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乡村振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1科技创新助推贫困山区中药材产业培育1.1品种创新型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武陵山区道地药材紫油厚朴是湖北省重要的大宗道地药材,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自2014年起连续多年被作为湖北省主推技术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进行推广。目前,  相似文献   

2.
<正>山西省阳泉市地处太行山中段西侧,海拔350~2 019 m,界内丘陵山地较多,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是多种中药材的生长适宜区。目前已探明的中药材种类有290余种,其中人工种植的70种、野生的220种,以连翘、黄芩、柴胡、桔梗等较为有名。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连翘作为本市道地中药材,不仅野生分布广、面积大,而且品质好,表现为麻点多,连翘紫绀成分高等特点。在用途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苍南县八亩后村五凤茶园以茶产业为主导,以茶文化为核心,以文旅产品为载体,积极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带茶、以文促茶"的发展模式,推动茶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农旅互动、村景合一、茶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邯郸市是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大市,也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燕山太行山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市。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强市建设的部署要求,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推进创新。为此,在以下方面做些探讨和思考。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地优势突出。邯郸市野生中药材品种多,道地药材有150多种,国家公布的29种重点保护植物药材名单中有11种。涉县柴胡、连翘等品质极佳,被收入国家药典。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三门峡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推广高效栽培技术,使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一、发展优势(一)种质资源丰富三门峡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市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垂直落差大,小气候多样,天然中药材分布广、类型多。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动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4月27日,院县共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县签约大会暨河南省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信阳市息县成功举行。有近200万亩中原"黑土地"的息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保持在20亿斤以上。近年来,息县紧跟农业科技发展步伐,主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沟通对接,积极引进优质弱筋小麦、优质红薯、优质花生、优质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作物新品种,农业效益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是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与发展中药材区域经济的两项最新重要创举。恩施州为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介绍了该州道地药材资源与产业概况,分析了其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下,该州道地药材区域化与品牌化发展策略,并提出8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金塔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1555"行动计划和"1151"富民增收工程,全力促进三产业同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塔县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取得实效1.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有序发展。按照"淘汰低效田、提升三千元田、发展五千元田、主攻万元田"的思路,全县新改建戈壁农业日光温室161座,钢架拱棚475亩,发展高效瓜菜21万亩,特色林果2.16万亩,高效制种9.43万亩,中药材5.26万亩,落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个、"五配套"模式化养殖示范村10个、示范组32个,新增"五配套"养殖户4623户,牧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紧紧围绕"秀水富民"总目标,依托自然环境和中药材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努力打造浙西"百草临岐、中药小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至2017年底中药材面积56 000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最具代表的道地药材"淳六味"为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本草纲目》中的淳萸肉就是临岐一带的山茱萸,萸肉面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国家新处方清肺排毒汤的21味中药材之一。介绍了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其中药材GAP基地、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县域;总结了涉及半夏的知识产权资源;从农业知识产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下中药材半夏道地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中药材传统种植费工费时,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药农的种植效益。本文在人工常规种植的基础上,与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中药材微垄铺膜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依托"定西茂丰中药材合作社"对道地品种黄芪、柴胡、党参进行了种植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试验统计,得出结论: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节约费用3 450元/hm~2。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们对传统医药价值认知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药材产业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而中药材种植是中药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作为乡村特色产业之一,中药材种植对于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中药材产业主要是指以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中药材的种植需要依托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并经过严格的种植管理和采摘工艺才能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相似文献   

13.
如今,漳县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7.5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 近年来,漳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园区创建工作,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按照"公司带动、连片发展、整体推动"的思路,漳县通过"龙头...  相似文献   

14.
眼界     
《新农业》2019,(8)
<正>福建省福鼎市白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福鼎市把茶产业作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来发展,采取多项举措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达20.3万亩,茶叶总产量2.7万吨,涉茶总产值达56.88亿元,有效带动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5.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乡村要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在贫困山区选择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是实现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基本路径和长久之策。笔者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其在湖北省贫困山区凸显的支撑作用为例,从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脱贫攻坚实践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选择(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方面,探索贫困山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8):143-149
创建道地药材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将优化中药材布局,保护中药材的道地性,促进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与中医药现代化。本文介绍了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概况,研究抚松人参、安国中药材、上党中药材、亳州中药材、霍山石斛、邳州银杏、石柱黄连、兴仁薏仁米、织金竹荪、文山三七、宜宾油樟、岷县当归、中宁枸杞、柴达木枸杞等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探讨中医药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下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堰市中药材资源概况、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十堰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通过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种子种苗监管体系,制定区域道地中药材品种目录,以GAP示范基地创建为方向,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以推动十堰市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隆昌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注重实效,突出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推动"五个振兴",抓实"十二件事",充分发挥隆昌稻渔、柑桔、木本油料产业优势,扩面提质,着力实施35万亩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加快县域创新,走出了一条川南丘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柴胡是河北省的道地中药材,近几年随着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柴胡药用需求量增加,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文针对柴胡优质高产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卢氏县深入挖掘卢氏连翘地理标志的品牌潜力,围绕"扩量、提质、增效"做文章,坚持野生资源抚育与规范化种植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卢氏连翘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贫困户连翘产业全覆盖、种植管理一条龙的连翘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9年4月底,全县连翘种植面积近200万亩(其中野生密集生长100万亩,野生资源人工抚育40万亩,规范化种植近60万亩)、连翘专业合作社74家、连翘重点村55个,年产量预计4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连翘第一县"。全县从事连翘产业的群众6万余人,户均年增收4000元,连翘产业已经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