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成熟度不同的Bt杂交棉种子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度不同的 Bt杂交棉种子质量差异明显 ,越成熟饱满的种子比重越大 ,电导率越低。完熟的种子比重略大于 1 ,其余则小于 1 ;成熟度不同的种子发芽率、苗重的变化趋势一致 ,即越成熟饱满的种子发芽率越高 ,棉苗鲜重越重 ,并且不同级别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 ,电导率与比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发芽率、苗重分别与比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大小果核、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番橄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高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远高于中度成熟和初步成熟的种子;大粒果核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小粒种子;种子采摘后不宜立即播种,果核经过120-150 d贮藏,有利于种子萌发,但过长时间保存会影响种子萌发;在本实验条件下,赤霉素对番橄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适合番橄榄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种子成熟度对黑花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黑花生品种黔花生七号为试验材料,设4个种子成熟度,采用室内与大田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成熟度黑花生种子发芽、出苗、生育后期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成熟(T1)的花生籽仁作种子,植株长势弱,光合速率低;较成熟(T2)和成熟(T3)的花生籽仁作为种子,其光合同化能力强,光合速率高。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T3处理下各指标值最大, T2、T3、T4(过成熟)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显著高于T1;除结果枝数外,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均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处理T3下荚果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选用成熟的黑花生作为种子,其出苗好,光同化能力强,净光合速率高,荚果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观赏荷花种子繁殖技术。[方法】以9个花莲品系的莲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成熟度的莲子和不同部位破口处理对莲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采用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莲子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采用老熟种子播种莲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均在90%以上;在莲子外壳任何部位破口,都能使种子发芽,在凹头、凸头2个部位破口较为方便,成苗率也较高;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各品种的立叶高度、立叶数、开花率和花朵数显著下降。[结论]在扬州地区荷花种子繁殖的最佳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选用老熟莲子,在两头破口,能够正常发芽,植株生长良好并及时开花。  相似文献   

5.
不同收获期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对种子活力影响影响很大,灌浆前期种子成熟度低,具有一定的发芽率,但种子抗逆能力差,低温冷害后的冷浸发芽率大幅度降低,田间出苗率更低;随着灌浆时期的延后,种子成熟度提高,抗逆能力逐渐增强,授粉后52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6.1%~97.6%,田间出苗率达到标准发芽率的80.4%~82.6%。授粉后57 d采收3个品种冷浸发芽率超过86%,达到标准发芽率的91%;田间出苗率达到最高(91%),是标准发芽率的95%。甘肃武威制种基地先玉335授粉后52 d以后(9月15日)收获,郑单958和吉祥1号授粉后57 d以后收获种子活力达到最高,比目前生产上收获期提前10~15 d,可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冻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从影响常规稻麦种子发芽率收获环节关键技术着手,通过推迟收获、及时晾晒,确定以在田茎秆上种子含水量为标准,分析种子田块的最佳收割时间。[结果]在江苏连云港地区小麦种子田茎秆籽粒含水量14%~15%、粳稻种子田在茎秆上籽粒含水量15%~16%时为最佳收割时间。[结论]研究结果为江苏连云港地区种子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京科968为试验材料,分析授粉后35~62 d的不同成熟度种子的5个物理特性和8个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推迟,5个物理特性和蛋白、淀粉、油脂、SOD酶活性逐渐增加,然后达到平台期;糖、MDA、含水量和电导率则随之下降。采用标准发芽率、人工老化发芽率、冷冻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分析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随收获期推迟,种子活力不断提高,在授粉后59 d时4种评价方法的活力指标均处于最高点,为该品种的最佳收获期。相关性分析发现,种子活力指标与种子物理特性和生理化学特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指标也有可能用来指示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可比较不同种子批的质量,也可估测田间播种价值。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也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正确测定种子发芽率,可以为企业以及种子营销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玉米种植模式的改进,由多粒种植变为单粒种植,这就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子芽率应在96%以上,纯度应在98%以上,同时芽势要强,有较强的拱土能力。而辽源东部半山区一般繁殖的多数为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如遇干旱、低温、早霜会直接影响种子成熟度、发芽率、秋后降水及收购时间。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制种,这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种子可提前7~10d成熟,成熟度明显优于未覆膜种子,子粒色泽好,饱满,发芽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杂交稻繁殖、制种范围的扩大,出现了一些发芽率较低的种子,其原因一是由于繁殖、制种都是异花授粉,种子成熟度不一致,闭颖度差,产量和质量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收割时长期阴雨,种子穗上萌动、发芽,甚至感病,导致发芽率不高;二是大量的应用“九二O”和其它激素,这些残液粘附在种子上,。