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农业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中国农业血防》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农业血防》共分七章十八节,内容概要论述了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预防等新技术的发展过程,明确了农业血防在整个血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从耕牛血防→家畜血防→动物血防→农业血防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对农业血防工作新观念、新思维、新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在这些新思路指导下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了认真地总结。疫区各省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11,19(2):F0002-F0002,F0003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系统》是由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研制开发的我国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疫情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收集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家畜日本血吸虫病各疫区省(市)、  相似文献   

3.
漾濞县1964年确定为血吸虫病疫区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兽医部门、人医血防部门和疫区群众三十年的共同奋斗,于1984年经省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验收。1994年经省畜牧局考核验收家畜血防达到家畜血吸虫病控制传播标准。为巩固漾濞县血吸虫病防制成果,防止疫情反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螺情的监测,结果表明血防成果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疫区作家畜血吸虫病疫情调查为及时而准确地掌握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于1995年6月3日~14日赴江西永修县吴城镇和安徽东至县东流镇进行家畜血吸虫病疫情调查,江...  相似文献   

5.
大理州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者,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依照省家畜血吸虫病1991~1995年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全州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省兽医总站具体帮助和指导,制定了《大理州家畜血防“八·五”规划》。1991年在全州组织实施,1992年“世行”贷款控制血吸虫病项目启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家畜血防工作。1993年,剑川、弥渡、祥云、宾川四县和鹤庆县城郊乡按部颁标准通过消灭家畜血吸虫病达标验收;1994年漾濞县亦通过达标验收;全州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巍山县山区家畜血吸虫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血防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兽医血防从1984年以来就中断,致使家畜血吸虫病回升,个别地区感染率高达71%,形势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精神的指导下,在州、县业务部门的支持下,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今年7月对青华乡乐秋河上游5个村公所的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为期15d的认真、全面的调查,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利指导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属人畜共患病,也是家畜的一大寄生虫病。剑川县畜牧局对家畜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治疗极为重视,多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有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县、乡(镇)、村各级畜牧科技人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共同努力,完成了阶段性业务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2008年2月剑川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省州血防联合考核组考核,已重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专家组结论:剑川县血防工作传播阻断,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多年来,政府领导得力,各部门配合密切,剑川县血防工作达国标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按照《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要求,四川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防控"的原则,依托国家农业血防综合重点建设项目(简称"血防项目"),在家畜血吸虫病"诊断、治疗、检疫"的技术基础上,将家畜血吸虫传染源控制技术与发展农业生产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技术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流行疫区、不同流行类型的具体情况,在丹棱、什邡、西昌三地分别设立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示范点,开展"依托现代农业发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结合灾后新农村建设,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三种综合防控模式的示范建设和推广,取得了治病与治穷,防病与发展双赢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适应血防工作的形势,完成99年度农业血防任务,全面实现国家“九五”血防整体规划,报请农业部血防办公室同意,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于1999年4月21~24日在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举办了一期动物血吸虫病检验技术培训班,我国血吸虫病疫区7省动物血防站和重点县(市)动物血防专业技术人员共22人参加培训。这期培训班采用专家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国用于动物血吸虫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技术和方法,在检出率和在操作过程中所耗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估,提出便于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南京市高淳区家畜血吸虫病近年来防治的成效,本文采集家畜(牛、羊、猪等)血样866份,家畜粪便和野粪4 450份,用血清学检验血样,病原学检验粪便,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2015-2019年来均未发现阳性病畜及急性感染家畜,2020年高淳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结果表明南京市高淳区近5年来成立的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的预防性服药、人员培训、禁牧管理等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抓好家畜血防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血防成果,今后应做好春秋季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和禁牧管理等日常工作、加大对水产养殖的监管、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准。  相似文献   

