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阳黄牛选育、改良情况汇报南阳市黄牛育种委员会各位委员、专家、学者、与会同志们:今天是中国黄牛育种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的喜庆日于,南阳黄牛育种委员会参加这次大会,并有机会在此向兄弟地区委员会汇报南阳黄牛选育、改良的工作情况,感到十分荣幸。我们也借这个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十六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一)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十六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997年11月14日至15日在山西省运城地区运城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育种委员会常务理事、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从事黄牛选育、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3.
温岭高峰牛是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黄牛地方良种,198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1981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之后,课题组又重新制订了新的选育和推广目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至今已取得显著效果。1988年11月,经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组织鉴定,一致认为该品种是中国黄牛优良地方品  相似文献   

4.
自1975年西安建立协作组,1979年在南阳成立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以来,已有10个年头。我区黄牛选育工作10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农牧渔业部、省农牧厅,以及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亲切关怀支持下,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数量大发展、质量大提高。截止目前,黄牛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8万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适龄母  相似文献   

5.
徐州黄牛是江苏省优良地方品种,素有体型较大,役力强,产肉性能好和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恒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和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放松了本种选育,至使徐州黄牛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为调查了解徐州黄牛主要生产性能明确育种方向,并为进,一步制定本种选育和杂交改良方案提供依据。1933年以来,我们组织有关县、乡对黄牛比较集中的乡、村牛群的生长发育和主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黄牛选育协作组,于1975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全省养牛工作会议上正式成立,1976年8月在黑龙江市宁安县召开了第一次协作会议。迄今已近十年。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的亲切指导,各协作单位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十年来,我省黄牛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黄牛已由连年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总结、交流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成立十年来良种黄牛选育和科研工作经验,检阅科研成果,表彰先进,加快良种黄牛的选育步伐,根据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今年10月16日至21日在西安市临潼县召开了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西、河南、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1):F0003-F0003
(一)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十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05年11月10-12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育种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等67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地方良种黄牛品种资源的保护、育种、选育、改良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研  相似文献   

9.
(一) 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13次委员扩大会议,于1990年8月16日至18日在山西省五台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的委员、各品种联络员共计39人。李凤鸣主任因病未能到会,副主任委员杨健、邱怀、王东安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汇报交流了十大地方良种黄牛纯繁选育、保种、改良、综合开发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经验;研究了今后黄牛育种委员会的工作;对进一步办好《黄牛杂志》、经费筹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就延边黄牛选育工作开展情况,向大会作一汇报。一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州委和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的指导下,我州延边黄牛生产和黄牛育种工作,与全州畜牧业生产一样,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开始从“四人帮”十年浩劫所造成的长期徘徊中,转变为回升、发展的局面。据1981年上半年统计,黄牛已发展到174,112头,比去年  相似文献   