影响发芽;三是种子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保管不善,部分种子破损、霉变,也会降低发芽率;四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出现种子积压,隔年除种发芽率降低。这类种子的共同特点是发芽率在60%左右,发芽势弱。根据我们的实践,这类种子的合理利用途径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以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处理对不同状态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种子状态耐受高温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强到弱依次为超干种子干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水温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比气温更显著;处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极显著下降;不同品种高温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表现相同规律趋势,但也存在极显著个体差异;种子水分制约种子耐受高温能力,种子水分含量越高,耐受高温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国不同产地北苍术种子净度、生活力、千粒重、含水量及发芽率五个方面进行测定,并筛选出发芽率较优种子进行种子出苗影响因素研究,旨在为不同地区北苍术种苗繁育及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对种子进行测定,并通过土壤基质类型、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对北苍术种子出苗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北苍术最佳出苗方案为农田土∶植物腐殖土或动物腐殖土∶蛭石=3∶3∶1、基质含水量为40%、播种深度为1 cm。结论探寻影响北苍术出苗的关键环境因素,初步建立北苍术种苗质量标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温贮存环境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含水量的同一品种在30和40℃高温、高湿贮藏条件下的发芽率变化,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环境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种子的含水量越高、贮存温度越高,其发芽率下降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4.
种子的播种品质即种子的外在价值,包括种子净度、发芽率、活力、千粒重、容重、种子病虫感染率、种子色泽等。杂交水稻种子比常规水稻种子明显不耐贮藏,活力下降快。2003年我们对普通仓贮条件下贮藏8个月的珍汕97A、汕优77、汕优46种子的发芽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分别比入库时下降了13·0%、9·0%和7·5%,而同期入库相同含水量的密阳46种子发芽率只下降4·0%;麻袋装贮藏1 a后(未翻晒)的珍汕97A、汕优77、汕优46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大幅度下降,发芽率只有48·5%,61·5%和64·5%(表1)。分析影响播种品质的内外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1影响杂…  相似文献   

15.
交趾黄檀不同家系种子形态特性和发芽率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交趾黄檀种子形态特性和发芽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分别对引自泰国的20个家系和柬埔寨的4个家系的交趾黄檀种子进行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种子的长变异幅度为5.51~7.62 mm,宽3.47~4.61 mm,厚0.97~1.31 mm;千粒重变幅为15.80~33.76 g;发芽率最高的是C-PP-1家系达92%,最低的是T-PP-1家系为47%。方差分析表明:交趾黄檀不同家系间的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发芽率与种子形态特征呈正相关,说明种子大小及比例可能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草木灰和NaOH溶液洗去脱果肉的中粒种咖啡种子外的果胶,然后播种,各观测结果表明,其对咖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棉花制种生产中.种子发芽率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健子率反映的是棉种的成熟度,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也事关培育壮苗和高产、稳产。棉种健子率作为种子企业收购种子的主要感观指标,成为衡量种子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种衣剂在杂交水稻种子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1989年进行了种衣剂在杂交稻种子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后发芽率随贮藏期延长而降低,但保存一周左右对发芽率影响不大;包衣剂与种子的比例以1比20为宜;干种子包衣后晾25分钟成膜后,催芽播种的出苗率比不包衣的高8.7%,比催芽后包在播种的高18.7%;包衣种子可明显减轻秧田鼠雀病虫危害,对全生育期和产量无不良影响,每亩可以省工、节本、增收1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对15个玉米杂交组合种子不同成熟度与F1代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种子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会产生显著影响,F1代单株子粒产量与种子成熟度呈二次曲线关系(y=a+bx+cx2),并因组合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种影响随种子成熟度提高而逐渐减小。杂交双亲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表现,种子成熟度较低时,父本的作用比母本更明显;随种子成熟度提高,父母本的作用同等重要。本研究条件下,授粉35 d后收获的杂交种子已具备正常活力和丰产能力,且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较小,在此后的时间内可根据需要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20.
以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为指标,研究不同清水浸泡时间、热水处理、烘焙处理、破壳处理、激素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因素对赪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破壳处理方法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发芽率,其发芽率达到92%;在不同烘焙处理中,6 h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74%;在不同的浸泡处理中,以自然水浸泡72 h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60%;在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中,以3 cm播种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60%;激素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浓度为30 mg/L的萘乙酸、25 mg/L赤霉素、30 mg/L的6-BA溶液的浸泡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