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川棉30     
川棉30秦大英张宗勋邓建修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川棉30是1980年在丰产、优质杂交棉品种川杂3号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多代自交纯合后,再选择优良可育单株为母本,与抗棉花枯萎病品种中3474杂交,多代系选育成的丰产、优质、抗枯萎病、耐黄萎...  相似文献   

2.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谭永久蔡应繁何洪华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641400川棉24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抗棉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作母本,岱字棉15作父本杂交,病圃综合定向选育出的抗棉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棉铃虫的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19...  相似文献   

3.
施尚泽 《中国棉花》2008,35(10):22-23
川杂棉2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杂交种.该品种是利用本所新育成的抗病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2-28A作母本,用选育的抗病虫恢复系GH255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2005-2006年参加四川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进入四川省棉花生产试验.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川杂棉20号.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高品质核不育系33A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利用雄性不育 ,人工去雄等方法 ,实现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过这些方法育成的棉花不育系及新品种组合 ,在产量、抗病性上有较大的提高 ,但在纤维高品质上没有明显的突破。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 1 993年起 ,利用棉花含核不育基因的川杂 3号后代分离的不育株与高品质材料 93- 4杂交 ,历经 9年 1 1代 (其中 3年在海南加代 )的定向选择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高品质核不育系的选育进展利用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川杂 3号 F2 代分离的不育株为母本材料 ,与高强力材料 93- 4杂交 ,经1 994…  相似文献   

5.
第17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述杨付新,王秀玲,付小琼,周关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1993~1994年为第17轮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参试品种(系)9个,冀492、鲁无401、川98-30、泗263、苏杂16、石远321、鲁棉...  相似文献   

6.
川杂4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用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73A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抗病品种川73—27作恢复系父本杂交组配的我国第一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抗病杂交种。该品种较好地结合了抗病、丰产、优  相似文献   

7.
抗虫杂交棉川杂1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2号 (杂 1 2 )的选育得到国家 863、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资助 ,其目的是将棉花抗病虫性与核不育两系法结合 ,利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 ,选育出比对照增产 ,抗棉铃虫、红铃虫 ,抗病性好 ,品质优良的棉花抗病虫杂交种。1选育过程。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生产上已应用的核雄性不育材料及抗枯黄萎病品种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和大田筛选 ,培育出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的双抗型两用系抗 A2。于 1 997年由四川农科院经作所提供母本抗 A2 ,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抗虫品系 R1 68,分别在四川和湖北配制杂交组合 ,通…  相似文献   

8.
棉花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新品种———浙棉11号邱新棉(浙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棉11号(原名浙10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针对浙江省自育常规棉品种中无抗枯萎病的实际情况,以江苏9118×浙棉8号组合为基础材料,在慈溪...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耐病棉花新品种鄂棉21周雁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昌430064鄂棉21由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从(5512×美国PD4548)F1×中棉所12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1988年稳定立系,系号为9038。1989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0...  相似文献   

10.
早熟晚粳杂交组合80优9号80You9,anearly-maturinglatejaponicahybridrice汪新国(安徽省种子公司230001)80优9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不育系80—4A与恢复系皖恢9号配组,于1988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杂...  相似文献   

11.
优质丰产抗病高优势杂交棉川杂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新育成的抗枯、黄萎核不育新两用系抗A2作不育系 ,墨西哥半野生棉转育后代 (川 73— 2 7×墨西哥棉 ) F10 优系 2 0 69作恢复系。该组合 (原代号 930 5)于 1 993年进行品比试验 ,1 994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 B组区试 ,1 997年通过生产试验 ,并列入四川省科委 1 997~ 1 998年资助的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研究及高产潜力示范品种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审定 ,并推荐为主推品种。1 品种特性1 .1 丰产性。川杂 1 1号皮棉产量优势突出 ,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选育和应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能够有效防治棉花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植棉效益。棉花高产核不育杂交新品种川杂棉22,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是以新育成的含不育基因msc1的优质抗病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268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测配而成的高产抗病虫F1棉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1选育过程川棉 82 (原代号 D82 )是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该品种是利用川杂 3号经多代自交纯合的优良可育系为母本 ,以丰产、抗蚜、抗病品种川棉 1 0 9作父本进行杂交 ,综合定向系选而成。 1 998- 1 999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 A组区试 ,2 0 0 2年通过四川棉区生产试验 ,2 0 0 3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丰产性2 0 0 0 - 2 0 0 1年四川省区试试验结果 :川棉 82皮棉平均产量 1 35 8.85 kg· hm-2 ,比对照川棉 5 6增产 7.0 7% ,白花皮…  相似文献   

14.
抗病虫新品种川棉花109种植技术董顺文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川棉109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历经20代育成,该品种集抗虫、抗病、优质、丰产于一体,其皮棉产量每公顷1275~1650kg,并具高产潜力。1994年已在四川、河南南阳、邓...  相似文献   

15.
一、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l.选育经过。川棉56(川86—56)是四川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该品种于1983年利用川杂3号经多代自交纯合的优良可育单株为母本,以抗枯萎病品种陕1155为父本的杂交后代连续单  相似文献   

16.
川杂7号的选育及应用①王斌杨洪理费德友四川南充农科所637000杂交棉花新品种川杂7号系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利用自育洞A两用系与从西南农大引进父本B023-11测配而成。1989~199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1~1992年参加...  相似文献   

17.
远杂棉花新品种冀资123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远杂棉花新品种冀资123的选育及应用①李妙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冀资123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培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纤维品质等优良性状集一体的棉花新品种。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预审,适于...  相似文献   

18.
湘杂棉2号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2号介绍李育强曾昭云金林杨芳荃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常德415101湘杂棉2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1991年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从21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的高优势杂交棉组合,亲本为8891和中棉所12选系。1993年参加本所优系比较试验,199...  相似文献   

19.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环境试验客观评价棉花新品种(系)在安徽省各棉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和纤维品质等,为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参试品系(种)共13个,分别为:科杂棉133、SDK-1、宜杂2号、稼元202、科杂棉2号、泗阳328、科杂1号、禾杂1号、春杂棉1号、中长杂005、丰裕8号和川农棉3号,以皖杂40F1为对照。1·2试验方法2006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进行抗病鉴定,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棉纤维品质检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相似文献   

20.
伍琦 《江西棉花》1994,(1):34-34
棉花配合微肥试用效果观察伍琦(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棉花配合微肥系湖北农科院土化组引进的专用棉花微肥。为观察其对棉花后期增结蕾铃的作用,本人于1992年在水改旱晚发棉田试用,现将结果整理于后。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都昌大沙乡王家湾村,供试品种:棉花为泗棉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