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植物群落,在防浪护堤、净化海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湛江红树林大面积减少,红树林质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通过人工造林,能迅速有效恢复红树林资源,提高红树林质量。文章结合湛江地区多年造林实践,对红树林造林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东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资源及保护现状,针对近年因围垦养殖、城市建 设发展用地、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量排放等,导致一些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面积大幅减 少;现有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偏少、结构简单、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互花米草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 重,林分质量下降、系统功能退化;加上沿海红树林恢复属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及建设成本要求高等 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沿海滩涂立地条件及红树林经营管护特点等,提出了相应的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模式 及特殊立地修复营建关键技术等,为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营建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植物类型,尤其是对防护管理以及净化海水中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沿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直接对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分析了霞浦县2016、2017年红树林建设情况,探讨了红树林建设造林技术和影响造林成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红树林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作为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碳汇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了红树林固碳功能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物种组成、温度、盐度、土壤沉积物及人类活动对红树林固碳功能和潜力的影响,并为我国红树林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     
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特殊森林。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红树林生态系统与沿海防灾减灾、浅海养殖、近海环境、森林、海洋旅游等密切相关,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汇生态系统。得益于国家对红树林资源的重视与相关措施政策的施行,广东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资源及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渐改善。红树林碳汇潜力巨大,影响其碳汇能力的因子除了植物组成外,还有温度、土壤、大气、人为干扰等多个因子。目前,红树林的碳汇能力研究方法有净生产力法、遥感反演法、异速方程法、模型模拟法等。研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机制,能够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建设红树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和台风多的省区,也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停歇和越冬的主要站点,在减灾防灾、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物生态修复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研究要着重解决广东省现有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功能评估、生态系统经营、大量红树果实加工利用、沿海困难滩涂与堤岸红树林营造等技术问题,为其红树林生态系恢复与管理及其红树林生态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藤壶对红树林新造林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一种植物类型,主要由红树科植物组成,称为红树林。红树林作为生态林业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红树林除了护堤、削浪、造陆等功能外,还是鸟类、贝类、鱼、虾、蟹等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在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红树林新造林的幼苗植株上,密密麻麻吸附着许多藤壶类海洋生物。藤壶的吸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新陈代谢,最终导致红树林幼苗的死亡。寻找预防藤壶危害的途径成为红树林造林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海陆交界处的特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项目针对红树林恢复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红树林群落的快速形成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并提出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建生  杜瑞英 《热带林业》2005,33(2):34-35,15
红树林是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是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在深圳河上、中、下游进行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存活率试验,得到了秋茄幼苗在不同生境下的存活率。为下一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1.
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4 894.4万元,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功能价值约10.74万元/hm2a,其中红树林价值2 702.4万元,河道价值282万元,淤泥滩涂价值674万元,海域价值1 840万元,基建填土区观光旅游价值260万元,林地价值76万元。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生产生态系统产品等9个分项的总和为2 928万元。对环境氮与磷的去除价值、重金属吸附价值、二氧化碳固定和氧气释放价值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净化功能价值共占14.2%。深圳湾的所有红树林类型中,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生态系统类型单价最大值为12.3万/hm2a。深圳市梧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076 4~1.148 4万元/hm2a,显著低于本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占单位面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10%。香港米埔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3.7万港元/hm2a)高于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约高出21%。改造后的深圳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预期可达7 243.48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海陆交界处的特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项目针对红树林恢复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红树林群落的快速形成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并提出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联合6家单位历时12年攻  相似文献   

13.
周密 《国际木业》2010,(8):35-36
塞拉利昂:在非洲国家确定了挽救沿海红树林的计划后,塞拉利昂的林业官员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塞拉利昂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就有消失的危险。塞拉利昂需要制定和实施红树林可持续经营政策,  相似文献   

14.
无瓣海桑的引种及生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树林是华南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种无瓣海桑的引种扩大了红树林的种质资源,促进了红树林的恢复与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引种外来树种无瓣海桑的历史;在较全面地综述外来红树林树种无瓣海桑的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无瓣海桑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入侵的可能性;就今后的无瓣海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22日讯:从广西北部湾沿海多地了解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去年督察广西时指出广西城市建设规划占用和破坏红树林问题,目前涉及的钦州、北海等沿海多地正调整城市规划,减少占用红树林,开展红树林人工种植作业,确保现有红树林面积不减少。红树林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物种资源非常丰富,是海岸卫士、防浪先锋,它对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艳 《防护林科技》2010,(4):51-53,74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独特景观。红树林在调节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特殊的生态适应性和底质沉积物特征,对于研究红树林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发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啸,不但夺去了二十多万人的生命,而且对沿海的经济和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和极难恢复的后果。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人们才想起采取多种减灾措施,其中包括建设沿海防护林。而营造海岸潮间带红树林就成了其首选。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带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和重要的生态系统 ,其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 ,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综合科考的基础上 ,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产生、类型、数量、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红树林湿地资源进行了评价 ,同时就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与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木本常绿灌木和小乔木植物群落,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资源宝库之一。我国现有红树林植物有19科37种,分别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省和地区。在红树林湿地生态里,红树林群落与栖息鸟类、底栖动物、水生浮游动物等共同构成了较稳定的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彼此构成共同生存、共同制约的独特海洋湿地生态系统。重点探究了红树林对海洋近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红树林是一种神奇的植物群落,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和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并列为重要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北可至浙江南部,主要植物有16科19属30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红树林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其实是绿色的,之所以被命名为"红树林",是因为红树植物体内富含单宁,一旦表皮暴露,单宁与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