11.
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桑树根结线虫病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农药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并提出了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晓晨  李华  蔡勤  曹辉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119-122
为加速母牛胚胎的生产,实现性控制胚胎产业化和体外扩繁优质品种的奶业工程发展,本研究在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牛非性控IVF胚胎与常规人工受精体内胚胎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及其两者出生后牛的性别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妊娠成功率基本相同,且IVF胚胎出生的公牛比例高于体内胚;采用性控和非性控精液进行IVF试验,并对非性控IVF胚胎及性控IVF胚胎用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特异基因(SRY)核心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性别鉴定,结果显示,性控IVF胚胎的公牛比例显著低于普通IVF胚胎;此外,作者还比较了性控IVF与普通非性控IVF的囊胚发育率,结果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体外扩繁优质良种母牛的奶业工程必须依靠性别控制体外授精技术来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飞机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简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是一种有毒、侵占性极强的检疫性杂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洲、非洲、澳洲30多个国家的热带地区,目前已侵入我国南方各省并肆孽成灾。它侵占林地、草场、农田,危害农、林、牧业,危及人、畜健康,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外防治措施有:机械防治、替代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实验表明上述防治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为飞机草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桑螟化学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五年各代桑螟变化情况和药剂防治情况调查,得出全年桑螟化学防治策略为:治好第1代,兼治2,3代,重点防治4,5代,蚕种场桑螟防治策略为:主要做好越冬代桑螟防治和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槟榔提取物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血液指标及抗球虫效果的影响。选取270只1日龄文昌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槟榔1、2、3组,其中,3个对照组均饲喂雏鸡基础日粮,槟榔1、2、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的试验日粮。15日龄时,随机从每组中抽取30只体重相近的鸡,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每只试验鸡经口灌服1 mL含1×105个球虫孢子化卵囊的生理盐水混合液。结果表明:①感染后第6、9天,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槟榔1、2、3组和阴性对照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降低;②感染后第3、9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槟榔1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升高;感染后第9天,槟榔2、3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槟榔1组血清中尿酸含量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槟榔2、3组显著降低(P<0.05);感染后第6天,阴性对照组血清中Na+、Cl-浓度较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槟榔1组Na+、Cl-浓度与3个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槟榔1、2、3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28.48、126.53和141.11。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对于球虫感染鸡抗球虫药效中等;200、400 mg/kg槟榔提取物粉剂可维持感染球虫鸡血清中Na+、Cl-浓度的稳定,降低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小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 g/kg谷氨酰胺。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黄羽肉鸡免疫器官重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与阳性、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45 d 时,试验Ⅰ、Ⅱ组黄羽肉鸡十二指肠、空肠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的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细菌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77 d时,试验Ⅰ、Ⅱ、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黏膜蛋白质中溶菌酶的含量均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黏膜蛋白质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均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回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及总酸的浓度均低于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替代饲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黄羽肉鸡的细胞免疫水平,改善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场鼠患调查,确定优势种群、根据不同优势种群生活情况、行为、种群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制定科学地防制原则。防制前圈舍内鼠密度为100%,饲料库鼠密度为70%,综合防控后1月、2月、3月、4月、5月5次持续追踪评估,鼠密度分别降为低密度;在农场防制老鼠过程中,从调查鼠种到综合防控,持续追踪灭鼠效果评估的防控思路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成功制备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质控样品,并系统分析质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冻干基质条件,得到制备质控样品的最佳条件。通过培养计数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验证定性质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增李斯特菌定性质控样品为白色、质地均匀小球,均匀性验证实验质控样品培养计数结果F=0.567,小于临界值,表明均匀性一致;运输稳定性实验验证了质控样品在37、25?℃环境下含量几乎没有下降,计数稳定;贮藏稳定性实验验证了质控样品在-20?℃贮藏28?d后的复苏率为101.5%,在4?℃条件下贮藏28?d后的复苏率为99.6%,说明该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以作为阳性质控样品用于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复水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苗期根、茎、叶、茎叶比、根冠比和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探讨菊芋苗期干旱适应机制,干旱半干旱地区菊芋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处理菊芋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低于正常水分管理;干旱-复水增加了主根和须根的直径;干旱-复水过程中除复水第16天外,处理须根长度均高于对照;处理前期主根长度高于对照,后期主根长度低于对照;干旱-复水处理提高了菊芋平均叶面积,降低了叶片数量,抑制新叶片的形成;干旱胁迫第2天测定的茎叶比对照高于处理,而其他取样时间处理均高于对照;干旱-复水过程中菊芋根冠比胁迫第2天高于对照,胁迫第4天、第8天和复水第8天处理根冠比低于对照,复水第16天处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Missing genotypes are a common feature of high density SNP datasets obtained using SNP chip technology and this is likely to decrease the accuracy of genomic selection. This problem can be circumvented by imputing the missing genotypes with estimated genotypes. When implementing imputation, the criteria used for SNP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whether to perform imputation before or after data quality control need to consider.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d six strategies of impu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using different imputation methods, different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 and by changing the order of impu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against a real dataset of milk production traits in Chinese Holstein cattl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o matter what imputation method and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 were used, strategies with imputation before quality control performed better than strategies with imputation after quality control in terms of accuracy of genomic selection. The different imputation methods and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genomic selection. We concluded that performing imputation before quality control could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genomic selec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rate of missing genotypes is high and the reference population is sm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