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湿地公园不仅能发挥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也是人们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因此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汾河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设计原则、设计特色的分析,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营造湿地公园的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2.
湿地公园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人类提供休闲游乐场地,目前对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设计了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体系中17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运用IPA修正模型将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建设项目分为4种类型,并确定17个指标在4种类型中的定位。最后依据IPA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游憩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承载了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湿地文化科普教育以及休闲游憩活动等多重作用的湿地公园应运而生。本文以江北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现场考察,提出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江北地区生境状况和不同区块特质,从丰富湿地生态多样性、重现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的原则出发,对江北湿地公园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质的同时极大地展现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湿地公园的亲水、识水和融水等主要游憩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不同游憩特征的湿地公园游憩项目,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兼具生态性和休闲性,是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探讨其游客忠诚度对湿地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游客忠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龙湖湿地公园的游客忠诚度为3.49,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游客的推荐意愿和重游意愿均较为强烈,但游客的正面宣传次数和价格容忍度水平总体较低。基于此,提出了丰富游憩体验、创造宣传机会、科学制定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对于城市公园游憩设施的分类方法很多,但不成系统,无法指导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文章总结了公园游憩设施现有分类,分析了设施间的关联性;从游憩需求角度对游憩设施进行系统分类,根据游憩设施间的可替代关系以及可替代强度将设施划分为4个层级;以上海市为例调查城市公园游憩设施配置类型现状,基于居民对游憩设施的使用需求和潜在游憩设施类型的调研,构建上海城市公园游憩设施分类系统,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宜良县南盘江青鱼湾省级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动物、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土地使用权及环境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将其建设成为整体形象鲜明、基础设施完善、湿地景观独特、科普宣教与游览观光兼备的湿地公园。对湿地公园进行功能区划,将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保育恢复区、宣教展示区、生态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缓冲区5个地理单元。对周边社区产业引导目标、方向以及生态渔业养殖、乡土湿地苗木、社区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引导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建设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我国湿地公园研究与实践。文中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究国外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保护与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国外研究由整体生境保护向各个生态要素的管理与利用转变;对于生态游憩系统引导,国外研究主要探讨大众湿地审美偏好与湿地生态功能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园外影响系统监测,国外研究聚焦于3S技术与数字建模技术对湿地影响因素的模拟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以三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憩行为观察法、核密度估算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的游憩行为与环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游客在三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中游憩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老年游客偏好在林下空间及主要景观节点处,以舒缓的游憩方式进行游憩;中青年游客的游憩目的以游览观光为主,偏好在滨水空间及景观视线良好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结合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公园的工程设计实例,从植物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生态营建、游憩活动系统的统筹以及地域特征的景观表达三个方面论述了湿地的恢复与营造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半干旱地区稀缺的内陆湿地公园,对包头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对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和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开展保护与恢复工程,打造智慧湿地系统,完善生态游憩服务,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州丹江源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高湿地保护意识,探索湿地资源保护途径等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论文依据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明确建设和设计的原则,提出设计内容和规模,使之成为以湿地保育、科学研究、湿地游憩、避暑度假、生活休闲、文化探寻等活动为主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3.
对湿地公园设施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根据该定义概述了国内外湿地公园设施研究进展,继而归纳了湿地公园设施分类,根据湿地公园设施尺度的不同分为大尺度设施、中尺度设施和小尺度设施3类。分析了湿地公园设施功能:构成湿地公园的重要部分;充实观赏湿地景观;突出湿地主题;衬托湿地生态景观。展望了湿地公园设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版北京市公园分级分类中,自然(类)公园指向公众开放、具有休闲游憩和科普教育等功能,配置相应游憩服务设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区域,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目前北京共有41个自然类公园。自然(类)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  相似文献   

15.
<正>“游园”是2022年新修订的《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中新增的公园类别,主要是指位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方便周边居民和工作人群就近使用,具有休闲游憩功能和简单游憩服务设施,兼具塑造城市景观风貌的公园绿地。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将公园绿地体系中零星分布的小型的、在市民户外游憩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带状绿地(宽度一般大于12米),归入“游园”,  相似文献   

16.
苏志龙  赵晨  叶毅 《绿色科技》2021,(7):8-10,25
指出了湿地公园一方面承担着生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担负着休闲游憩的功能。以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为例,从市民休闲的角度,以景观分析的手法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表明:梅子湖湿地公园整体分为入口景观空间、儿童景观空间、游赏景观空间,各景观空间依据空间构成要素及周围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可满足市民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7.
泗阳故黄河湿地公园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泗阳县计划建设的故黄河湿地公园开展配套的绿化设计,从绿化设计的定位、功能、原理、物种选择,以及公园主要景点的植物配置等进行了研究探讨.采用恢复自然植被、增加湿地公园的绿化物种和植被层次等生态功能恢复措施,并在规划中的公园内主要通道、仿古园林建筑、休闲运动场、科普教育景点和服务场所等关键节点,配置多种观赏性强的植物群落,把故黄河湿地建成生态功能强、观赏效果好的湿地公园.既恢复泗阳县故黄河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市民生存生活环境和工农业生产条件,又能把故黄河带建成具有休闲娱乐和游憩功能的观光旅游走廊,为江苏省故黄河湿地保护利用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解析了加拿大《Alberta省立公园体系规划》的4个主题、10个目标、21个任务和49个策略,旨在为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之外建立省立公园体系提供参考。省立公园体系是国家公园体系的有益补充,省立公园体系应具备保护功能、游憩功能、经济功能和教育功能。生态区划是公园体系建设和个体公园进行游憩活动强度和类型管理的基础。省立公园体系是公众健康体系的一部分,公园经营者要了解顾客,营销是体系规划中应予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穿越福建省重要湿地塔礁洲湿地公园临时占用湿地为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确定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按三级评价进行,在对评价区湿地资源调查及功能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机理法及生物多样性评价法,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与游憩教育等七个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为闽江河口湿地的保护、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工程建设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贵州安顺虹山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驳岸--"湿地人家"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设计手法、理念、意向思路等,重点结合湿地公园的生态性、游憩性、文化性等合理设计,强调驳岸在湿地公园内部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