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红松坚果型优树的选择方法(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88-1998 年对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地区天然红松林以及黑龙江省鹤岗地区人工红松林结实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定。根据调查和测定数据,对红松结实特征,包括结实量、球果长度、球果数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种子产量、种子大小、种子空实率、球果虫害率、结实指数等,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得出各项结实因子对结实量的贡献率,将球果长度、千粒重和出种率确定为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然后采用加权系数法确定红松坚果型优树,并制订出天然红松林坚果型优树标准和红松人工林坚果优树标准。本项研究为建立红松坚果园选择优树提供了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辽东山区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和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优于本砧红松无性系。异砧红松无性系单株结果数和单个球果重量分别高出红松本砧嫁接苗木的59.4%和8.1%;种子的平均长、宽比红松本砧无性系种子分别大1.56 mm、1.29 mm。种子出仁率和千粒重分别比红松本砧嫁接大4.67%和164.05 g;种子营养成分与本砧红松无性系种子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并未因异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也不大。异砧嫁接缩短了红松果林建园时间,促进了红松结实,提高了红松果林的产量和质量,为辽东山区营建红松果林增加了一个途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红松实生苗,降低苗木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松的生长指标(树高、胸径、冠幅、侧枝长、侧枝粗、活枝下高)以及结实性状指标(种子长、种子宽、千粒质量、出仁率、球果长、球果宽、出种率、单株产种量)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对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选优的最佳林分的林龄为50~70a。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市林科院红松基因库中进行了红松结实性状优良育种资源的选择,在52个参试无性系中共筛选出25个结实性状优良的红松无性系,占参试家系的48.07%;所选红松优良无性系的结实量、球果长、球果宽、种粒长和种粒宽分别超过参试无性系的36.33%、13.87%、8.99%、17.85%、11.78%。  相似文献   

5.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需求量逐年升高,通过对红松球果结实规律的掌握,可解决红松优质种源、实现红松良种化。通过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红松结实期和红松结实间隔期,为获得红松优质良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红松适宜高产结实区域问题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球果平均重及种仁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种皮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加厚;在同一海拔,随坡向的变化(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球果平均重变化不显著,而种子千粒重及种仁千粒重则呈下降趋势。红松高产结实适宜区域应为海拔900 m以下、阳坡或半阳坡、中等土层厚度的典型暗棕壤、灰化暗棕壤区域。  相似文献   

8.
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红松球果和种子的害虫很多,其中红松球果种蝇Hylemya sp.和红松球果种小蜂Euytoma sp.是主要害虫,它们危害红松球果、种子,造成种子产量降低,有时造成绝产。为了控制危害,对张广财岭东坡的红松人工林球果害虫的密度及为害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其中粘虫胶法和烟雾机防治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红松由于球果硕大(一般长12cm、宽7cm),由数个乃至数十个围生在当年生主枝和树冠顶部侧枝的新梢基部。每个球果的果柄如同小枝一样通过皮部,深入到木质部。球果发育期长达18个月,发育旺盛期与树高生长同步。特别是红松人工纯林,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较天然林提早60—110年。这样使有些关心红松人工林的同志,把结实视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在红松天然资源日趋枯竭,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了解和掌握红松人工林林木结实与生  相似文献   

10.
红松坚果园建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优树选择建立红松坚果园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经济需要,优树选择工作不仅要求树木生长突出,更注重的是种子丰产与稳产。优树选择工作,可以在人工林内进行,也可以在天然林内进行,最好是在伐区内结合生产进行。1 1选择优树的林分人工林在30a以上,结实龄8a以上;天然林120~160a,结实龄10a以上。1 2选优标准建立红松坚果园是以生产种子为目的,选优应以结实数量指标为主,兼顾形质指标。1 2 1结实数量指标结实是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红松球果硕大,成熟脱落后留有果痕,仔细观察近8a内的结实数可以测得,但不易操作,定期结实年数容易测得。经研究,近…  相似文献   

