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从扦插设施、材料选择、扦插方法以及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平欧杂种榛嫩枝扦插生根的技术要点,为平欧杂种榛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平欧杂种榛子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 a多对平欧杂种榛子扦插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1)400 mg·L-1GGR1号生根粉水溶液浸泡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65.1%,清水处理的穗条效果最差,生根率为6.7%;(2)一年中插穗在6月、9月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可达58.86%、67.48%;(3)插穗摘除1/3叶片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6.7%;(4)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66.8%;(5)平欧杂种榛子插穗以皮部生根为主,属于皮部和愈伤组织混合生根型,夏季扦插60 d后成活穗条皮部生根的占84.46%。  相似文献   

3.
马大杂种相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不同插穗长度、穗条部位等对马大杂种相思插穗生根和早期生长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的生根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大杂种相思扦插育苗以黄心土为基质,当年生萌条上部为插穗,穗长10~15 cm,采用IBA 400 mg·L-1处理2 h,扦插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年生金黄熊猫(Xanthostemon chrysanthus)植株进行促萌及扦插试验,研究了不同方式促萌效果,不同高度促萌的萌条扦插效果以及穗条分段的扦插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分枝较多的植株于早春进行顶梢摘心可促发较多萌条,且萌条生长快,短期可获得大量穗条用于扦插。其次,主干30cm处截干促萌的萌条数量高于其他处理,且中部截干所抽发的萌条生根率高,可达86%,不同高度促萌的萌条扦插生根率由高到依次为中部>下部>上部,穗条分段扦插对扦插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湿加松一年生母树萌条扦插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1年生湿加松母树萌条,分别设基部萌条与顶部促萌条、抽梢与未抽梢的顶部促萌条、顶端次生叶及穗条长度不同的顶部促萌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基部萌条与顶部促萌条、抽梢与未抽梢的顶部促萌条在扦插生根率、扦插苗根系生长、抽梢生长的差异均不显著;四类穗条扦插均可获得较高生根率,根系和抽梢生长快。(2)不同顶端次生叶长度的顶部促萌条在生根率、不定根数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根系级数、须根数量及抽梢长度方面差异不显著;顶端次生叶长度0~3 cm的顶部促萌条扦插效果好。(3)不同长度的顶部促萌条制成的穗条其扦插苗抽梢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根系生长差异不显著;最好选长于10 cm的顶部促萌条制成长8~10 cm的插穗扦插效果好。结合生产上扦插用育苗袋的大小及扦插深度,对1年生湿加松母株,选用顶端次生叶长3 cm以下,长8~10 cm的顶部促萌条或基部萌条扦插效果较好,要用顶端次生叶长大于3 cm的顶部促萌条扦插,只能剪取萌条长10 cm以上且制成短于10 cm的穗条扦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优良种质是榛子产业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平榛生产已从野生采摘、粗放经营向采用优良类型采种圃的种子进行育苗、标准化垦复管理的方向发展。平欧杂种榛的育种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栽培种的历史,开启了我国榛子产业发展的新时代。目前,已经基本明确了平欧杂种榛主要品种的特性及其适生区域。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绿枝直立压条育苗方法,嫩枝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也取得了成功并开始应用于生产。平欧杂种榛‘平欧28号’、‘平欧33号’、‘平欧62号’、‘达维’等品种具有极强的抗抽条能力,‘平欧21号’、‘平欧33号’、‘平欧545号’、‘辽榛4号’、‘平欧237号’、‘辽榛8号’等品种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榛树具有自交不亲和现象,但目前尚没有专用授粉品种,建立榛子园需要选配几个既能亲和、又能花期相遇的不同品种进行相互授粉。榛树栽培施肥方面的研究较少,今后应结合土壤养分含量、树体营养状况、生理需肥时期、树体负载量等多因素制定施肥方案。树形选择应综合考虑栽植区域的气候、土地类型、管理方式等特点选用单干树型或丛状树形。平欧杂种榛以1年生中长枝结果为主,修剪时要依据这些特性制定技术方案。有害生物防治是榛子生产的主要问题,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有害生物危害规律的研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便于指导平欧杂种榛的繁育,该文结合辽宁省地方标准《平欧杂种榛嫁接技术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从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育苗、嫁接改优等3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平欧杂种榛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平欧杂种榛子为主的干果生产加工业在清原县发展迅速。该文通过调查了解清原地区现有平欧杂种榛子的生产栽培现状,分析、总结在清原地区发展平欧杂种榛子的关键问题及栽培管理技术,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的母株栽植方式、萌芽采芽批次及方式、扦插月份及基肥施用的对比,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采穗圃建立及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直栽和斜栽对母树初期生长及萌芽影响显著,母株生长稳定后,萌条数量差异不显著。