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树定型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基 《茶叶通讯》1992,(4):43-44
定型修剪适用于幼龄茶树及经过重修剪、台刈后的茶树。定型修剪的任务是促进茶树骨干枝生长,形成丰产树冠的骨架,为建造优质高产树型奠定基础。1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1.1 开采标准幼龄茶树第一次定型修剪不宜过早,过早茶苗小,剪后抽发的枝梢不粗壮,影响丰产树冠骨架的形成;也不可太迟,推迟定型修剪,就会相应推迟投产时间,影响茶树经  相似文献   

2.
<正>茶叶产业是贵州省黎平县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传统、特色、富民、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群众经济增收致富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几年来对幼龄茶园管理等工作实践和调查,发现许多茶园业主对幼龄茶同的茶树定型修剪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修剪不标准,修剪不适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较大地影响幼龄茶同的正常封园和投产。现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参考,本人认为幼龄茶园的茶树定型修剪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茶树树冠培养,以往是采用定型修剪法。定型修剪每年进行一次,共需进行3次,这要花去3年时间,而且每次都剪去大量枝叶,给茶树带来严重机械创伤,削弱了树势,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茶苗死亡。因此,目前斯里兰卡和东非各产茶国都已广泛采用“弯技法”来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我国南方茶区近年也开始应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弯枝法是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的一种好方法,很有推广前途。 一、弯枝法养蓬的优越性 幼龄茶树采用弯枝法养蓬,与定型修剪法相比,具有以下优越性。 1.保护了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可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茶树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投产。 2.避免了茶树因修剪造成创伤和对树势的削弱,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茶树树冠培养技术一般是通过二、三次定型修剪,结合轻采来实现的.这一途径导致茶树蒙受几度损失大量枝叶的创伤,对树体生长有一定影响,延缓投产年限,致使茶树幼龄期的生物产量不能尽快转为经济产量,影响茶树早期增收.对此,目前已研究采用与修剪技术迥然不同的培育技术,这就是茶  相似文献   

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二足龄在圃茶苗离地15cm主茎粗和分枝数均优于一足龄在圃茶苗且差异极显著,不存在树势变弱现象;二足龄在圃茶苗的分枝高度随修剪高度的提高面提高;提出:二足龄出圃茶苗,一足龄时离地10cm在圃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二足龄移栽时离地2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三足龄早春离地40cm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四足龄早春再离地50cm进行第四次定型修剪。以期培养合理的丰产树冠。  相似文献   

7.
定型修剪是培育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的一项主要措施,其作用是使茶树形成强壮的骨干枝。无论是直播的还是移栽的茶树,在幼龄阶段现在一般都要求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全园苗高有75%达8寸以上时开剪,修剪方法是用整枝剪离地4~5寸,  相似文献   

8.
问:刀割边茶的茶树也要定型修剪吗?答:要定型修剪。问:边茶的定型修剪分几次,高度怎样掌握?答:大部分茶树长到一尺左右时离地5—6寸剪第一次,以后每隔一年剪一次,每次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5寸一共剪三次。问:粮茶间作茶园和专业茶园的剪法一样吗?答:对茶树的高度要求不一样,原则上间作茶园的茶树要比专业茶园的茶  相似文献   

9.
1.幼龄茶树修剪的目的:幼龄茶树修剪的目的是在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和费用,尽可能的使茶苗迅速成为最适宜于生长的大小和形态的茶业。这种最适宜于生长的大小和形态能给茶业以最大以活力和产量,并尽可能的长期保持产量。2.在苗圃里的修剪:一年生的苗圃,准备当  相似文献   

10.
我场自1956年春以来,已逐步发展新茶园2100余亩,为了使幼龄茶园提早成丛,同时很好地利用幼龄茶树修剪下来的老叶以增加收入,去年我场党支部特种了一块试验田(三亩)这块茶地是二足年生的茶树。采取一年定型修剪二次,并适当地加强了肥培管理措施之后,今年第一年开始投入采扎。到9月10号止,平均每亩已采了干毛茶100斤左右。估计全年亩产可达到130斤以上。而其他一年修剪一次的平均每亩产量只有32斤左右,估计全年至多超不过40斤。同时就茶树生长情况来说,一年剪枝二次的,丛高70公分以上,丛幅一公尺左右、分枝茂盛。一年剪枝一次的茶树,丛高不到65公分,丛幅80公分左右。其他群众所  相似文献   

