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侣彦红 《畜禽业》2003,(9):37-37
仔猪黄白痢是影响仔猪体质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仔猪黄白痢的发生非常普遍,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仔猪黄白痢,已成为养猪生产者关注的焦点。1症状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发生于1周龄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哺乳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主要为大肠杆菌所引起,其主要症状为:仔猪剧烈腹泻,排出黄色、黄白色、灰色、暗绿色、黑色、灰白色稀薄如水样粪便或浆液性稀粪,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味。肛门松驰,排粪失禁,从肛门冒出…  相似文献   

2.
覃婕 《畜禽业》2009,(7):48-50
介绍了一种常发生于养猪场的仔猪大肠杆菌病(即黄白痢)。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分析了造成仔猪黄白痢的原因,提出实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证实,加强栏舍清洁、消毒、抓好饲养管理,产前母猪借助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若发生该病,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型号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  相似文献   

4.
仔猪红、黄、白痢直接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目前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室诊断,仔猪红、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C型或A型魏氏杆菌引起的周龄仔猪高致死性肠毒血症,通过加强管理,预防接种疫苗;防治;用药治疗可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5)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临床上分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三种。其实也是三个阶段,仔猪出生后3~10日龄为黄痢,10~30日龄为白痢,30~70日龄的是仔猪水肿病。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区分黄白痢,水肿病是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特征。它们都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危害仔猪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大肠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搞好清洁和消毒是防治该病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类仔猪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特别是对仔猪,依据日龄的不同,可致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猪大肠杆菌病在我国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仔猪易发病中最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猪密集饲养管理下一种极为常见的重要传染疾病,如防治不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7)
仔猪阶段是养猪过程的重要阶段,因其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疾病;临床上仔猪黄白痢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和断奶应激综合症是本阶段猪的常见疾病,需要作好相关管理、免疫及治疗工作;仔猪生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认清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生规律,最大程度作好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8.
郭友贤 《畜禽业》2003,(3):69-69
养猪生产中,仔猪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及其成活率,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人在临诊中,运用中兽医辩证理论,西兽医辩病有机结合,对仔猪常发病(仔猪黄、白痢、红痢、水肿病)对症诊治,取得显著成效。1仔猪黄、白痢黄痢病多发10日龄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白痢病多发10~30日龄的仔猪。仔猪黄白痢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其感染源通常是带菌母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母猪排出后,散布圈舍,污染了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经吮乳或舔母猪皮肤而感染。其症状是:仔猪剧烈腹泻,排出黄色、黄白色、白色…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8)
规模化养猪面临着各类疾病问题,黄白痢是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对初生仔猪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综述了初生仔猪黄白痢的病原、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其诊断,并且提出仔猪的护理方法及其黄白痢的防治措施,期望为提升仔猪生存率,提升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在仔猪哺乳期间常见的传染病,出生后数日可发生仔猪黄痢,也叫做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2~3周龄发病的多叫仔猪白痢。其中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发病率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肖和辉 《畜禽业》2008,(1):21-21
<正>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总称,都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于血清型众多,因而疫苗的使用保护性差,这也给本病的防治造成一定的难度,并且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一大疾病。笔者从事兽医近20年,发现仔猪黄白痢的发  相似文献   

12.
仲学峰  周广生 《畜禽业》2006,(11):36-36
观察了中药“曲参”注射液治疗仔猪白痢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组治愈率达92.5%,对照组恩诺沙星注射液治愈83.3%,(P<0.01),疗效极显著。按治疗剂量用药对仔猪安全性高,疗程短,效果好,是治疗仔猪白痢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型号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只有在综合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痢菌净等四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黄痢病仔猪147头,白痢病仔猪158头,均分设Ⅰ(痢菌净)、Ⅱ(氟派酸)、Ⅲ(氯霉素)、Ⅳ(超敌)组,观测4种药物对仔猪黄、白痢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痢病仔猪Ⅰ、Ⅱ、Ⅲ、Ⅳ组总有效率各是95%、90.5%、83.3%和79.53(均P<0.05),白痢病仔猪Ⅰ、Ⅱ、Ⅲ、Ⅳ组总有效率各是95.1%、92.3%、80%和84.2(均P<0.05)。  相似文献   

15.
对疑似大肠杆菌的病猪进行病料采集,然后通过微生物培养、生化试验等确诊为仔猪白痢病。最后通过治疗试验来比较这几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目的是可以找到适合的中药来代替西药治疗仔猪白痢病,进而减少西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亚玲 《畜禽业》2023,(3):69-71
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是仔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危害展开分析,阐述养殖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常见类型,并提出防控对策,旨在为仔猪健康生长、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9)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合称为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多发于仔猪哺乳期。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散养农户,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过低的仔猪成活率将严重影响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大肠杆菌不仅型号繁多,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该病防治工作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就仔猪黄白痢的临床诊断与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简要论述,旨在进一步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6,(7)
正1猪大肠杆菌病1.1仔猪黄白痢1.1.1临床症状。(1)仔猪黄痢:常发生于1~7日龄的初生仔猪,主要是拉黄痢,粪便大多呈现黄色水样,食欲废绝、脱水、消瘦,迅速死亡。(2))仔猪白痢:10~30日龄的仔猪拉灰白色粪便、腥臭、被毛粗乱,食欲废绝、消瘦脱水,不分季节性发病。1.1.2防治措施。(1)药物预防保健:母猪产前3 d和产后3 d饲料中拌痢  相似文献   

19.
王六荣 《畜禽业》2005,(6):28-29
仔猪黄白痢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大患害。笔者对全国22个省、市1990年—2004年畜牧兽医期刊及其它专业报刊共计200余篇(表1)载文关于仔猪黄白痢病综合治疗研究调查,遴选最著代表性的试验成果,供同仁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中药蟾蜍注射液治疗仔猪白痢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组治愈率达95%,对照组恩诺沙星注射液治愈率80.4%,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蟾蜍注射液按治疗剂量用药对仔猪安全性高,疗程短,效果好,是治疗仔猪白痢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