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热应激是指蛋鸡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机体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异和非特异性反应。每年夏季高温天气,热应激对蛋鸡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影响更加突出,成为养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发生原因蛋鸡是恒温动物,身上羽毛丰厚,皮肤上没有汗腺,保暖性强而散热性差,正常情况下本身体温较高,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13~23℃是蛋鸡饲养的最佳温度,在该适宜温度范围内,蛋鸡产热和散热容易维持动态平衡,采食量好,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产蛋量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好。温度过高或…  相似文献   

2.
产蛋鸡热应激时的体温变化:Ⅰ,极度热应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罗曼产蛋鸡置于温控室内分别进行43、41和39℃,每种温度又进行饮水、灌水和不饮水等情况的热应激实验。结果表明,每种温度三种情况鸡的平均体温上升速度均为不饮水>灌水>饮水。以热休克为标准,43℃2小时以上热应激对产蛋鸡是致死性的,41℃3小时以上热应激对大多数产蛋鸡也是致死性的。39℃4小时以上热应激对产蛋鸡是危险的。不管环境温度与饮水处理如何,鸡热应激时体温从正常升至43.5℃左右的速度快,耐热性好的鸡在体温于43.5至44.5℃之间上升速度明显变慢。  相似文献   

3.
宋战胜  侯宏虎  马进  高瑾 《北方牧业》2013,(15):29-30,34
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蛋鸡场各种应激因素越来越多,尤以夏季高温造成的热应激最为突出。蛋鸡体温高、代谢旺盛、羽毛丰厚、无汗腺,高温下以呼吸道蒸发散热释放体内产生的多余热量来平衡体温,因此高温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很大。产蛋鸡生产理想的环境温度为15℃~23℃,在此温度范围内,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性能最好,蛋及蛋壳品质也最佳。  相似文献   

4.
蛋鸡热应激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诸多因素中,环境温度最为突出。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给蛋鸡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高温引起的不良影响日趋严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1.发生原因蛋鸡体表羽毛丰厚,代谢旺盛,皮肤没有汗腺,保暖性强而散热性差。饲养实践证明,蛋鸡生产的最适温度为13~23℃。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蛋鸡生长性能最好,饲料转化率最高。超过此温度范围,蛋鸡热平衡状态被破坏,对生产和存活都不利。温度超过28℃,蛋鸡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温度越高,热应激反…  相似文献   

5.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养殖场陆续出现鸡热应激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养殖场该如何有效地避免,笔者谈谈自己的经验。1热应激对蛋鸡生产的危害1.1热应激使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鸡的最适温度是15℃~23℃,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采食中枢受到部分抑制,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导致蛋鸡的采食量下降。1.2热应激使甲状腺机能下降,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与机体代谢产热以及热调节密切相关。高温中甲状腺分泌减少,可引起鸡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下降,相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5℃,在此温度范围内,蛋鸡表现出最佳的生产性能。而夏季的高温常常引起蛋鸡热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对其生理生化、行为、采食及生产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蛋鸡业的发展。如何提高蛋鸡的抗热应激能力,克服夏季高温对蛋鸡带来的有害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其营养缓解措施。1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1.1 热应激对蛋鸡生理的影响1.1.1 当外界温度超过正常体温时,鸡体温度随环境…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是指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时,猪的产热大于散热,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辅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从而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引起猪的不良反应叫做热应激。  相似文献   

9.
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水平.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缓解奶牛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C,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夏季家禽防热应激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禽生产的适宜温度一般为:产蛋鸡19~22℃、肉鸡18~22℃,当外界热环境超出家禽体热调节能力时,导致热应激发生。热应激即为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温度适中区上限临界温度所导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一抗热应激品种选育鸡的品种不同,对热应激耐受性也不同。研究表明,体温、采食量、血清中清蛋白的浓度与蛋鸡耐热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防治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广东奶业》2009,(2):31-34,13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瑞生 《饲料广角》2002,(17):31-32,38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环境应激因素越来越多。由于鸡体温高、代谢旺盛和皮肤不具汗腺等生理特点,使高温应激在诸多致应激因素中显得尤为突出。研究认为,蛋鸡生产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4℃,肉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6~21.1℃,在该温度范围内,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鸡的生产性能最佳,饲料转化率最高。超过此温度范围,鸡的产热大于散热,鸡除了加快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15.
鸡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超过其舒适区上限时,就会出现热应激,从而降低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效率及产品质量,严重的表现为热喘息,甚至大批死亡。给蛋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般认为产蛋鸡舒适区温度为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27℃,肉鸡最大增长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O℃~22℃,最佳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7℃,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在炎热来临时,应预先采取措施,避免热应激,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瑞生 《中国奶牛》2011,(13):38-42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17.
产蛋鸡适宜的生产温度为18-21℃,超过25℃会使蛋鸡处于热应激状态,导致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下降,死亡率和发病率升高。为缓解或从根本上消除热应激对蛋鸡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中兽医认为,鸡热应激综合征开始时是暑热症,后来发展为肾虚脱症[2-3],所表现的肾气虚常与脾气虚和肺气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王引 《广东饲料》1997,(4):30-32
热应激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肉鸡为降低体内深部温度使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的代偿性反应。热应激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便是经济损失,只有充分了解热应激肉鸡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将营养与热平衡问题联系起来,才能确定进行热应激鸡的营养调控。l热平衡热平衡是由产热和散热构成的。环境温度越高,总获热量(代谢的十环境的)超过散热量时,热平衡便破坏,体温上升产生热应激。温度适中区及低温时,产热不产生负担,但鸡在热应激期间散热能力降低,产热量增加就会打破热平衡从而危及生命。因此,肉鸡在热应激期间就会减少采食量以降低产热量…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通常是指动物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家禽具有体温高、代谢旺盛、无汗腺、羽毛厚不易散热等特点,对高温环境反应较敏感且耐受力差。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热应激。一般认为,产蛋鸡适宜温度为13-27℃,当环境温度高于32℃时,就会使鸡.处于应激状态,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成年家禽常表现为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高于37℃时,其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热应激状态影响鸡采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进而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甚至导致发病或死亡,大大减少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鸡的产热和热应激时的生理状况,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调整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是缓解热应激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应针对热应激状态下的营养需要.适当调罄饲料配方.以便更有效地缓解热应激。  相似文献   

20.
奶牛是一种怕热耐寒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水平,提供营养全面可口的饲粮,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补偿高温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