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起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协委员、正阳县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鲁新爱,当地农民称赞他是“从食用菌合作社走出来的百万富翁”。他从2006年创建正阳县第一家食用菌合作社以来,推动食用菌从分散栽培向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社员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2.
1992年元月,年近不惑的张长友从湖北省鹤峰县保险公司下岗闯市场,贷款30万元,带着30名青年在县城租了栋楼房,办起农副产品贸易公司,以“提篮小卖”的方式拉开了创业的帷幕。刚开始经营农副产品的张长友,获悉基层供销社有积压5年找不到“婆家”的贝母、厚朴等中药材2000多吨。他  相似文献   

3.
周凤祥 《农家致富》2004,(22):20-20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谷庄村“双强”党员示范户施永连,今年55岁。1983年.他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在自家门口责任田里种起了蘑菇.连续几年年收入都有2万多元。1986年.施永连建立了庆丰镇食用菌基地.搞食用菌出口.1988年.他将食用菌销往日本.一下子就销出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甄轩 《农家致富》2007,(16):10-10
王留才今年52岁,是江苏省江都市吴桥镇人,他创办的江都市常绿酱品厂.是吴桥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一批农民增收致富。 王留才从部队转业后.到吴桥镇供销社工作,曾担任过供销社部门经理.然而没过几年,他下岗了。为了养家糊口,他承包了供销社食品厂。以酿造酱油、醋为主,效益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5.
张鹏 《新农业》2023,(19):8-10
<正>1认识食用菌和食用菌产业特点国内外广泛接受的食用菌定义是香港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提出的:肉眼可见、赤手可得的可食大型真菌。食用菌通常被称为蘑菇。我国古代把生长在木上的蘑菇称为“菌”,将生长在土上的蘑菇称为“蕈”,故现在也常将蘑菇称为“蕈菌”,日文则使用“菌蕈”。在我国,食用菌广义上泛指所有食用、药用以及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种类有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双孢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桑黄等;  相似文献   

6.
龙江 《新农村》2007,(5):11-11
邵良宇看到市场上的新鲜猴头菇和蘑菇畅销,且价格昂贵,就瞄准这个方向,登门拜访一位专门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老手”,硬是把那套技术“装进”了自己脑袋。后他又买来一些书籍,反复琢磨、试验,孜孜不倦地探讨、摸索,还参加东北农大举办的培训班,终于,亲手栽培食用菌成功了。由于交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秋冬至今夏,食用菌市场产销形势令业内人士极感欣慰,菇农说:没有卖不出去的蘑菇,没有不赚钱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谈谈食用菌     
食用菌是指人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包括白蘑菇、平菇、香菇、草菇、银耳、黑木耳等。根据目前统计,世界上食用菌有四百至五百多种,在我国就有三百五十多种,其中列入上等食品的有五十多种,进行大量人工栽培的有十多种。最普遍栽培的是平菇、草菇、香菇、白蘑菇等。食用菌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它们大多数都含有多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蘑菇的干制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2%以上,其中可被人类消化的就占30—35%;氨基酸,除了含有常见的十种氨基酸外,尚含有许多稀有氨基酸,更重要的是含有八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它可以给人类以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因此食用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一些著名食用菌,如白蘑菇、羊肚菌、银耳、黑木耳、香菇、口蘑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科技》2011,(6):51-51
为稳步推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宁化县不断探索食用菌发展新模式,确保产值、产量全面增长。预计2011年全县实现种植规模3950万袋,鲜品产量16980t、产值102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8.7%。一方面主推广循环利用栽培模式,发展“平菇-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姬松茸-双孢蘑菇”等周年栽培。另一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病害 食用菌病害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有关蘑菇病害的研究报道,最早是1926年出版的第39期植物和植物病理学年报(RAM Vol. 5),而从栽培角度记载的一些病害则要早几十年。如1888年法国记载了蘑菇的泡状病(bubble)和黑痣病(mole),但病原的确定则在1926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食用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梅 《新农业》2004,(9):50-51
通常人们都习惯地把“蘑菇”称为食用菌,其实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一些有毒的蘑菇就不算食用菌。严格说来.所谓食用菌是指高等真菌中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现有被鉴定的数百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纲.科.属、种.它们都有各自的名称。高等真菌是指在生长发育的一定阶段能形成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一类真菌。我国有近900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食用菌总产量为520多万t,产值近200亿元,出口创汇6.5亿美元。食用菌生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彩民介绍说,目前,中国食用菌的产区由南向北迅速发展,福建、湖南、黑龙江等地已形成了一批良种基地,栽培环境由大自然向人工环境发展,经驯化栽培或利用菌丝发酵培养的约90余种。林彩民说,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食品的首选。食用菌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如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食用菌既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肴,也可以制作保健品。目前中国市场上已推出了品种繁多的食用菌系列保健食品,如蘑菇酒、蘑菇酱油、香菇酒、香菇酱油、猴头酒(露)、银耳(果冻)、茯苓夹饼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再是为了填饱肚子和美味,更多的是对于营养均衡和健康价值的考虑。目前,食用菌被认为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可靠来源,并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特性,而且味道鲜美,由于高百分比的膳食纤维、易消化的蛋白质和类似肉的质地,食用菌也可以替代盐、磷酸盐、蛋白质和肉制品等。这使得食用菌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广受欢迎,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根据最新的统计,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种植蘑菇,在过去20a里增长了3倍以上,2016年达到了1080万t,中国是产量最高的国家,占全球产量的70%,也是最早对食用菌有所认知的国家,有几种食用菌已经被称作老百姓的“菜篮子”,如平菇、香菇、双孢菇、杏鲍菇等。  相似文献   

