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18日,河北省第三届三次市级农科院科技创新经验交流会在邢台浆水镇召开,会议由邢台市农科院主办,省内1 1家市级农科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就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分别做了交流汇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铁龙发表讲话,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邢台市农科院近几年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邢台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守锋致词,会议由邢台市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龙兴洲主持。  相似文献   

2.
对邢台市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央印发了14个1号文件,2012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这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倍感机遇难得,挑战严峻,使命光荣。结合笔者从事的邢台市农科院科技管理工作,就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邢台市农业科技创新,作者从邢台市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机遇、面对的现实、挑战及科学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邢台市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谋邢台百姓福祉为出发点,以促地方经济发展为着眼点,通过科技项目、创建示范基地和产业科技服务等,多轮驱动,加强院地合作,积极构建成果转化、科技示范、下乡服务、科技市场、媒体传播等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邢台市农科院的品种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当地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产业提升、效益提升和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种植水准的提升。以农业科研院所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可以进一步优化人才、技术和资源配置,整合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既锻炼了人才,又促进了科技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邢台市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谋百姓福祉为出发点,以促地方经济发展为着眼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整合资源,多轮驱动,加强院地合作,积极构建成果转化、科技示范、下乡服务、科技市场、媒体传播等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把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1基地示范带动  相似文献   

5.
<正>9月23日,邢台市农科院在巨鹿县西郭城镇柳洼村徳田农场召开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观摩会。以"杂交谷之父"著称的谷子育种家赵治海为代表的专家组对杂交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百亩核心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平均亩产高达504 kg。  相似文献   

6.
<正>8月31日~9月1日,中原及周边省区十五市农科院(所)第一届五次科技创新与合作研讨会在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举行。该会每年召开一次,是中原及周边省区农业科研院所增进交流、加强合  相似文献   

7.
<正>田志刚,农业推广硕士,推广研究员,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主任。1996年入选邢台市优秀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目前为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评审专家、邢台市农业专家组成员、邢台市科技献策团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玉米育种研究、玉米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广玉米新品种累计面积达800万亩以上,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多次主持国家、省、市级玉米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2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邢台市农科院、南宫市科技局和河北省冀科种业有限公司,在南宫市大关村联合召开了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粮棉轮作"项目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会。南宫市相关部门领导,省内专家、技术人员及种植大户,共计2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此次观摩会旨在推行棉花、玉米、谷子高效节水种植模式。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耿军义研究员介绍了南宫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业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主要途径。邢台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抓手,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载体,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及区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3号.邢台市农科院召开邢麦6号、邢麦4号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会议邀请了邢台市科技丘、农业局、财政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参加观摩会的还有邢台市各县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人、种子经销大户及相关新闻媒体。会议由育种者介绍了邗麦6号的特征特性,兴科种业总经理宣布了品种开发推广合作形式。邢台市农业局领导对该品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邢麦6号高产、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广.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表示要结合新技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2月5日上午,河北省农科院2015年全院工作会议在石家庄神农大厦召开。会议回顾总结全院2014年工作,全面部署了2015年的工作,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科技创新团队、企业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王慧军院长做了题为"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要坚持以建成"总体水平国内一流、某些领域国际先进的农科院"为目标,以推进创新型、开放型、法治型农科院为抓手,持续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两大计划,加强人  相似文献   

12.
正"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过渡,我们首先推出了以山东农科院为总牵头实施的,山东农业创新工作。"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娥在9月12日下午的山东省政府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创新工作"指的就是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据悉,试点工程将发挥省级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作用,为山东省农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要求,2015年3月6~7日,四川省农科院正厅级调研员黄钢研究员率领本院8位专家参加了四川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联合在大竹县举行的以"科技创新驱动三农发展"为主题的2015年四川省第二十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的启动仪式,并作为四川省科技专家团的团长代表全体专家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在黄钢研究员的率领下,四川省农科院专家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8月1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成果转化项目"环渤海区闲散低产田杂交谷子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现场观摩及专题培训会在衡水市故城县武官寨镇东大洼村举办。来自河北省农科院、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农业厅、张家口市农科院、邢台市农科院专家以及项目主持单位主要参加人、课题协作单位故城县张杂谷专业合作社、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合作社种植代表、当地的张杂谷种植大户及普通农户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作为6个方面要求之一,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东北振兴高屋建瓴的把握,充分说明了创新在振兴发展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个"创新",涵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建平县是工矿大县,也是农牧大县。近年来,通过实施"项目立县、产业牵动、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四大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层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广西市县农科院所改革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市县农科院所改革中存在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被边缘化、科研条件薄弱、人才支撑乏力等问题,提出了打造综合性农科大院、恢复和强化县级农科所功能、健全"三级"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适度放宽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自主权等对策,以促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技》2010,(20):F0002-F0002,I0001
8月31日~9月1日,中原及周边省区十五市农科院(所)第一届五次科技创新与合作研讨会在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举行。该会每年召开一次,是中原及周边省区农业科研院所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契机,旨在使与会单位在相互交流和了解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农业科研单位搭建一个合作、发展、共赢的宝贵平台。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农科院"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快速发展背后仍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打破科技创新瓶颈,务必遵循两个实际,瞄准三个出发点,坚持五大结合,围绕六个方面,形成以国家级创新中心为核心,以省级、区域性创新中心为支撑,以实验站、观测点为网络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全面总结了截至2013年年底该院"十一五"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再上台阶的思路、目标与重点以及主要对策,旨在为其他省级农科院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省级农科院在科技创新体系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面向现代农业建设开展科技创新,省级农科院必须致力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建立现代农业科研组织范式和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