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村民代表会议是在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推选产生村民代表,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5户至15户推选一个,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组成。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大会授权事项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是各地基层干部群众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创造,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力武器,是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桥梁和纽带。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以下种种原因使村民代表会的效力难以发挥,有的成为上访的导火线。一、影响和制约村民代表会议效力…  相似文献   

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一大亮点,是基于我国农村外出打工、经商的村民数量巨大,村民会议召集难的现实,强化了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例如新增加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理由罢免村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广大村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村民自治的整体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江西省民政厅最近向各地(市)民政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完成换届选举的同时普遍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并尽快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及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通知》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会议闭会期间可以行使以下职权:1.讨论通过本村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及…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共六章四十一条,分别为:总则、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附则。与修改前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比较,修订后则凸显出以下五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农村发展论丛》2000,(11):22-22
为了保证广大村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村民自治的整体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江西省民政厅最近向各地(市)民政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完成换届选举的同时普遍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并尽快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及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振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39-1140,1155
介绍了我国村民自治中存在的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之间的决择,阐述了村民自治中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委会3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村委会与村民代表会议均应受到制约,以使村民自治能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一村委会主任来信反映:新一届村委会班子当选以来,村党支部以党领导一切为由,说不经过党支部同意村委会不能单独开展工作,不能单独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请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党支部到底谁说了算?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3,(6):7-7
民政部5月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规程明确,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应当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参加选举村民的多少决定,不少于三人,以奇数为宜。除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外,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也可参加选举。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14,(21):53-53
江苏省泗洪县金锁镇读者瞿某来电:本村近来准备建设一批村级公益设施。请问:村委会要怎样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议事?答:村民委员会首先通过走访、开座谈会等途径广泛收集村民对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的意见,拟出当年本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方案。其次,村民委员会选择适当时间召开村民会议审议筹资筹劳事项。会议中应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农户的代表参加。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的.应当有2/3以上的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参加。第三,民主议事。在议事会议上,对当年本村公益事业建设项11的方案,村民或者村民代表要充分发表意见.确定需要进行筹资筹劳的事项。最后再由民主表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13日,芮城县北关村会议室里,18名全体村民代表就今年新农村建设可行性方案、投入以及村民是否出工钱等村民关心的问题一一向村干部进行质询,会议在“争辩”中有序进行着。  相似文献   

11.
评析:《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53条规定: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村民.应向本村村集体提出申请,经本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由村民委员会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12.
正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属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依法独立行使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权,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建立村监会,积极搭建起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三个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村民自治权力结构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村监会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既要监督村"两委",又要配合村"两委"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民政部最近印发了《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场地要求,旨在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 规程明确,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应当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参加选举村民的多少决定,不少于三人,以奇数为宜.除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外,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也可参加选举.  相似文献   

14.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年来,随着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确立,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民主实践活动逐步开展起来,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已成为制度,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和实际成效。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农村,由于发展起点低、底子薄、村民受教育水平有限,村民自治之路走得更为艰难,自治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一些村干部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年来,随着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确立,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民主实践活动逐步开展起来,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已成为制度,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和实际成效。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农村,由于发展起点低、底子薄、村民受教育水平有限,村民自治之路走得更为艰难,自治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一些村干部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允许"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参加农村基层组织选举,这为大学生村官通过公推直选进入村两委班子扫清了制度障碍,对大学生村官步入基层决策前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垦》2006,(11):I0001-I0001
9月19~22日.2006年度《中国农垦》通联工作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4个垦区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彭剑良在会上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在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要把握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句话的总要求;二要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青县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由5~15户推选产生1名村民代表组成村代会,并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村代会主席主持村代会的日常工作;村代会经村民会议授权后,享有村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与村委会形成决策与办事、监督与被监督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22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拟完善对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程序。修订草案规定: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表决罢免要求的村民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修订草案作出  相似文献   

20.
案例:我村村委会的村规民约中规定,凡是村里的独生子女户,父母年龄到49岁时,可以享受村里发放5万元的福利待遇.我母亲现在去世了,父亲还健在,我父亲去村委会领取此项福利,村委会不给.请问,我父亲有权领取这5万元福利吗? 答: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第10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