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阳谷县于2001年开始推广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技术,现已推广面积100 hm~2(1500亩)。2004年,平均每667m~2产藕4650 kg,套养鱼280 kg,每667 m~2平均效益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报告如下:1硬化藕池的建造硬化藕池,是指池底、池壁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板铺  相似文献   

2.
1.选址建池 在工厂化养鱼大棚附近选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米~2的养鱼大棚,按每天3~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供2~5亩参池用水。刺参池单池面积1~2亩,长条形,南北向,两端分设进排水闸门,有效水深2米以上。池底最好为沙泥质或泥沙质,在池底用瓦片顺水流方向堆积成垄状,或在池底投乱石筑参礁。  相似文献   

3.
1.选址建池 在工厂化养鱼大棚附近选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米^2的养鱼大棚,按每天3~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供2~5亩参池用水。刺参池单池面积1~2亩,长条形,南北向,两端分设进排水闸门,有效水深2米以上。池底最好为沙泥质或泥沙质,在池底用瓦片顺水流方向堆积成垄状,或在池底投乱石筑参礁。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砀山县张集村东南有30亩苇塘,多年来只植苇不养鱼,经济效益不显著。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1989年在该处进行了“苇藕鱼”综合种养试验,结果良好。一、试验过程在苇塘西北角深水处(1米左右)植藕5亩,这五亩专称藕池。苇塘平均水深50厘米,苇塘四周挖沟,沟宽4米、深1.5米左  相似文献   

5.
杨彦忠 《内陆水产》2003,28(9):24-24
藕池养鱼具有投资小、费工少、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同时,藕池养鱼还可以除野、杀灭害虫、松土。传统藕池养鱼是以养殖杂食性的鲤鲫为主,近两年我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探索了藕池养殖胡子鲶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藕池选择池塘面积3468米2,地处水源、交通、排灌方便的沙南陶庄湖境内,土质为粘性。2002年3月20日整改池塘,翻土、整平、做畦。池塘内开挖鱼道和鱼槽,鱼道一般呈“井”状或“田字状,宽深均为50~80厘米;在池塘中间和四角挖鱼槽,宽、深各1米,与鱼道相通,以便排水、施药、施肥时,鱼躲避栖息。排水口要设有拦鱼设施。1.2施肥消毒…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建宁、太宁县地处闽赣交界的闽西北山区,莲田养鱼面积8万余亩,为提高莲田养鱼产量和效益,经过多年实验、示范,1995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莲田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技术”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实施一年,推广面积五.及万亩,平均亩产鲜鱼195.8公斤,亩产莲子34.4公斤,亩产值2853.7元。其中高产高效示范片1170亩,平均亩产鱼280.7公斤,莲子41公斤,亩产值达3809元。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养鱼莲田基本建设1.开挖围田沟。在田埂四周挖宽回.5~2米,深0二8~l米的围田沟,同时在水的进口…  相似文献   

7.
砀山县张集村东南有30亩苇塘,多年来只植苇不养鱼,经济效益不显著。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1989年在该处进行了“苇藕鱼”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初步试验。 1.试验过程在苇塘西北角深水处(1米左右)植藕5亩,苇塘平均水深50厘米,苇塘四周挖环沟,沟宽4米、深1.5米左右,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有进入苇塘的水都经过藕池净化。 1989年4月28日在藕芽出水面时共投放大规格鱼种1.5万尾,361公斤,其中鲢鳙鱼  相似文献   

8.
1999年,赣榆县城乡农民利用家前屋后土地建池培育扣蟹。7亩池子年底共捕获规格为每kg250~3000只的扣蟹2.8万只(回捕率22.8%),总产值35.9万元,亩均纯收入4.3万元。 4月底建池。池塘东西走向,宽4m,长20~25m,深30cm,平地堆高堤埂40~50cm。全池铺6m宽的农用薄膜防渗漏,薄膜上铺土5~10cm厚,池底四周叠放4层平瓦作为河蟹的隐蔽物。5月中旬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kg化水泼洒消毒,3d后进水30~40cm深洗池2次,然后放干水晒池。到5月20日,池塘进  相似文献   

9.
一、稻田准备1.稻田开挖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性保肥性好的田块,共30亩。冬闲季节搞好田间工程建设。靠近水源一面开挖成5亩大小、深1.5米、与稻田走向一致的蓄养池,池底铺设出水管道,在出水管道附近挖60米2的洼坑,较四周低30厘米以备干塘起捕之用。其余三面开环沟,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1米、深0.8米。田中间开成“井”字型田间沟,沟上口宽2米、下口宽1米、深0.5米,沟与沟相通,蓄养池与田间沟相连处开10厘米深的缺口,使大水期与田间沟相通,沟面用楼板设置几个2米宽的走道,便于田间耕作。整块稻田进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分别加装…  相似文献   

10.
正鱼藕综合养殖是科学利用藕池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环境资源来种藕及养鱼的种养模式,达到鱼、藕双丰收,提高藕池的经济效益。弥渡县有藕池两千多亩,每年从5月开始藕池里都会长出很多浮萍及其他水生生物,这些优质资源不但没有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还影响莲藕的生长。近年来,弥渡县水产工作站积极开展鱼藕综合种养试验示范,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材料及方法1.池塘选择选择弥渡县水产试验基地池塘4个,1、2、3、4号池,1、4号池分别为5.4亩,2、3号池均为2.7亩,选择1、3号池为对照池,2、4号池为试验池(故意把试验池和对照池分开)。池深2米,塘埂是石头支砌挡墙,池底为黏性土,水源主要是地下碱性(pH 7.6)温泉水和少量雨水。  相似文献   

