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猴头菌H10的水提物对酒精造成的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95%乙醇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损伤指数;采用50%乙醇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脂、极低密度脂蛋白、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猴头菌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乙醇造成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猴头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肝损伤动物血清VLDL含量,中剂量能够降低ALT、VLDL、MDA含量,高剂量组能够降低ALT、AST、VLDL、TG、MDA含量及提高SOD、GSH-Px活性。猴头菌对酒精造成的胃粘膜损伤和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掌状玫耳(Rhodotus palmatus)粗多糖(低、高剂量分别为100、200 mg·kg-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测定脾脏、胸腺指数,血清中TNF-α、IL-1β、IL-6、溶血素含量,耳肿胀度,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酸酐(CRE)含量,并测定脾脏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研究掌状玫耳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掌状玫耳粗多糖高、低剂量组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高剂量组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增加;高、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小鼠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均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显著降低,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ST活性和CRE、BUN含量均显著降低;高、低剂量组TLR-4、IKKα、NF-κBp50表达量均显著升高,IκB-α表达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NF-κB p65表达量极显著升...  相似文献   

3.
以桑叶为培养基质,利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株进行发酵,制备粗桑茶,用粗桑茶(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95、390、780 mg·kg-1)灌胃H22荷瘤小鼠,测定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和胸腺、肝脏、肾脏、脾脏指数,检测血清中IL-2、IL-6、TNF-α、IFN-γ含量,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肾脏、脾脏、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粗桑茶各剂量组肿瘤体积均极显著减小;粗桑茶高剂量组小鼠肿瘤质量极显著降低;粗桑茶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极显著升高;粗桑茶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L-6,中剂量组的TNF-α,高剂量组的IL-2含量显著降低;粗桑茶低剂量组的TNF-α、IFN-γ,中剂量组的IL-2、IFN-γ,高剂量组的IL-6、TNF-α、IFN-γ含量显著增加;粗桑茶各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的Bax、Cytc、Parp、TNF-α、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 cleaved caspase-9蛋白...  相似文献   

4.
探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油提取物复合制剂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设定0.167 g·kg~(-1)、0.333 g·kg~(-1)、1.00 g·kg~(-1)三个剂量组,以及乙醇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组给予食用植物油。30 d后,用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1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同时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样品可以降低3个剂量组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后第16小时肝组织中TG含量和中剂量组MDA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乙醇模型对照组动物肝损伤程度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证明灵芝孢子油提取物复合制剂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多脂鳞伞菌丝体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菌丝体多糖溶液给S-180荷瘤小鼠连续灌胃10d后,测定对荷瘤小鼠抑瘤率、碳粒廓清指数、小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多脂鳞伞菌丝体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为39.54%,并可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血清中IL-2和TNF-α的含量也明显提高。结果提示,多脂鳞伞菌丝体多糖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可能与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分别灌胃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CPs,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变化,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和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含量,测定细胞因子和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量、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和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 p-CREB)蛋白表达量,探讨SCPs对海马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SCPs使免疫低下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增多,细胞间隙缩小,结构更为完整。与模型组相比,SCPs各剂量组5-HT和TPH2含量、中和高剂量组cAMP含量极显著增加;SCPs各剂量组TNF-α、中和高剂量组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SCPs中和高剂量组5-HT;受体、高剂量组蛋白激酶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SCPs高剂量组CREB蛋白、各剂量组p-CREB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为揭示广叶绣球菌多糖对海马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长柄侧耳发酵产物对荷H22肝腹水瘤小鼠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将小鼠除阳性药组外连续灌胃给药6 d,在第7天给每只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H22肝腹水瘤悬液。14 d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Ig G)的含量,计算胸腺指数和抑瘤率,测定T、B细胞增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和菌丝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以及血清中Ig G和IL-2的含量(p0.01)。长柄侧耳发酵产物能够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力,并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鼠肝脏指数测定、肝脏的组织形态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代谢和抗氧化指标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抗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1)对高脂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LP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肝脏的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MD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的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升高;低、中、高剂量组的HO-1、GST表达量均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NQO1表达量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的γ-GCL表达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的CRP、IL-6、TNF-α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V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的ICAM-1表达量极显著降低,表明广叶绣球菌多糖可通过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调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肝损伤。