11.
茶树修剪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1.定型修剪:适用于幼龄茶树和改造后茶树。2.轻修剪:适用于青壮年茶园。3.深修剪:适用于成年茶园。4.重修剪:用于未老先衰或衰老茶树。5.台刈:用于未老先衰或衰老茶树。  相似文献   

12.
茶树弯枝养蓬的优越性:1.保留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二年时间投产。2.避免茶树修剪时创伤造成树势削弱,维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3.可以迅速扩大复盖面.增加分枝数和芽梢数量,骨干技多.主干粗壮,根系既长且多而密。根据试验观察,四足龄茶园复盖度可达90%,比定型修剪茶园复盖度60%增加30%.茶蓬分枝数比修剪的增加一倍以上。4.茶树分枝部位低,有利于矮化栽培。分枝部位一般离地面5厘米左右.这部分处在阶段发育最幼嫩的地方,最先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茶树修剪是培育幼树、提高成年茶树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通常所用的方法,前者为定型修剪,后者为水平修剪两种。而这两种中又分轻剪和重剪。至于整枝修剪,往往采用较少,因此很少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14.
轻修剪是采摘茶园常用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控制茶丛高度,人为地更新生产枝,延缓树势衰弱,提高采茶效率和鲜叶质量。轻修剪的刺激作用,虽远不如定型修剪、重修剪或台刈那么强烈,但仍然能引起茶树生物学上的一些变化,从新近试验结果看,轻修剪主要有以下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二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32(2):19-19
1.茶树栽植 进行茶苗栽植、定型修剪、浇定根水,建设新茶园。改造茶园要完成换种改植或归并移植。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幼树的定剪高度与次数关系着树型结构的合理性,成园快慢与产量高低。为此,本所曾于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一年间,对福安菜茶与政和大白茶进行定型修剪试验,研究认  相似文献   

17.
茶树修剪能引起茶树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的深刻变化,紧密地配合植物学,适度、适时的修剪,是茶树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也是运用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促进茶树营养生长,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确保树势旺盛的一种措施。並为茶园采摘机械化培养理想的树形。现就实际运用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如茶树幼年期的定型修剪,投产茶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了四种氮素化肥,五个等级施肥量对幼龄茶树的肥效。增加氮素的供应,往往能促进茶树的生长。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多余的氮就不能为茶树利用于生长上。且硫酸铵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还会抑制生长,并从在重施肥量的叶片表征上观察到氨的毒害。茶树单从硫酸铵或硝酸钙吸收氮素时,其叶片含铁量较之从硝酸铵或尿素吸收氮素的为低。施氮素低量时,茶根内淀粉贮量有较高的倾向,而在施最高量氮素情况下,茶树把根内的淀粉几乎耗尽了。在供试的茶株中,尿素的各级施用量都使根内淀粉贮量普遍增加,这说明了它是一种良好的氮肥类型。文中也讨论了碳氮比与茶树修剪恢复上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外,斯里兰卡、印度,东非等产茶国于七十年代,广泛采用“弯枝法”,代替了传统的定型修剪。近年来,我国的广大茶区也引进使用“弯枝法”培养幼龄茶树的树冠,效果良好,现将我场热作实验站开展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深修剪与重修剪不同之点,主要体现在修剪程度上,深修剪一般适用于成年茶树,重修剪适用于未老先衰或衰老茶树。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具有比较粗壮和一定数量的三、四级分枝,但由于投产前期偏重于采,忽视了养,未注意留叶采摘,导致茶园复盖度小,树冠面分枝稀疏,茶芽萌发不旺,单产小高;或经过多年采摘,树冠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