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塞罕坝地区3.5万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从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方面,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可供选择树种,探索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迹地更新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其核心问题是适地适树问题,特别是选树适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部分地区,华北落叶松一代林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其他乔木树种。在华北落叶松一代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进行连作,尽管其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供试乔木树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衰退的问题。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代林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首选树种仍为华北落叶松,但第三代人工林是否还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面临大面积采伐更新的问题,其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严重影响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本文以塞罕坝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更新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更新树种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华北落叶松生长表现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对比树种(云杉、樟子松、桦树),并且4年内保存率也均高于对比树种,因此,根据一、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可以确定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应优先选择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针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构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火险评级指标体系。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析,建立了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给出了有效的可拓区间数,确定了各个火险评级指标在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险等级评价中的权系数,为构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险等级的动态评估演化模型、促进林地更新、实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泥河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约4万公顷,今后近几年内有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进入成熟采代年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和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问题,我们于1987年春季进行了专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BP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指标的非线性和复杂性,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实现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火灾危险等级评价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安全管理和预测具有指导作用,可为相关部门的火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适宜树种,我们通过6个树种幼林期试验及对采伐迹地土壤肥力分析,初步得出30年生的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班克松、椴树、水曲柳及重茬落叶松用材林均可.  相似文献   

7.
根据Rothermal模型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方程的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燃烧蔓延理论模型。将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置于燃烧实验台进行燃烧实验,通过改变风速、坡度等因子获取燃烧数据,并将其与理论模型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建立的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剩余物燃烧蔓延模型对于大兴安岭林区采伐迹地火灾扑救以及采伐迹地火灾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杉木林迹地不同树种更新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连栽容易引起产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对杉木林采伐迹地采用火力楠、湿地松和马尾松进行更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火力楠为更新树种形成的人工林生长快、蓄积量大,林下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快。火力楠是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较为理想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具有与其他林地不同的独特性质,因此其地表温度变化也呈现特定的规律。本文应用有限元热分析的方法,利用线性单元建立热传导分析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地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可行性。表明基于有限元热分析的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地表温度模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改造、林木管理以及森林防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等级,经实地调研结合迹地自身特点,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火灾火险等级评价体系。通过不同层次分析,针对影响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可燃物状况、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及人为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火灾危险等级的影响,做出综合性评价,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定模型,制定其火灾危险等级评定表,为采伐迹地的火灾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兴安岭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火灾危险等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形条件、可燃物状况、气象条件及人为影响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人为活动时间、可燃物含水量、采伐迹地清理状况、伐根油脂含量为重要指标。据此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等级评定指数模型,制定了火灾危险等级评定表。参照火灾危险等级评定表,对大兴安岭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灾危险现状及潜在火险进行评估,为制定防火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抚顺矿务局林业处以培育煤矿坑木林为主,落叶松(Larix spp.)是培育坑木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占其森林总面积的53%以上。近年来,随着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落叶松荒山造林所占的比例已非常小,绝大部分是在原采伐迹地上更新第2代落叶松,另有一少部分是在天然次生林采伐迹地上更新落叶松。由于采伐迹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植被条件)与荒山有很大差别,因此,探索其整地方式对人工更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高、径生长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落叶松人工林结实规律、林分状况、生境条件、人为活动对天然更新的影响,分析和探讨了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提出在适宜条件下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配合人工更新的措施,不仅加快采伐迹地更新进程而且节省40%~50%的更新费,且幼林生长状况优于单纯的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14.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进行间苗定株较为适宜;(6)对米老排人工林适时适地的采用小面积皆伐、非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剩余物、保护和利用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方式,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相似文献   

15.
新疆山地天然林中,成林树种主要为雪岭云杉与西伯利亚落叶松。在天山中西部南北坡为大面积的云杉纯林,而天山东端和阿尔泰山的绝大部分是西伯利亚落叶松。这种松是新疆建立大片用材林基地的树种之一。鉴于此,对于解放前后各类型的采伐迹地及其更新隋况,进行了调查,以及对其合理采伐方式与更新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喷施多效唑提高华北落叶松苗木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抗寒、速生、优质,是山地和高原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也是次生林改造和营造混交林的首选树种。落叶松造林在我省人工造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落叶松人工林不断的采伐更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严重,出现造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  相似文献   

17.
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的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与山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林无显著差异。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更新的四个树种的3 a保存率均大于80%以上,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林龄5 a时,白桦、毛赤杨生长稳定,并且郁闭成林。林龄20 a时,白桦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1.6 cm;毛赤杨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3.1 cm;水曲柳平均高达10.5 m,胸径达10.5 cm;云杉平均高达9.5 m,胸径达12.0 cm。  相似文献   

18.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杨桦次生林采伐迹地的土壤肥力指标的差异,以及林龄、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得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存在较明显地力衰退,并且这种衰退与林龄和立地条件有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9.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土壤厚度、不同林下草本植被盖度、采伐迹地及无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 ,探索出了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存在严重旱化的事实 ,提出了适当降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红松人工林迹地上,更新公,樟子松成活率90%以上,树高,地径生长快。红松,日本落叶松生长不良,5年生幼林保存率仅公45%左右。因此,红松人工林皆伐后,油松,樟子松是较适宜的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