研究结果可为广叶绣球菌多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筛选的复合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壳聚糖酶)配比(1:1:1)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粉中多糖溶出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对酶解后子实体粉溶出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保护胃黏膜上皮细胞效果进行分析.结...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金针菇多糖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利用三等分辐射式迷宫箱训练小鼠,检测每实验日正确反应率、达标小鼠的比率及达标所需训练次数,训练结束后取脑,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项指标的OD值,测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低剂量金针菇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达标率,显著降低小鼠达标的训练次数,金针菇多糖对SOD含量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p〈0.05),低剂量的金针菇多糖明显提高大脑海马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这表明金针菇多糖对小鼠的学习记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大脑海马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选用H22荷瘤小鼠对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发酵产物进行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1 000 mg/kg、 500 mg/kg)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低剂量组(500 mg/kg)抑瘤效果最佳,其抑瘤率为58.7%.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的含量、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但是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多糖(PAP),研究其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环磷酰胺CTX,25 mg·kg-1)及PAP低(100 mg·kg-1)、中(200 mg·kg-1)、高(300 m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15 d,以灌胃生理盐水为空白组,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6、TNF-α和VEGF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排序、细胞完整度、细胞核数量,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cl-2和BAX蛋白表达强度。结果表明:PAP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高剂量组抑瘤率高达78.05%,并且对小鼠胸腺、脾脏等器官指数具有明显恢复作用;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生长状态良好,凋亡率较低,PAP处理组小鼠的肿瘤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形、破裂及模糊不清等现象,并且出现大面积凋亡;PAP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发酵液灌胃小鼠,对小鼠抗运动疲劳及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10 mg/kg·d ddH2O)相比,姬松茸发酵液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30 mg/kg·d)小鼠的负重游泳、爬杆、耐缺氧时间均显著延长,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肝糖原储存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显著提高,MDA值显著下降.说明灌胃姬松茸发酵液,能提高小鼠抗运动疲劳功能和加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子实体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炎症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 PGE_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探究其抗炎机理;运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小鼠疼痛方法研究其镇痛作用;利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模型探究其解热活性。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极性高的水提物和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醋酸扭体和热板疼痛反应、干酵母和内毒素致大鼠发热的体温,其次为甲醇提取物;而二氯甲烷和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显著升高小鼠血浆和右耳组织液中SOD水平,并显著降低小鼠血清MDA和右耳组织液MDA和PGE_2水平,说明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且其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极性高的水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其次为甲醇提取物中。  相似文献   

15.
研究灌胃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三萜白蛋白纳米体TbSAN(每次运动训练前2h按300mg/kg的剂量灌胃)与运动(每周进行4次训练,每次训练游泳45min)结合对小鼠体重、肥胖小鼠骨骼肌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含量及脂肪酸转移酶CD36(FAT/CD36)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28d后,Ⅱ组(运动)、Ⅲ组(灌胃灵芝三萜白蛋白纳米体)体重显著低于Ⅰ组(肥胖模型),Ⅳ组(灌胃灵芝三萜白蛋白纳米体结合运动)体重极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骨骼肌FFA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的骨骼肌中CPT-1含量和FAT/CD36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Ⅰ组,而Ⅳ组极显著低于Ⅰ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欧洲报春花瓣细胞液p H对花色形成的作用机理,以粉、红、白、黄、蓝5个花色欧洲报春的花瓣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色差仪、平面型pH计以及UPLC技术对其花色值(CIE L*a*b*)、细胞液p H值及花色素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细胞液pH值以红色花瓣最低(5.07),粉、白、黄色花瓣次之,蓝色花瓣最高(6.33)。红、粉、蓝色品种花瓣中花青苷含量较高,白色和黄色品种花瓣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同时花瓣细胞液pH值与蓝色品种特有的5种花青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报春色素苷、矮牵牛–7–甲氧基–3,5–二葡萄糖苷、锦葵素–3–葡糖苷和报春色素–4’–丙二酸酯)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红、粉和蓝色品种花瓣花色素提取液的颜色随着外界缓冲液pH的增大而逐渐变浅,并最终变为黄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通过分析可能调控欧洲报春pH的6个基因表达量及其与花瓣细胞液pH值的相关性,发现PvPH4在蓝色花瓣中显著高表达,并与花瓣细胞液p H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编码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是属于Ca~(2+)/H~+逆向转运超家族(Cha Asuperfamily)的caca2,并且蛋白质三级结构建模显示其与液泡钙离子转运体相似度最高(39%)。因此推测PvPH4通过编码Ca~(2+)/H~+转运跨膜蛋白,影响花瓣细胞液p H值,进而影响花色。  相似文献   

17.