母株栽植后萌发的前两批萌条质量较差,第一批萌条扦插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75.80%和67.76%,极显著低于第三批萌条的扦插成活率(93.31%)和抽梢率(94.44%);紧贴根颈采芽和保留3 mm左右根桩采芽对采芽后新芽萌发速度影响显著,紧贴根颈采芽将导致后期采芽时间推迟约20天。在扦插季节,应保留3 mm左右根桩采芽,在非扦插季节,除萌时应紧贴母株根颈剪除萌芽。基肥施用对萌条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对萌条生根、抽梢及后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6月萌条成活率较高,7—9月气温较高,扦插成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扦插的原理,对珍贵观赏、用材树种异叶南洋杉的幼龄植株,采用截干促萌或提根促萌处理,并利用幼嫩萌条,进行常年扦插繁殖,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增加了繁殖系数,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杜仲扦插与母树复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幼技术使成年植株恢复幼龄期,是大幅度提高杜仲扦插成活率的关键。采取用母株根穗萌条恢复枝条幼龄期、用萌条扦插苗恢复根系幼龄期的方法,可使枝插成活率由2%提高到79.7%~93.1%,繁殖系数达15.3。在此基础上,通过母树根穗→幼龄期萌条→萌条扦插苗→余根繁殖(连续2~3a)→萌条扦插苗→余根繁殖的育苗程序,每ha可产无性繁殖苗5万株以上,当年平均苗高50cm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产业得到健康高效发展,该文通过对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及前景展望,为今后清原地区平欧杂种榛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清原地区发展平欧杂种榛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苗木来源混乱,品种繁杂,建园缺乏规划,后期管理不到位。建议合理选地,明确品种,科学栽植,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4.
■树的根、枝萌条经500—700 ppm NAA溶液速蘸处理后扦插,生根率可达77.8一86.1%。其中根段萌芽时间比枝条长,但根萌条扦插生根时间比枝萌条短。基质以土沙(1∶1)混合生根率高。萌条扦插苗根系数最多,移植成活率在95%以上。该方法简便,成本低,苗木生长好,是培育楸树自根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进行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试验,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株产主要受果苞数的影响,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2;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苞数,不同品种间提高程度不同,辽榛7号提高程度最大,提高了96.71%;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坚果的蛋白质、总糖、淀粉和脂肪含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坚果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6.
罗田垂枝杉不同材料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罗田垂枝杉的无性繁殖,以大树侧枝和基部萌条及采穗圃穗条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分析不同材料、不同系号及不同激素处理生根差异。结果表明:20 a以上的大树Ⅱ级侧枝的扦插生根率较低,为48.11%,而Ⅰ级侧枝的扦插生根率可达65%以上;萌条扦插生根率(88.86%)要远高于优树侧枝扦插生根率(48.01%),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黄化未木质化穗条扦插生根率仅为6.67%,远低于其他萌条86.94%~91.67%的生根水平,不同系号间萌条生根率从51.57%~98.77%不等;激素处理的采穗圃穗条生根率都在91.57%以上,粉剂1处理后生根数量最多,与其余三种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见侧枝扦插要显著差于萌条扦插,而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扦插生根率。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不同来源的插穗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表明,初选无性系采穗圃母树根际萌条最好,家系苗次之,2年生幼林萌条较差,一般林分采伐迹地萌条最差;家系苗不同入选率建立采穗圃,培育的扦插苗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杉木良种繁育,在无性繁殖方面,主要是建立嫁接种子园。杉木具有插条繁殖的优点,为了提供直接用于插条造林的穗条,本场试验建立杉木优树穗条圃。一、穗条选取杉木扦插造林,我国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经验。但杉木扦插造林,多采用伐根萌条,而这样的萌条数量太少,如果把中选的优树砍掉取其萌条扦插,显然是不经济  相似文献   

19.
杉木优树无性系造林,是快速实现杉木良种化的重要途经。无性系造林首先必须解决优树无性系苗木的繁殖。近年我们在带芽点叶插、短枝插、侧枝插、萌条插、根接和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得出以萌芽条扦插较好。为进一步摸清杉木萌条扦插的生根规律,于1981年又对几个影响扦插生根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壤、萌条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章古台沙地栽培平欧杂种榛和林下套种牧草试验,对平欧杂种榛和牧草的根系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平欧杂种榛单株根系垂直分布集中在0~30 cm土层,水平分布在以树干茎部为中心半径75 cm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不同牧草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与榛树存在争肥的可能。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选择根冠比小、根系分布浅且与榛树根系重叠率小的豆科牧草白三叶或红三叶作为生草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