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顶蘑又称金顶侧耳、黄金菇、榆黄蘑等,具有色泽艳丽、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口感脆嫩等特点。金顶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段木栽培、床栽或袋栽,福建松溪县以袋栽为主。近年来,福建松溪县有许多菇农利用黑木耳废菌袋(即杂菌污染袋,回收成本为0.3元,袋)栽培金顶蘑,这种栽培方法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leatus)属伞菌科侧耳属,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等。原产我国东北,常生于榆树倒木上,因菇体色泽金黄而得名。经人工驯化,用段木栽培一年可出菇,用杂木屑瓶栽4个月即可出菇,已成为我国北方食菌栽培的新品种。但是由于杂木原料缺乏,从而使生产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在南宁地区以稻草培养料进行了瓶、袋和床栽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多生于夏季榆树倒木或枯枝上.人工栽培多用木屑或段木,也有用蔗渣、花生壳、玉米芯等材料的。我们在以碎纸屑栽培侧耳、凤尾菇获得成功后,又对榆黄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榆黄蘑同样也可在纸屑上生长。 (一)纸屑处理:凡带有油墨的废旧报刊和杂  相似文献   

4.
木糖残渣栽培食用菌适宜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8,(6)
为减少木糖残渣大量堆积对环境及土壤的污染,笔者进行了木糖残渣、玉米芯(木屑)栽培食用菌(平菇、榆黄蘑、金针菇、滑子菇)配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供试配方均适宜栽培平菇;木屑加木糖残渣不适合栽培榆黄蘑,配方(2)(木糖残渣加玉米芯)中榆黄蘑菌丝生长快,也是栽培滑子菇最佳配方;配方(6)(木糖残渣加木屑)栽培金针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7,(6)
以玉米秆、玉米芯部分替代木屑,玉米粉部分替代麸皮进行香菇夏季袋栽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玉米芯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5)(玉米秆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7)(木屑79%,玉米粉10%,麸皮1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子实体品质、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邓文明 《食药用菌》2019,(3):215-217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g和486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以甘蔗渣为主料,筛选出适合玉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种植区甘蔗渣资源化利用及拓展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甘蔗渣为主要原料,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为辅料配制成7个培养基配方,以木屑和玉米芯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吊袋方式栽培,比较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其中玉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4(甘蔗渣40%、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20%)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0.7%,且菌丝生长旺盛、整齐,洁白、粗壮。研究证明在主、辅料搭配合理的情况下,以甘蔗渣作为主料栽培玉木耳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甘蔗渣玉米芯工厂化栽培杏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和玉米芯替代传统培养基原料组成12个配方进行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甘蔗渣和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高产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可以作为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最佳配方为木屑30%,甘蔗渣10%,玉米芯20%,豆粕8%,麸皮10%,米糠10%,玉米粉10%,CaCO31%,石灰1%,杏鲍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5.7%,比传统栽培基质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0.
正金顶侧耳俗称榆黄蘑、黄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清香气味,为上品食用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野生采集远不能满足需要,人工栽培应运而生。但多年来,栽培方式多样、品种混杂,产量、效益差距很大。为规范金顶侧耳生产技术,在生产情况调查、品比试验、配方试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及栽培农户研讨,总结完善了金顶侧耳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技术,以期为金顶侧耳产业发展助力。1大棚做床栽培该方式适宜于春季和初夏供应市场,技术要求低,投入少,产  相似文献   

11.
以榆黄蘑为试材,采用棉籽皮、木屑、玉米芯、杏鲍菇菌渣为主料,按照不同添加比例设计栽培配方,研究了7种发酵料栽培配方(分别为CK、F1、F2、F3、F4、F5、F6)及10种熟料栽培配方(分别为CK、S1、S2、S3、S4、S5、S6、S7、S8、S9)对榆黄蘑菌丝体生长、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提高榆黄蘑栽培效益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料栽培配方为棉籽皮28%、玉米芯60%、麸皮10%、石灰1%、石膏1%,含水量为60%~65%;最佳熟料栽培配方为棉籽皮43%、木屑40%、麸皮15%、石灰1%、石膏1%,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4.
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学名Pleurotus cituinopileatus,盛产黑龙江、吉林一带。我省农村、山区的榆桦倒木上也常见到它,当地群众称之为“榆莪”、“黄莪”等。近年来,黑龙江等省已开始人工驯化栽培。我院食用菌栽培室于1981年从哈尔滨引进菌种,进行人工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侧耳属(Pleurotus)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及培养料的配方多种多样,获得的生物学效率也各不相同。国内普遍采用的培养料有:秸秆、稻草、棉籽壳、甘蔗渣、废棉、玉米芯、木屑等,而用废纸栽培侧耳属各种食用菌则未见有详细的报导。现将废纸栽培侧耳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二道白河经济开发区,近几年食用菌发展比较快,尤以榆黄蘑栽培比较多。栽培榆黄蘑的原料很多,笔者经多年的试验与实践表明,以杂木屑栽培最为经济,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20%左右,菇的质量也好(见照片)。本文主要介绍冬季木屑袋栽榆黄蘑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1试验目的长白山区金顶侧耳人工栽培历史较久,品种来源有野生驯化和外地引进的,但经过多年栽培和繁育,品种特性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生产上栽培用菌种比较多而杂。为了掌握不同金顶侧耳品系在同一栽培料上的生长表现差异,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适合当地温室榆黄蘑生产的品种,提高当地榆黄蘑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于靖宇县花园口镇前进村榆黄蘑生产基地温室开展了此项试验。2试验品种及栽培料配方2.1试验品种:A83520来源黑龙江,在本地栽培多年,菌盖漏斗  相似文献   

18.
以苹果果渣为试验材料,部分或全部代替木屑对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G4(果渣80%、麦麸18%、石膏1%、石灰3%,料水比1∶1.5)栽培的榆黄蘑生产周期最短,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总体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配方G4比木屑配方的栽培成本降低25.93%,经济效益提高0.23%,投入产出比为1∶2.92;单袋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配方G4的生物学效率达72%以上,与对照相比,栽培成本降低38.68%,经济效益提高14.35%。  相似文献   

19.
桑木屑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配制8种以桑木屑为主料的栽培料配方,并使用本地常用平菇菌株进行熟料袋栽试验,筛选出了以桑木屑为主料的平菇高效栽培料配方,即桑木屑58%、稻草20%、麦麸20%、石膏1%、蔗糖1%。  相似文献   

20.
张福元  刘兴元 《蔬菜》1999,(12):28-29
为了开辟北方香菇栽培新料源,降低原料成本,发展香菇生产,我们选用了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来芯为栽培主料,于1998年1月18日(接种)至6月18日进行了香菇的袋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菌株为本室保存的7402香菇菌株。2栽培料配方配方:砾木屑80%,效应20%;配方:玉米芯80%,鼓皮20%;配方:以杨、柳为主的杂木屑80%,敖庆20%;配方:醋糟80%,麸皮20%。各配方另加白糖、石膏粉各1%。配方④还添加2%的石灰粉。3.工艺流程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米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