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和200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200mg/kg/d阿卡波糖,正常对照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7周后考察巴氏蘑菇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空腹血糖值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下降;多糖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也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附睾脂肪中阳性对照组的glut4、pi3k、akt1和akt2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多糖组中glut4(低、中和高剂量组)、akt1(低、中和高剂量组)、akt2(中和高剂量组)和pi3k(高剂量组)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以山杏叶水提物为试材,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Griess试剂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法检测山杏叶水提物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表达情况,研究了山杏叶水提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山杏叶水提物在0.5~2.0 mg·mL~(-1)浓度范围内与1μg·mL~(-1) LPS共培养时,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LPS处理可显著提升细胞NO和IL-6的分泌量,但山杏叶水提物能够有效抑制NO的释放和IL-6的产生;而在基因水平,水提物的处理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1)2p40、COX-2、IL-6和TNF-α的mRNA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喂食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小鼠血清对脾淋巴细胞的影响。将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两组。蛹虫草组用蛹虫草水提物(10 mL/kg·d),对照组用等体积纯净水,连续灌胃30 d。收集上述两组小鼠血清,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检测不同浓度(5%、10%、20%)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CD^3+)、B细胞(CD^19+)、辅助性T细胞(helper T,Th)(CD^3+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CD^3+CD^8+)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百分比,以及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CD28和早期活化蛋白CD69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培养基中添加10%和20%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可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分别为(105.25±2.40)%和(134.54±5.99)%;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可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B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和20%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使T细胞在淋巴细胞总数中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3.00±0.20)%和(7.20±0.21)%,添加20%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使B细胞的百分比提高了(8.53±0.25)%;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可促进Th细胞、Tc细胞分化,上调T细胞及其亚群中CD28分子的表达,提高T细胞和B细胞中CD69分子的表达,促进淋巴细胞活化,还可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免疫调节因子IFN-γ和IL-2的表达;添加20%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IFN-γ表达量为(101.92±12.76)ng/L,添加10%和20%喂食蛹虫草的小鼠血清IL-2表达量分别为(369.56±30.98)ng/L 和(417.69±15.94)n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苹果苗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 RNA,GAPDH,TUB,UBQ,ACT,EF-1α六个常用植物内参基因在苹果组培苗不同基因型、不同组织、不同继代时间的m RNA表达差异情况。供试的4个苹果基因型为‘长枝富士’‘短枝富士’‘红珍珠海棠’、砧木‘A8-11’;继代培养的不同组织为茎、叶、整株,生根培养的不同组织为根、茎、叶、整株;不同继代期间为10、20、30、40、50、60、70、80 d。【结果】经Ge Norm软件对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ACT和EF-1α在苹果组培苗的不同组织和不同继代时间的基因表达分析中较稳定,UBQ和EF-1α在苹果组培苗不同品种中表达均稳定。【结论】组培条件下,苹果基因表达相关研究的理想内参基因为ACT、UBQ和EF-1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