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是一种极具耐盐性的生态、经济、药用植物,在耐盐生理,特别是渗透调节机制方面开展研究是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的基础。为研究盐处理对罗布麻幼苗渗透调节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盐浓度(0, 50 mmol/L, 100 mmol/L, 200 mmol/L NaCl)对罗布麻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后,测定了无机渗透调节物质Na+、K+离子及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盐处理下罗布麻幼苗中虽然Na+含量明显增加,但是K+的含量却始终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由此推测,罗布麻幼苗可以通过维持K+含量的相对稳定,并积累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盐渍环境。本研究为盐渍环境下罗布麻的渗透调节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探明枸杞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为今后更好地利用枸杞改良盐碱地和生产高品质的枸杞子提供理论基础。以枸杞的优良品种(海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分析不同盐浓度(0,50,100,150 mmol/L)、不同时间(100 mmol/L Na Cl处理下的第0,1,5,10 d)的盐胁迫下SOD,CAT,POD,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产物(MDA)、可溶性糖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枸杞叶片和根中的细胞膜氧化伤害显著增多,且叶片受到的伤害比根严重。不同盐浓度的处理下,除了SOD、叶片和根受CAT,APX和POD重要的保护作用,但在两者之间的作用不同;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迅速积累。在较长时间的盐胁迫条件下(5,10 d),后期抗氧化酶(SOD,CAT,POD)及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累积可以保证枸杞耐受长时间的盐胁迫。不同盐浓度和不同时间盐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特别是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和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调节了枸杞对盐胁迫的响应,降低了氧化伤害,提高了枸杞的耐盐性,说明枸杞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适合在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有机渗透调节剂在耐盐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芸芥耐盐生态型和不耐盐生态型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芸芥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等含量。结果表明:渗透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生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叶片渗透势和有机渗透调节剂之间没有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不同盐胁迫下,耐盐生态型较不耐盐生态型含有较多的脯氨酸,而在高盐胁迫下,在耐盐生态型中还检测到了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耐盐生态型中可溶性蛋白的总量缓慢增加,但当盐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这些结果初步证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在盐胁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作为选择耐盐芸芥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有机渗透调节剂在耐盐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芸芥耐盐生态型和不耐盐生态型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芸芥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结果表明,渗透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生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叶片渗透势和有机渗透调节剂之间没有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不同盐胁迫下,耐盐生态型较不耐盐生态型含有较多的脯氨酸,而在高盐胁迫下,在耐盐生态型中还检测到了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耐盐生态型中可溶性蛋白的总量缓慢增加,但当盐浓度大于200 mmol L-1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这些结果初步证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在盐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选择耐盐芸芥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Na_2SO_4+NaCl混合盐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甜菜幼苗对混合盐的耐盐程度,采用盆栽试验,以甜菜KWS0143和Bate464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将Na_2SO_4和Na Cl按摩尔浓度1∶2混合,按混合物所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比,设4个胁迫处理(0、0.5%、0.7%、0.9%),研究两种盐混合胁迫下甜菜的出苗率、干重、鲜重、叶绿素总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5%和0.7%Na_2SO_4+Na Cl处理促进甜菜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生物量有所增加;当浓度增加到0.9%时,甜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幼苗的干重、鲜重、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KWS0143耐混合盐程度强于Bate464。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藜麦品种‘Tomico quinoa’作为研究材料,缓解剂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 (Nitric oxide)供体,研究不同浓度梯度SNP (100, 200, 400μmol/L)处理对150 mmol/L NaCl胁迫下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藜麦幼苗的株高(PH)、鲜重(FW)、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并分析各指标与藜麦幼苗耐盐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明显抑制了藜麦幼苗的生长,而SNP处理则能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造成的伤害。其中SNP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叶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同时增强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且显著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推测外源NO在缓解藜麦幼苗盐胁迫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铁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及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高铁胁迫下甜菜幼苗生长和生理变化规律,本研究设置7个处理,即0.06、0.12、0.24、0.48、0.96、1.92、3.84 mmol/L,6次重复,并对甜菜进行水培试验。