11.
1、池塘准备按面积150m2左右、水深50cm左右的标准建池,池的四壁和池底须夯实,而后铺上厚20~30cm的软泥.在近排水处设一鱼溜,面积约30m2,溜底比池底深50cm.进水口设在近地面处,进水可采用明渠;排水口设在池底,采用暗管;进排水口用双层聚乙烯网罩加内胎护住,以防泥鳅逃逸.……  相似文献   

12.
黄缘盒龟稚龟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稚龟池设计饲养池为砖及混凝土结构,池长2米、宽1.5米、高0.6米,池底为斜面状,池底及池壁四周20厘米以下贴瓷砖,保持池底及四周光滑,避免磨损龟甲及四肢。养  相似文献   

13.
<正> 任丘市鱼种场,作为一方的示范场,经过20多年的生产实践.基本上掌握了育苗的一般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年来的工艺规程整理如下: 1 鱼池条件和投放前的准备 1.1 鱼池条件鱼池为本场现有的40口鱼苗池,面积54亩,平均池面积1.35亩,最大3.8亩,最小1.2亩。水深1~1.5m,池底淤泥30cm,水源为白洋淀地上水和提自深井水。水质状况:pH7.1~1.8,溶解氧4.3~8.5ml.5月15日~6月15日水温17.2~28.5C。 1.2 鱼苗人塘前先将池水抽干,清除杂草和野生鱼,整平池埂池底,然后放水,深度O.2m,每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罗氏沼虾在藕池中养殖的可行性,1998年泗水县水产站进行了藕池养殖罗氏沼虾试验,经验收,亩产藕1980kg,虾62kg,鱼70kg,亩纯盈利5035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藕池条件本试验选在中册镇故县村原养鱼池塘中进行。参试池塘1.2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注方便。养殖期间,池水溶解氧≥5 mg/L,pH值 7~7.6。池底为沙壤土,池埂坚实,保水性好。池塘可注水深1.5 m。1.2藕池改造 3月中旬池塘清淤后,翻池松土 35cm深,平整池底。池内按“目”字形开挖虾沟,沟…  相似文献   

15.
庆生  学凤 《齐鲁渔业》2002,19(11):29-29
1.培育池的建造土池或水泥池,面积80~100 m2,水深50~60 cm,池底铺20 cm的松软土。池的排水口处建 1鱼坑,面积4~5 m2。池子进排水口设双层过滤网,以防操作过程中跑苗。 2.鳅苗放养 鳅苗孵出后3天即可入池培育,一般采用二级培育。规格小于3cm,每平方米放养鳅苗800尾左右,规格在3cm以上时,要分池饲养,每平方米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提高藕田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进行了藕田鳝鳅合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一、田块的选择与准备试验田是一普通农户的藕田,该田面积1.1亩,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月初开始藕田建设,在田四周开挖围沟,宽1.5米、深0.5米,围沟四周均匀建有6个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米2,深0.5米;田中开挖纵横沟,宽0.8米、深0.4米,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坑相通。在沟、坑内设置有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进出水口在池…  相似文献   

17.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1,26(8):28-28
青虾秋季暂养催肥就是在秋季收购 4厘米左右的中虾,经 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于元旦、春节起捕上市,青虾体重增重 1倍以上,售价提高 3~ 5倍;生产周期 3~ 4个月,每 667米 2效益可达 3 000元以上。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新方法。 1暂养池的选择和准备 青虾暂养池要求紧靠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 2 000~ 3 000米 2为宜,东西向,长方形,池塘坡比为 1∶ 2.5~ 3,水深 1.5~ 2.0米,池底平坦,淤泥层不超过 10厘米。池底开浅水沟,并在出水口外挖一个长 5米、宽 3米、深 0.5米的集虾潭。…  相似文献   

18.
一、材料与方法1.低洼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1)低洼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低洼稻田,面积以10~20亩为宜。(2)田间工程建设:环沟沿田埂内侧1~2米处开挖,沟宽2~3米、深1~1.5米。田间沟与环沟相连,视田块大小挖成"十"、"井"字形,沟宽、深均0.5~1米。暂养池(沟)位于稻田一端,宽5~10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至10月,我们在章丘市白云湖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红螯螯虾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两口,东西走向,呈长方形,1号地面积1.5亩,2号池面积2.5亩,坡比均为1:3,水深1.5米。池塘底质为粘土,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厚度10~15厘  相似文献   

20.
我区地处湘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可养鱼稻田60多万亩。据1987年统计全区已推广放养226710亩,亩产鲜鱼15公斤左右。稻田养鱼已成为我区农民致富的一项生产门路。为了进一步摸索稻田养鱼高产技术,使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1987年我们在双峰县深扶乡进行了常年沟凼结合和普通田凼沟相结合的稻田养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 1.稻田。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的稻田四丘,面积4.5亩,加固筑高田埂0.6米以上,开设鱼沟,鱼凼。其中:桥端丘面积1.7亩,在田中用石头砌成“井”字形常年沟凼,其沟宽1米,沟深0.8米,上平泥面,鱼凼4个,宽1.5米,长2米,深1.5米,沟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