交系HA015为母本,以抗CMV的株系LR0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螺丝形羊角椒。早熟,从定植到始收45 d(天)左右,首花节位在第9~10节。植株健壮,生长势强,叶片小,节间短,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单株结果 25~30个,单果质量80~120 g,产量稳定在8 500 kg·(667 m~2)~(-1)以上。青熟果深渌色,老熟果红色,辣味中等,肉质脆嫩,市场接受度高。田间对CMV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3号。适合北方早春、秋延后、越冬设施及南方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湘辣4号辣椒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辣 4号为辣味型一代杂种。其母本 970 4A是从 2 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经 5代回交选择育成的优良不育系 ,其父本 970 1是从四川地方品种二金条中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该品种中熟 ,从定植至采收青椒约 4 8d(天 ) ,至采收红椒约 6 5d(天 ) ,鲜椒产量 2 0 0 0~ 30 0 0kg·(6 6 7m2 ) -1,抗病性强。果实羊角形 ,鲜果绿色 ,生物学成熟果深红色 ,味辣 ,商品率高。适于湿润嗜辣地区作加工、盐渍、酱制或鲜食栽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90年代郯城县选育了一批核用银杏品系,经引种栽培试验,郯城5号、郯城9号、郯城13号、郯城16号、郯早(郯城111)、魁金(大金果)等6个品种表现早果丰产,适应性强等特性,是目前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5.
石秋葵3号是以卡里巴后代14-5为母本,以新东京5号后代14-9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秋葵新品种。成熟植株平均株高1.72 m,茎粗3.0 cm,节间长2.9 cm,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叶片掌状5裂,深绿色,叶面有硬毛。嫩果五棱,果长10~15 cm,果肩宽1.6~1.8 cm,果实深绿色且富有光泽,萼片不易脱落。花后5~7 d(天)采摘嫩果,采收期110 d(天)左右。田间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五福,每667 m2平均嫩果产量2 319 kg,适宜在冀中南地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早熟厚皮甜瓜早皇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皇后是从新蜜 1号和新疆地方品种黄皮瓜中选出的自交系配制而成的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 84d(天 ) ,果实发育期 38~ 4 0d(天 ) ,植株长势中等 ,果实椭圆形 ,果皮金黄色 ,全网纹 ,商品率高 ,外形美观 ,肉质较松脆可口 ,耐贮运性好 ,单瓜质量 3~ 4kg ,产量 2 5 0 0~ 30 0 0kg·(6 6 7m2 ) -1,中心糖含量 13%~ 14 %。  相似文献   

17.
从地方品种上蔡巨型1号长条肉丝瓜中选出优良自交系15,从外引丝瓜资源雅绿13号中选出自交系13,杂交配制成一代杂种驻丝瓜9号。该品种生长势强,较抗丝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早熟,第一雌花节位8~9节,比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早5~6d采收;瓜条棒形,匀直,表皮青绿色,果肉脆嫩,味甜;果长40~42cm,果粗5~6cm,单果质量约450g,生长期全程带花。露地栽培每667m。产量3000kg左右,比长沙肉丝瓜增产20%以上。己在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京春娃4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QX4B和0841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期55~60 d(天),株型较矮,外叶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筒形、叠抱,叶球高22~23 cm、直径13~14 cm,球内叶切面为均匀深黄色,单球质量约1.4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左右。耐抽薹性强,对黄萎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春月黄、玲珑黄012和耐寒金皇后,品质脆甜。适宜作大娃娃菜种植,每667 m~2可定植6 000株,适合北京、云南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张家口坝上、甘肃、云南等高冷地区(海拔800~1 800 m)夏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20.
以青岛农业大学新配制的10个干椒品系为试材,以干制辣椒"英超4号"为对照,从植株农艺性状、果实性状、果实空间分布及丰产性等5个方面进行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椒新品系‘F15073’的综合表现最好,株型紧凑、抗倒伏、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产量比对照干椒"英超4号"高27.93%,适宜在山东半岛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