初步分析不同浓度Fe2+胁迫下甜菜幼苗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Fe2+胁迫浓度的升高甜菜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分叶面积变小,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相对含水量降低。地下部分表现出根系变短,面积变小,颜色变暗。与此同时高铁胁迫下甜菜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变化趋势随着Fe2+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e2+胁迫浓度为0.96 mmol/L时达到最大值。说明甜菜植株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在高铁胁迫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当Fe2+超过一定浓度时,这种调节机制会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 mmol/L,1.0 mmol/L,1.5 mmol/L)的Spd喷施处理165 mmol/L NaCl胁迫下的甜高粱幼苗,测定处理7 d和15 d后甜高粱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处理15 d后甜高粱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及幼苗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甜高粱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喷施不同浓度Spd可提高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Tr,降低Ci,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POD、CAT和APX活性。说明在盐胁迫下外源喷施Spd能够增强甜高粱幼苗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以稳定细胞内环境,从而增强甜高粱幼苗的耐盐性,其中1.0 mmol/L的Spd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利用外源Spd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甜高粱幼苗的耐盐性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盐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的影响,以耐盐品种‘陇薯5号’组培苗为试材,采取添加0 mmol/L,100 mmol/L,300 mmol/L,500 mmol/L,700 mmol/L和90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模拟盐胁迫的方法,筛选盐胁迫生理测定的适宜盐浓度,并测定适宜胁迫浓度下(0 mmol/L NaCl为对照)、胁迫不同时间(0, 20 h, 24 h,48 h, 72 h和96 h)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膜脂过氧化物质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可溶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这7项参数可以作为马铃薯耐盐性鉴定的生理指标,CAT活性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其他各指标彼此之间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相比CAT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和SOD活性相对含量上升;MDA含量增幅较小;在24 h时与对照相比,PRO、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1%、45.3%和83.8%,而在48 h当PRO相对增幅达380%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相对增量减少。因此盐胁迫下马铃薯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并有序调节可溶性物质来增强耐盐性。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马铃薯盐胁迫生理机制,筛选和培育耐盐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硅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外源硅(Si)在盐分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探讨外源Si对盐分逆境胁迫响应机制,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供试材料,分别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盐分逆境处理(盐分(NaCl)、硅(Si)2因素随机组合,分别为盐分(NaCl:0,100,200 mmol/L)、硅(K_2SiO_3:0,262.3 mg/L),总计6个处理),研究施用外源Si后,棉花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系统、活性氧、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探讨外源Si缓解盐分逆境胁迫对棉花幼苗各测量指标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CK)相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棉花幼苗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活力、苹果酸和柠檬酸均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出率和氧自由基(O■)产生速率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SS)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浓度盐分处理施加外源硅后,棉苗生物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电解质渗出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综合分析表明,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盐浓度的增加,其生长受抑制和渗透胁迫程度加剧,外源硅通过提高棉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并降低活性氧积累,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棉花幼苗抗盐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外源SA浸种对不同浓度盐胁迫小油菜幼苗根系渗透性物质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梯度SA浸种及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研究小油菜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清水浸种时,盐浓度越高,小油菜根系MDA含量越高,根系糖含量越少,根系Pro含量与根系活力在盐浓度为50mmol/L时增高,随后降低。2)无盐胁迫时,随SA浓度增加,根系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先增大后减小,MDA含量先减小后增大。0.5~1.0mmol/L的SA浸种效果最好。3)不同的SA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根系缓解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13.
以特用玉米品种沈糯6号、沈爆3号和沈甜6号为试材,设置5个梯度的NaC l盐溶液(0mmol/L、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对玉米幼苗从三叶一心时开始胁迫处理1周,对部分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 l浓度的增加,沈甜6号和沈爆3号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呈现双峰状增长,都在50mmol/L时出现最大峰值;沈糯6号为单峰状增长,在NaC l浓度为100mmol/L时有最大值;3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盐浓度低于150mmol/L时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之后又都开始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在盐浓度低于150mmol/L时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峰型增长,之后沈糯6号急剧下降,沈爆3号和沈甜6号开始上升;3个品种脯氨酸含量随NaC l浓度的增加也不同程度地增加。150mmol/L的盐浓度是3个品种的耐盐临界点。从总体水平看,沈糯6号较耐盐,沈甜6号最弱。  相似文献   

14.