11.
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梢斑螟(D 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干部,造成红松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为了解决红松种子严重短缺的问题,利用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50%辛硫磷和40%氧化乐果等化学药剂,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林木种子园进行了赤松梢斑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果被害率可减少20%~85%,种子被害率减少25%~45%。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采摘球果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加剧,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危害日趋严重,红松球果受害率可达40%左右,种子损失率达到25%以上,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的种类、区系、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结实及良种生产提供帮助。本研究分别设置不同林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施肥量等试验处理,通过观察其结实率、球果数量、种子及球果质量等指标,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樟子松人工林的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樟子松林龄的增大,结实株数和球果数量不断增加,球果及种子质量也不断提高;当林分密度为667株·hm-2,樟子松人工林结实最好;合理施肥会促进樟子松人工林结实,且樟子松人工林在丘间地的立地条件下结实最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红松果林经营中产量偏低的现象,采取以疏伐为主的措施进行促进红松果林生长和结实的试验。结果表明,疏伐强度分别为45.35%和34.30%的两组试验地,其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未经疏伐林分)提高189.7%和154.8%,冠幅生长量提高229.5%和189.5%,结实株率分别提高155%和100%。疏伐可促使红松种子品质明显提高,种子活力和千粒重比对照增加15.4%和8.95%,球果数量和重量增加8.5%和26%,出种率增加171%。强度疏伐(≥50%)可显著提高红松林木生长,促进其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5.
树干注药法防治红松球果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球果蝇是危害红松球果的重要害虫之一 ,严重影响了红松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该种害虫1998年自刁翎局部零星发生危害 ,没能引起重视 ,1999年全局发生危害面积近2000hm2,以幼虫取食红松球果果轴及果肉隐蔽危害造成球果腐烂脱落 ,丰产而不丰收。由于红松种子林树  相似文献   

16.
红松的结实规律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 ,东北林区是其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带。红松在国外分布不多 ,仅见于原苏联远东南部沿海地区、朝鲜北部和日本的中部山地。1 红松的结实规律红松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花期在 6月中旬到下旬 ,平均气温稳定在 17~ 18℃时 ,花期、叶期同时出现 ,花期只有 3~ 5 d。红松的花粉为黄色 ,受粉后即为花粉管的生长期。花粉管生长期很长 ,自受粉后的 6月至第 2年的 5月以后。球果成熟过程很长 ,自开花至球果成熟历时 15个月 ,即 6月下旬开花至第 2年的 9月中下旬球果才能成熟。球果成熟后就开始脱落 ,林业上所说的“球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充分的调查数据,分析红松(Pinus koraiensis)打塔撅头这一目前广泛盛行于东北红松球果产区的不良行为将产生结实株率和结实枝率下降、破坏结实连续性以及影响树体结构走向等严重后果,若不制止,将陷入无种可收的境地。呼吁产区要重视这一问题,杜绝这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油松球果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我国西北、中南等地区。危害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红松、马尾松,以油松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油松先年生球果,只在结实不良的情况下,才严重危害当年生枝,也可危害当年生球果。球果被害后  相似文献   

19.
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林的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样地调查,分析和比较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的结实状况、球果和种子的基本性状在不同海拔间及其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的差异。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的结实属于有明显间隔周期的类型,天然林通常3年为1个结实丰年轮回期。不同海拔间结实母树的比例和数量差异较大,结实母树比例在25%~80%之间,平均为45%;结实母树数量128~483株·hm-2,平均为230株·hm-2;单株结实球果数量24~366个,平均为157个。林分及树冠空间结实特点为:林冠层树木结实,下层和林内母树不结实;单株树冠上层结实,下层不结实;树冠南面结实较多。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相比,急尖长苞冷杉的球果长度略短,宽度居中;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均小,单果种子数量较高。不同海拔间的比较表明,急尖长苞冷杉林垂直分布的中、低海拔球果和种子发育程度较高,反映在球果和种子较大,千粒质量、出种量以及饱满度均优于高海拔。  相似文献   

20.
用红松每个家系结实株数、结塔数、塔重、种重、种子长宽厚之和5个因子进行红松结实特性综合性状评定,基本上反映出了红松家系结实数量及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