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病对发展养鹅威胁很大,因此,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防重于治”的方针。现分别介绍鹅常见的和新发现的疫病防治办法。 1.小鹅瘟和鹅出败。小鹅瘟和鹅出败都是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前者为病毒,后者为巴氏杆菌。 这两种疫病的流行季节不同;小鹅瘟多在冬春季流行,常是二三年发生一次。鹅出败四季流行,尤以秋季流行最猛。传染对象不同;小鹅瘟只感染雏鹅,不感染中、大鹅及其它家禽。鹅出败则感染中、大鹅及其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哈尔滨地区养鹅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鹅经济”,但鹅疫病的流行及其较高死亡率却成为规模化饲养的严重障碍。现将常见的几种鹅病及在实践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3.
种鹅“蛋子瘟”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蛋”是指产蛋季节产蛋母鹅,“子”宫(卵巢、输卵管)受到损害引起的疫病(“瘟”),有的地区也叫做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  相似文献   

4.
种鹅“蛋子瘟”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有的地区也叫做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其特点是,专门侵害产蛋期的母、公鹅,往往在产蛋初期或中期开始发病,直至产蛋结束而停止,病鹅治愈后也失去种用价值。从危害种鹅的产蛋率、出雏率这个角度来说,该病是影响鹅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种鹅“蛋子瘟”是由鹅生殖道感染的传染病,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5.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于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传染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症状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对种鹅危害十分严重。 1995年初我县福田镇种鹅流行此病。从3月10日至3月25日七群种鹅6542只发病705只,死亡210只,其中养鹅大户杜自哲养种鹅2700只,发病310只,死亡110只。 该镇是我省养鹅大镇,全年饲养量40万只。多年来没有发生蛋子瘟,由于1994年从湖南省武岗引进武岗种鹅401只,将此病带  相似文献   

7.
1小鹅瘟1.1症状小鹅瘟多发于25日龄以下的雏鹅。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病鹅急剧下痢,并为清除鼻内分泌物而摆头,所以又叫“摇头瘟”。病鹅死前有神经症状,排带气泡的粪便,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剖检发现病鹅小肠中后段,尤其是卵黄柄及回盲部附近有急性卡他性、纤维素肠炎(即腊肠样栓子)。抗菌素治疗一般无效。1.2防治母鹅产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苗;引入小鹅后立即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每只1mL;发生小鹅瘟时紧急接种小鹅瘟蛋液。2禽出败2.1症状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最急性病鹅常突然死亡而无明显症状;急性型体温…  相似文献   

8.
吴江县松林镇一养鹅专业户,在1997年11月20日更换饲料原料稻谷后,鹅群开始发病,并陆续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蛋鹅甲胺磷农药慢性蓄积性中毒。立即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了疾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调查吴江县松林镇一养鹅专业户,养蛋鹅1600只,该批鹅在产蛋前已注射过“禽霍乱”、“蛋子瘟”、“小鹅瘟”等疫苗。饲料配方为:小麦麸20%、豆粕10%、玉米10%、稻谷20%,米类20%、鱼粉1%、青料适量,另加多维素、贝壳粉等营养添加剂。鹅群吃完上批稻谷后…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对某些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禽类的报道,大多限于鸡、鸭。对鹅的报道极少,我们于1991年6月,在沈丘县李老庄某养鹅专业户诊治一种以腹膜炎、卵巢和输卵管炎为病症,群众俗称为“蛋子瘟”的病鹅。根据临床表现、解剖变化分析,疑为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所致。1992年10月,该专业户鹅群又  相似文献   

10.
(一)雏鹅1.种鹅未经小鹅瘟活疫苗免疫,免疫时间已超过100天,这类种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用小鹅瘟活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种鹅在免疫后100天内产的蛋孵出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能用活疫苗免疫。2.在无小鹅瘟流行地区,可在雏鹅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在小鹅瘟流行地区,雏鹅1~3日龄用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小鹅瘟病毒又名“雏鹅肝炎”或“雏鹅渗出性肠炎”病毒。患病雏鹅表现以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1种鹅群1.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 ̄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Gosling Plague)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养鹅业威胁极大。本病在广州、湖北一带流行.2007年8月至9月.驻凉山某部副业组所养雏鹅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经初步诊断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14.
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赵进,王德宏,周巧兰某地区的鹅发生一种为当地群众称为鹅的“鸭子瘟”疾病。尤以与鸭共养或与鸭同一水域的鹅群发病居多。发病率约为10%,致死率90~100%,发病日龄最早的见于8日龄,青年种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居多。雏鹅发病多表...  相似文献   

15.
金湖地区每年饲养种鹅10万羽左右,种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产蛋期母鹅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现报告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雏鹅,并且以21日龄以内的雏鹅较为多见。现将防治小鹅瘟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预防(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选择没有感染过小鹅瘟病毒的种鹅。笔者认为许多小鹅瘟的爆发,都是由于孵化期或在出雏期间感染小鹅瘟病毒造成的。因此,应在种蛋入孵前做好种蛋和孵化环境的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孵化卫生条件。(2)对种鹅产蛋前1个月进行小鹅瘟疫苗预防接种,使雏鹅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一般可在15日龄内抵抗小鹅瘟病毒的侵害,这是预防小鹅瘟的有效措施。对雏鹅进行小鹅瘟疫苗注射是不可取的。因为注射疫苗后,机体一般在7天左右产生抗体,15…  相似文献   

17.
鹅的鸭瘟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鸭、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鹅的鸭瘟),在有些地区可引起流行,并在雏鹅表现较高的死亡率。鹅的鸭瘟与小鹅瘟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一)雏鹅群 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免疫100天内所产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要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之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2.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  相似文献   

19.
鹅的主要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菌病等几种,为禽类中最少传染病,有利于养鹅业的发展。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5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老的传染病不但没有消灭,继续危害,新的传染病也有发生,造成新的危害,改变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已成为鹅难养的格局,严重地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GP)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5日龄雏鹅,成年鹅感染本病无症状,但病原可经卵传给下一代,导致孵化雏鹅感染。本病在雏鹅中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不同品种、性别的雏鹅均易感,对养鹅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养鹅地区均有小鹅瘟的流行。 小鹅瘟在自然传染情况下只感染鹅,据其流行病原特征,临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