14.
一、青白江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 青白江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气候环境,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棚架蘑菇,1981年普遍栽种平菇,1983年试种黄背木耳,1987年示范推广露地蘑菇.1986年全区仅平菇生产量就达到220万袋,属成都市最早进行规模化生产食用菌的区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食用菌生产作为我区发展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农户的积极性高涨,且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新优品种的引进、推广速度快,效益好的中高档食用菌生产在我区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7年全区袋装食用菌生产2300余万袋,产量2万t;蘑菇1300余亩,产量0.5万t.  相似文献   

15.
<正>吴孔利是一名49岁的退伍老兵。2014年至今,他在海南省定安老家创业,在橡胶林下种起了蘑菇,以3个简易蘑菇棚起步发展到如今的2万平方米生产基地。不仅如此,他还将蘑菇种植技术推广到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靖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并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南靖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1食用菌产业基本现状食用菌产业在南靖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和产量猛增、价格普遍上涨、效益不断提高、菇农明显增收”的特点。目前已形成2个食用菌生产区域,即靖城、丰田、南坑的白背毛木耳和珍稀菇类生产区域,龙山、金山、船场、山城的双孢蘑菇生产区域。截止到2006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白背毛木耳1.3亿袋、珍稀菇类1.5亿袋、种植双孢蘑菇250万m2,总产量12.1万…  相似文献   

17.
<正>退伍创业,淘得人生第一桶金今年51岁的王桂军,1989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创业。他先后养过鱼、山鸡、蝎子等,为筹集创业资金,他贷过款、拉过砖坯,甚至下过煤窑。几经失败,他终于找准机会,靠养殖蝈蝈和蚂蚱等昆虫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机缘巧合,觅得麻蜥蜴商机后来,随着蝈蝈养殖技术的公开,蝈蝈养殖户迅速增多,蝈蝈的市场价格也随之迅速下滑。在王桂军快要坚持不下去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河北省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又称蘑菇,是一类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健康食品,新鲜蘑菇最大的缺点是不耐储藏。近年来,国际上食用菌辐照保鲜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近年来食用菌辐照保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辐照装置、辐照种类、辐照对食用菌的物理和化学效应)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辐照保鲜贮藏和国内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马家乡依托“乡土人才”超市,集结各类乡土人才231名,聘请四川农业大学李勇教授为食用菌技术总监,引进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17名,建立50亩以上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3个,带动农户203户,发展食用菌面积530余亩。品种有灵芝、蘑菇、木耳、香菇、金针菇、平菇、鸡腿菇等10余个。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08,(10):33-33
高温蘑菇“夏菇93”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研究,选育出的国内首个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新品种,原名“浙agh—1”。该品种填补了我国夏季蘑菇栽培品种的空白。高温蘑菇出菇期正值各种食用菌淡季,鲜蘑菇供应断档,价格比旺季时高3—5倍。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新疆等20多个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