氯化钠和碳酸钠对芦笋的胁迫效应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一年生芦笋幼苗用0、0.1、0.2、0.3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检测芦笋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盐胁迫下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碱性盐Na2CO3胁迫使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表明碱性盐Na2CO3对芦笋破坏较中性盐NaCl严重。两种盐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上表现为碱性盐Na2CO3处理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显著,中性盐NaCl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说明芦笋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高粱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农16高粱的3叶期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NaC l溶液中胁迫处理,分别在处理1h、2h、3h和4h后取幼苗,研究不同NaC l浓度和不同胁迫时间对高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系统活性(POD、SOD、CA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NaC l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河农16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超过最大耐受范围后含量下降。抗氧化保护酶系活性变化与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相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河农16幼苗在NaC 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统对NaC l溶液的有效调节浓度为0.9%。  相似文献   

16.
外源物质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溶液,采用昼温/夜温为10℃/5℃低温胁迫5天后进行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降低辣椒幼苗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和MDA的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5 mmol/L、50 mg/L、2 mmol/L、10 mmol/L、10 mmol/L。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50,100,200 mmol/L)条件下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草幼苗根长变化最小,株高、鲜重和干重呈下降趋势,但低盐浓度(50,100 mmol/L)之间差异不明显;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低盐浓度下显著上升,在高盐浓度(200 mmol/L)下显著下降;电导率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和CAT都随盐浓度升高而上升,而SOD和ASP在低盐浓度下上升,在高盐浓度下下降。甘草幼苗的耐盐上限为100~200 mmol/L。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甜高梁幼苗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的抗性酶的活性及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甜高粱幼苗采用水培的方法,设3个盐梯度,1个对照.随着NaCl胁迫的加剧(当NaCl浓度大于50 mmol/L时)甜高粱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不断加大,膜系统受到破坏;膜保护酶(POD,SOD,CAT,APX)活性降低,200 mmol/LNaCl处理的酶活下降最大,100 mmol/LNaCl处理次之,使体内酶促和非酶促防御系统均遭到破坏,活性氧含量增加对幼苗产生毒害.其中,100mmol/LNaCl处理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膜系统受害程度也轻于200 mm01/L NaCl处理.轻度盐胁迫(当NaCl浓度是50 mmol/L)时,由于抗性酶的作用,活性氧对膜系统没有产生破坏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抗性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的含量不断增加,膜系统受破坏程度也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耐盐甜菜生理及其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究甜菜在盐胁迫条件下生长及蛋白差异表达的变化,本研究以耐盐甜菜‘T510’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的方式,分析了0、140、28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甜菜生理和蛋白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甜菜的干物质、胁迫指数、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相反,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利用双向电泳分别在对照组、低盐组(140 mmol/L NaCl)、高盐组(280 mmol/L NaCl)中检测到514、579、562个蛋白点。在低盐-对照、高盐-对照和低盐-高盐中分别有17、40、21个差异表达蛋白(变化倍数>2,P<0.05)。通过质谱分析最终分别鉴定出12、23、11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同时,发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家族蛋白PEPC,Zn结合脱氢酶家族蛋白亚型1和ATP合酶的γ链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表达量变化较大。因此,对于耐盐甜菜来说,盐胁迫主要影响与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相关的蛋白表达,其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家族蛋白PEPC、Zn结合脱氢酶家族蛋白亚型1和ATP合酶的γ链的作用明显。以上这些发现为甜菜及其他作物的耐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作物。水稻幼苗期对盐胁迫敏感,筛选幼苗期高耐盐水稻品种是利用水稻进行盐碱地改良的关键。通过分析收集的15个粳稻品种在盐胁迫下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的耐盐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 150mmol/L NaCl处理下,所有试验材料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出现植株变矮、根长变短和叶片枯萎等表型,其中盐胁迫对宁粳44、南粳46和盐丰47(对照)生长抑制相对最弱,死叶率最低;200mmol/L NaCl处理下,宁粳44、南粳46和盐丰47的存活率最高。耐盐指数结果表明,盐丰47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南粳46和宁粳44。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150mmol/L NaCl处理下所有试验材料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南粳46的SOD活性较其他参试材料高;南粳46、盐丰47和宁粳44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大于其他参试材料。推测南粳46、盐丰47和宁粳44具有较强的过氧化物清除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这可能是其幼苗期具有较强盐胁迫耐性的生理机制。综上所述,筛选到的幼苗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为南粳46和宁粳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