11.
关于皮埃蒙特肉牛引进及中国肉牛育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以役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中国黄牛产肉性能较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因为优越的产肉性能和与中国黄牛互补的体型,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被引进中国,对中国黄牛有了很大程度的遗传改进。然而要想增加中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培育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的培育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现有的遗传资源,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专门的育种组织,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中国专门化肉牛品种,促进中国养牛业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牛业高效制种体系发展谋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牛肉产量在过去的20年里提高21倍,基本上是依靠我国拥有的丰富的黄牛资源和三十几年杂交改良的结果。在新时代进一步提高肉牛业的生产效率和形成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肉牛业,就需要在制种体系和建立完善的肉牛生产体系方面有新的突破。肉牛杂交合成体系是近30年来世界肉牛业的新产物,北美、澳洲等肉牛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探索、试验和接受的过程之后,在充分利用杂交合成体系的优势:杂种优势和品种优势互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何充分了解、利用中国的黄牛和杂交改良牛的优势,接受杂交合成体系的理念,形成中国肉牛业生产的原动力是中国肉牛业向高效率、高效益、高产出和健康性发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秦川牛肉用选育及其技术策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水平较低,平均产肉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还必须培育自己的肉牛品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变化入手,对秦川牛作了评价,回顾了它的选育历史,指出了现时期秦川牛肉用选育方向的紧迫性。在分析了秦川牛的优点及其与国外著名肉牛品种相比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秦川牛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和建立核心群、建立健全秦川牛的选育体系、建立选育协作组、开展联合育种、导入适当外血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秦川肉牛的分子育种等,以早日培育出秦川肉牛新品系,使所形成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在秦川牛现有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改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肉牛产业化发展。这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夏洛莱肉牛引入新疆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为了验证新疆夏洛莱牛在塔额垦区的适应性,更好的开发利用新疆夏洛莱肉牛的种质资源,通过对新疆夏洛莱体尺和体重的测定和分析,以达到为新疆夏洛莱的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推进新疆夏洛莱牛对哈萨克牛群体选育效果的目的。本试验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导入夏洛莱外血培育后代新疆夏洛莱母牛567头进行了群体体重、体长、管围、胸围、体高等性状的调查。并与报道的西门塔尔牛与哈萨克牛杂交后代(简称西杂牛)、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的杂交后代(褐杂牛)做比较分析。采用excel(20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导入夏洛莱外血培育的新疆夏洛莱牛体重、胸围、体高、体长均明显优于哈萨克牛;出生到3周岁之间,新疆夏洛莱牛在胸围和体重方面比西杂牛和褐杂牛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新疆夏洛莱肉牛经过改良和选育,其生长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今后应积极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加强本品种的保护、选育和利用,构建地方特色肉用牛选育体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牛资源(Chinese indigenous cattle breed resources)是中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基础母本资源,对其正确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依据相关动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养牛学基本知识,说明前辈科学家对黄牛资源的经济类型界定——为“地方品种”——的科学性,并依据数量指标——牛肉用指数(BPI)和牛品种科技含量(K值)指数证明其客观真实性.这已成为业界共识.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将各种牛(Cat-tle)统称为“肉牛”;有人说本地黄牛品种已成为“优秀的肉牛品种”;还有人不顾国内牛数剧减的事实而极力夸大品种内数量.这些在学术上均属学术不端行为(非科学或伪科学作法).背离前人界定,撕裂已有共识,客观上表现出四方面危害:扰乱国际粮农组织(FAO)通用规则(FAO统计无有“肉牛”项)、搅乱业界内外人心(损害对“肉牛”科学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抹煞本地黄牛的种质资源价值(冠以“肉牛”而虚化资源意义)、阉割新育成的肉牛品种的种质创新价值(“假似真时真亦假”).对此种种异象应予以厘清,还发展中的中国养牛科学以尊严.本文对黄牛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并对农业部发布的“2011~2025: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中存有的不周之处也提出了修补意见,以利对黄牛资源的正确认知和持续利用,促进牛肉产业中牛源基础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郏县红牛作为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繁殖技术在郏县红牛上的成功运用,有效且快速的建立起扩繁体系,使郏县红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本文对已经成功应用于郏县红牛的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体外受精、胚胎冷冻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郏县红牛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黄牛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对中 牛年末存档数的变化和增长作了分析和描述,在计算机计算的基础上,产生灰色动态模型。并以1949-1994年中国黄牛年末存档数为原始母数列,划分为八个代表性时段作为预测基础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三河牛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型品种,它是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百多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从1986年育成以来,三河牛以核心家系选育的方式延续严格的保种制度,在呼伦贝尔草原严酷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虽然在近20年不断受到荷斯坦牛等高产品种的挑战,但对当地气候的高度适应性和良好的兼用性让三河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十一五"以来,三河牛选育进一步得到国家重视,在原有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系统的基础上,修定并发布了新的三河牛品种国家标准,建立了三河牛育种信息数据库,引入奶牛DHI测定体系,强调兼用性的育种目标,吸收国外兼用型品种高水平遗传种质,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育种体系,不断取得各方面进展。现简述三河牛培育历程,并总结目前的各项进展,与业界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云南迪庆黄牛血清白蛋白(A1b)、血清运铁蛋白(Tf)、血清碱性磷酸酶(Abp)和血红蛋白(Hb)等四个位点的基因频率。为分析迪庆黄牛这一高原类型地方牛种在中国黄牛中的地位,利用本研究的迪庆黄牛以及文献报道的中国10种黄牛的四个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资料,计算标准遗传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迪庆黄牛独自一类,来自于青藏高原的迪庆黄牛在中国黄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文物考证资料,推测青藏高原很可能是中国黄牛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