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渐深入的当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公园作为城市最为基础的娱乐、健身场所,展现出了城市风貌。尤其是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当下,很多居民们更加向往自然、生态的生活环境,公园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公园绿化建设水平直接对城市生态内循环发展起到了决定价值。所以,必须要做好公园建设和公园美化工程,从而强化广大市民休闲健身体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公园绿地往往是以满足功能使用、改善城市微气候和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为设计目标,为居民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力求打造当地居民喜爱的、体现时代感的新型城市景观绿化空间。全面提高公园的生态质量和文化艺术品位,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景观和生态质量良好、文化内涵丰富的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3.
浅析美国袖珍公园典型代表——佩雷公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城市中的袖珍公园也称“迷你”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在城市结构中,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袖珍公园。1967年5月23日,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Parlay Park)公园正式开园,这一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问世,标志着袖...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景观满意度测评体系,从居民视角出发,对西安城市运动公园的主要植物景观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调查分析得出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植物景观满意度为3.62,属于"比较满意"水平,建议设计初期充分考虑植物景观长期效果,并提高植物管理维护水平,为后续运动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谁都希望有一个优美、宁静、清新的环境.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城市应适当建些大公园,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但修建大型公园毕竟受选址、经费等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得太多.而在居民小区、楼群空地、街道两侧、厂区闲置地等,本着适用、经济的原则,积极发展小型绿地游园还是可行的.这种小型游园以栽植植物为主,它对美化居民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区环境的绿化、美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是否清新宜人已成为人们购房前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城市小区园林绿化建设也就应运而生。城市小区园林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使居住环境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离城市生活区相对较远的平原造林已邻近城市生活区,单纯的景观生态林已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故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本文拟通过总结将邻近西集政府的平原造林改造提升成西集镇中心公园过程中,对现有平原造林改造提升的方法和原则,为其他平原造林改造提升项目提供方法和思路,达到最大限度发挥平原造林作用,又能满足周边居民游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盐渎公园现有功能和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周边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通过实地考察,并收集其他相关市政公园资料,分列出盐渎公园目前状况,提出了对需要完善修整之处进行的规划设计及具体措施,以期为以后实际修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夏县莲湖公园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随之加强,建设园林化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园林绿化观赏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配置,文章以夏县莲湖公园的植物配置为对象,总结归纳了公园中植物搭配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公园绿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绿道的建设和使用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满足居民生态文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翠屏湾花园三期北侧景观公园为研究对象,对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相关数据,对受访者的属性特点、使用特点以及使用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公园、广场新建,人们对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得传统公园的发展面临挑战。阐述了城市传统公园的特征,分析了传统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必要性,并以南京玄武湖公园及莫愁湖公园为例,从公园功能、界面、景观、配套设施、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两座公园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评价,进而归纳总结了传统公园改造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休闲、游憩、健身、自然科普和心灵净化也有了新追求。为应对市民休闲游憩及社会环境的生态需求,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本市郊野公园,探索休闲观光农业与景观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保持城市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人文、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近距离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薛婷  石磊 《国土绿化》2023,(11):66-6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第二自然”,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态质量的重要职责。同时,城市公园也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塑造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载体。绿化设计是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公园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名片,也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做好公园绿化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因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具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成都城市森林从古史时期就开始了发展。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成都的城市森林也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与特点:1.河道、道路等绿廊模式;2.公园森林模式;3.城郊林盘;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5.郊县天然林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开放式公园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我国城市人口基数较大,开放式公园的接待量过于饱和,管理工作当中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鉴于此,主要探讨了开放式公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推动我国开放式公园的有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公园绿地是城市典型的开敞空间,对维护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健康、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民间交往、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气氛有着重要意义。公园绿地使用率体现了城市对居民的服务水平。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抽样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分析广州市公园绿地的使用率,并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番禺新造镇公园为例进行说明。结果表明:可达性和安全性分别是影响中心城区和郊区公园绿地使用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现代社区口袋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片区9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生活圈营造作为切入点,采用行为观察、现场拍摄记录、问卷评价等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口袋公园基本现状、居民的使用满意情况,和使用者行为特征、使用需求,总结出公园现状特色缺失、同质化,互动空间缺失、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可达性差,以及设施配套与需求错位等问题。并从居民生活圈打造和需求出发,提出建设多样化公园,空间叠加优化布局,构建功能合理、布局完善的公共设施体系,以及打造宜人尺度的绿色开放空间等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8.
侯艳 《国土绿化》2023,(9):23-25
<正>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积极开拓空港公园城市建设新思路,在“121”城市功能体系及“432”组团化发展新格局的框架体系引领下,不断丰富公园城市新内涵,努力塑造城园相融的空港都市新图景,积极探索空港特质的创新模式,让居民尽享“绿色福利”。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是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及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公园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因此,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在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园林建设中,公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李炎军 《绿色科技》2019,(12):179-180
指出了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缺乏为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生态城市中建设环境工程迫在眉睫,环境工程的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并且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于此,阐述了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以期为生态城市的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