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县糖蔗渣甚多,除小量用作造纸外,大部分是当作燃料。1980年我们试用糖蔗渣代替原木栽培香菇,获得成功。从9月6日接种,到11月18日开始收菇,只有70天,翌年还可采收春菇。每平方尺鲜菇产量为1.78斤,折每百斤干料产干菇6.2斤。试验证明,香菇菌丝在糖蔗渣培养基与锯末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基本相近。但甘蔗渣栽培香菇,成本比本屑低,锯末每100斤价值2元,甘蔗渣每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部队和地方结合经营的桂黔食用菌实验厂,五月份在广西宜山正式成立。该厂是广西柳州地区科委倡导牵线,由广西融安县科委菌种实验厂、贵州科学院食用菌开发公司、53010部队干部文化学校联合组建的。该厂的任务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烤胶渣、甘蔗渣、大山洞和现有厂房,研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了区农牧渔业厅等8个单位《关于发展食用菌生产开拓致富门路的报告》,要求各地制定具体措施,抓紧抓好食用菌生产这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行业,使之成为扶贫致富的重要门路。确定百色等九个县为全区食用菌生产基地,在南宁、柳州、梧州、桂林建立鲜菇供应基地。广两地处低纬度,具备周年生产食用菌的气候条件。全区现有杂木林3,399万亩,蓄木林达10,645万米~3,还有5,000万亩的农田秸杆,150万吨的甘蔗渣,具备食用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用菌》2014,(3):58-58
随着食用菌产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食用菌栽培新型原料得到陆续开发,农、林、牧废弃物、生产下脚料皆可以成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而这些原料的生物学效率甚至可以高达100%。如用甘蔗渣等物制成原料种植金针菇等,用秸秆等物制成原料栽培双孢菇等,这意味着甘蔗渣等物不再是废料而被任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秸秆也不会被随意焚烧造成大气污染,这代表着食用菌种植可以变废为宝、降低污染,可以形成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平阳县是传统产糖区,甘蔗渣资源很丰富。1982年,我们在榆垟公社进行了木屑蔗渣混合料袋栽银耳试验。对照组,木屑100斤,麸皮30斤,石膏3斤,白糖1.5斤,黄豆粉3斤,硫酸镁0.5斤,水105斤。试验组,木屑50斤,蔗渣50斤,麸皮30斤,石膏3斤,黄豆粉3斤,硫酸镁0.5斤,水110斤。二组培养料均常压灭菌,100℃保持8小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甘蔗渣、桉树皮等广西本地产原料栽培食用菌,开展了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为主料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4种原料均可作为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培养料。综合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利用凉粉草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甘蔗渣为主料,筛选出适合玉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种植区甘蔗渣资源化利用及拓展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甘蔗渣为主要原料,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为辅料配制成7个培养基配方,以木屑和玉米芯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吊袋方式栽培,比较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其中玉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4(甘蔗渣40%、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20%)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0.7%,且菌丝生长旺盛、整齐,洁白、粗壮。研究证明在主、辅料搭配合理的情况下,以甘蔗渣作为主料栽培玉木耳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含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若超过一定范围,对人体健康则不利。因此,探讨凤尾菇吸收矿物元素的规律,对于提高凤尾菇产、质量都有现实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系1980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曹继业博士提供. (二)培养材料:稻草、大麦秆、甘蔗渣、棉籽壳、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关键是菌种,菌种的纯度、活力、培育时间和抗杂能力,决定着生产的成败、效益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菌种生产工艺和培养基成为菌种生产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纸浆50%,甘蔗渣40%,玉米粉6%,糖、石膏、石灰、过磷酸钙各1%、水料比1∶1.2~1.3”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菌丝萌发力强,液化效果好,接种到采收时间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枫树、榆树、化香树、械树等阔叶树,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栽培,生产周期需三年,每百斤木材只产黑木耳一斤左右。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代料,采用聚丙烯袋进行栽培获得成功,每百斤料产干木耳3斤以上,高产的可达8斤,  相似文献   

11.
草菇是中高温型菌种,通过利用甘蔗渣在海南橡胶林下种植草菇的探索,总结其场地选择、时间安排、菌种生产、林下种植和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为林下种植食用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综述食用菌产漆酶规律、食用菌农药残留消解规律,以及漆酶对农药残留降解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食用菌产漆酶规律的研究包括不同食用菌的产酶规律、食用菌漆酶的酶学特性、漆酶与食用菌生长相关性等;食用菌的农药残留消解规律的研究内容含食用菌培养基中和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消解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市许多地方是甘蔗的主产区,甘蔗渣资源丰富。甘蔗渣的成分:纤维素46%,半纤维素25%,木质素20%,氮0.43%,C/N=120:1,基本能满足金针菇的生长需要。笔者于1993年冬进行了用蔗渣栽培金针菇试验,1994年在本市南华食用菌厂试种10万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侧耳属(Pleurotus)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及培养料的配方多种多样,获得的生物学效率也各不相同。国内普遍采用的培养料有:秸秆、稻草、棉籽壳、甘蔗渣、废棉、玉米芯、木屑等,而用废纸栽培侧耳属各种食用菌则未见有详细的报导。现将废纸栽培侧耳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利用当地制糖工业中过剩的甘蔗渣,延伸糖产业链条,以甘蔗渣为主要栽培基质,进行不同基质配方下姬松茸栽培技术探索。结果表明:处理4(甘蔗渣50%,玉米芯20%,牛粪20%,麸皮5%,尿素1%,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灰2%)的产量最高,单包产量可达到73.78 g,生物效率为14.76%。由此,在广西崇左市可以适量配加甘蔗渣为基质推广姬松茸种植,将有利于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蔗渣在我区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据分析,含纤维素50~55%,木质素20%,多戊糖26~30%,以及其他有机、无机物,与木材很相似。我们自一九七八年以来,经过四年的实践,证明用甘蔗渣代替木材和木屑培育银耳,具有出耳早,产量高,朵形大,质量好的效果。用甘蔗渣作为培养基栽培银耳,自接种到出耳,只需要15~20天,每百斤原料可收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食用菌的发展前景食用菌产业(又称种菌业)与种植业、养殖业三业并立,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大农业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广泛地利用农林产品种养、加工的下脚料,如木、竹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牛粪等作培养料生产菇耳,变废为宝,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同时栽培后的残渣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8.
菌糠肥料及其在种植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糠是以锯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稻草、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在菌糠里面残留着大量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中含有不少蛋白质、粗纤维、脂肪、氨基酸、酶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正>菌糠又叫菌渣,是指以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基[1]。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菌糠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报道,我国食用菌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年产菌糠量不少于300万吨[2]。菌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丢弃或燃烧,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推广食用菌菌糠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省蔗区示范和推广的5个甘蔗品种(系)在榨季期间产酒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品种(系)产酒精量随成熟期不同而变化,到成熟高峰期产酒精量达到最高值,这一变化趋势与甘蔗蔗糖分累积的变化曲线相似。(2)其中闽糖86—05、闽糖92-142、新台糖16号、闽糖93—246和闽糖70—611,每吨原料蔗产酒精量分别为113.04、109.2、106.95、106.52和97.82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