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清楚阐明蒙古栎林的群落分级及其在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分级中的地位,我们收集了东北亚201个蒙古栎林和日本的153个栎林的资料.将其综合于一个简表中.并应用Braun—Blanquet方法对这些森林植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群落分级系统中。蒙古栎林与水青冈纲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纲群(Class-group)。不同生境下的蒙古栎的20个群集或群落被归纳成为2个目、3个群团和3个亚群团。  相似文献   

2.
福建山樱花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山樱花群落高矮和立木密集程度不同样地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垂直结构均较简单。以中小乔木和灌木占数量优势,以常绿植物占绝对优势,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优势科,拟赤杨、青冈、细叶青冈、山胡椒、香桂为优势树种;层间植物较少,且均为木质藤本植物;生活型组成则以高位芽植物占显著优势(72.1%)。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69.6%)、单叶(90.7%)、草质叶(43.8%)或革质叶(39.8%)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点。群落乔木树种以中小径级占绝对优势,中径级和大径级的很少,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但对群落立木结构研究表明,福建山樱花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需加强对其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鄂西北中山地带典型落叶阔叶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群落内物种丰富,科属组成分散。11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142属222种。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以温带分布的类型占优势。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60.81%。群落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纸质、非全缘为主,各占63.51%、80.63%、62.61%、69.37%。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总的来说,区系组成和群落外貌结构均体现了亚热带北缘中山落叶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平江幕阜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平江幕阜山海拔950m以上山地分布着大片的黄山松林,是当地主要的森林群落类型。通过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的黄山松群落样地调查,统计出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绘制出黄山松种群胸径-株数关系图和树高-株数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约有种子植物40科,66属,70种;群落的乔木层为纯林,灌木层树种的海拔分布差异明显,和草本层一起多数为耐荫植物;群落正向着稳定群落的方向发展,最后随着落叶阔叶树的发展,将会被落叶阔叶林取代。其演替规律为:裸地或瘠薄空旷地→黄山松林→黄山松 落叶阔叶树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木兰群落植被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主要伴生种为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该群落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以高位芽占绝对的优势,叶的特征以中叶、纸质的单型叶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低;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数量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格局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对不同分布区的乌冈栎群落生活型谱及叶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地乌冈栎群落在生活型谱和叶相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生活型以矮高位芽(30%~58.18%)和小高位芽(36.36%~50.77%)为主,整体上各地常绿植物比例要高于落叶植物。叶相分析表明,中小型叶、单叶、革质叶、全缘叶和渐尖叶在群落中具有较高的比重。有将近1/3~1/2植物叶表面被毛。整个群落林层简单、低矮等特征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连南板洞自然保护区主要有3个植被类型组、4个植被类型、12个群系和13个群丛。群落以常绿树种为主,垂直结构较为明显。海拔700m以下的丘陵低山为低山常绿阔叶林(部分为马尾松林、杉木林),650~1050m为山地常绿阔叶林(镶嵌有落叶阔叶林),1050~1450m为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在1000m以上的山顶及裸露山脊即为灌丛草坡。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方法群落调查,对古田山森林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古田山森林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和蔷薇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外貌是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和革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9.
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地段植被属于植物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经过调查分析,该区地带性植被为油栎类、槭类和山杏等乔木树种组成的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同时存在4种植被型和7种植被亚型10个群系20个群丛,体现出由温带草原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典型样方法,调查重庆市核心区半自然林地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物种共计150种,分属于132属74科;有5个植被型,14个群系,植物群落分布以落叶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别占调查群落的36.7%和31.6%;生活型谱以高位芽为主,占48.23%,乔木和常绿落叶树种比为1∶1.1;不同样地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常绿阔叶林多样性指数最低;群落中更新能力较强的树种有香樟、梧桐、女贞、栾树、麻栎等,更新不足的树种有马尾松、刺桐;可推广于城市森林建设的植物有香樟、栾树、梧桐、麻栎、刺槐、胡颓子、黄荆等。并为城市风景林构建和城市生态恢复林构建推荐了优势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丰富,为保护湿地生物资源,采用样方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方法,开展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有维管束野生植物153科,336属,807种;主要森林类型可分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草果群系、古树及珍贵树木;其中温带成分最多,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性质为主,热带成分也有较高的比例,区系成分出现较强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自然封育灌丛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恢复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1 hm2的灌丛群落样地中,共调查到木本和草本植物43科,88个属,135种,其中:草本21科44属49种、木本34科47属86种.木本物种数和个体密度都随着基径级、高度级而递减;不同高度级和不同基径级的个体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恢复后的灌丛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岷江上游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其外貌虽然呈现灌丛状,但其组成成分却相当丰富,其中本研究区域的顶级乔木树种如辽东栎等已在群落中出现并占有较大的优势.对于该区的退化群落而言,封育为一种有效的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鸟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其中,山雀科和鳾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提出了保护区每种生境都应保持一定面积,以便保护该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踏勘和典型样地法,对杭州新地标钱江新城CBD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并对其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钱江新城CBD公园现有种子植物60科85属108种(含种以下等级),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乔灌草、常绿与落叶乔木、常绿与落叶灌木种类比例较为合理,植物景观表现多样;植物群落结构以复层混交型为主,主要包括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类,季相景观和生态性较为明显;积极可进入型、消极可进入型、不可进入型3个类型植物空间,分别占22.2%、16.7%、61.1%,绿地空间类型多,但对城市公园来说,可进入型空间比不可进入型空间更重要,应适当增加可进入型植物空间来满足钱江新城CBD公园人口相对集聚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无人为干扰下不同生境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无干扰环境,选取河岸带、内陆森林和林线3种生境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建群种不同,但群落各层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均呈差异不显著,物种组成上均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矾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冬青科等为常见,且种属数较多。2)立木总株数(乔灌木)林线群落高于其他生境群落,但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间乔木与灌木平均株数均呈差异不显著。3)群落各层物种的种数及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河岸带>内陆森林>林线,乔木层、草本层与层间植物物种种数以及物种多样性Patrick、Gleason、Margalef和Shannon-Weiner指数,河岸带均与其他生境类型群落差异呈显著性;而灌木层物种种数及多样性Simpson和Pielou指数差异不呈显著性。4)散点图和线性回归得出林线群落活立木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均高于其他生境类型的群落。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野化培训圈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栖息地群落中分布的常见种子植物有71种,分属39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63种,单子叶植物5种;且以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蔷薇科、竹亚科、虎耳草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科植物构成优势组分。占组成植物总数的40.8%以上。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无论是科分布型,还是属分布型,大熊猫栖息地植物都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57.5%和46.55%。植物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茅植物占优势,达56.34%,反映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这与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相似。根据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将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共划分为连香树-拐棍竹-黑鳞耳蕨群落、野核桃-短锥玉山竹群落、野核桃-拐棍竹-艾蒿群落和野核桃-薄叶鼠李-小鳞苔草群落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邢台西部山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的南段。该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共包括5个植被型,27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内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16属153种,属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分布类型为主;群落以红花荷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层间藤本丰富,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67.97%。由于人为干扰因素,红花荷的种群呈衰退状态;群落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不相一致的趋势,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